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研究所
- 作品数:67 被引量:261H指数:8
- 相关作者:吴德义李建军王伟凯夏玉润肖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明遗民沈光文史事考异二则
- 明遗民沈光文(一作沈文光)入台时间一说为郑成功入台前,二说为郑入台后。笔者认为第二说当属可靠。其名字亦有几种说法,笔者认为应选"光文"一名。
- 南炳文
- 关键词:沈光文明遗民
- 文献传递
- 顺康雍时期八旗教育述评被引量:9
- 2000年
- 清顺治时期 ,清朝政府一方面使用明朝传统教育机构 ,一方面建立八旗专门教育机构并招收八旗子弟入学 ,从而解决了当时最感急迫的满汉翻译问题 ,为后来八旗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康熙时期 ,在重视传统教育机构的同时 ,清朝政府又不断增设八旗专门教育机构 ,使得八旗教育长期稳步发展并形成了自己满汉并重 ,重视骑射 ,注重实用的民族特色。雍正时期 ,清朝政府继顺康之后 ,又以普及八旗教育为目标 ,进一步增设八旗专门教育机构 ,从而不但使八旗教育进一步普及和提高 ,同时也为中央各机构输送了大批官员。总之 ,八旗教育对于八旗文化的普及及提高 ,对于满汉民族融合 ,乃至对于清朝统治的巩固和发展 ,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 白新良
- 关键词:清朝顺治时期康熙时期雍正时期
- 明遗民沈光文史事考异二则
- 南炳文
- 关键词:沈光文明遗民
- 美国印第安人历史研究中应当澄清的几个问题被引量:6
- 1999年
- 印第安人的历史长期以来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污蔑和歪曲,印第安人被视为“劣等民族”、“背信弃义者”和“残忍的杀手”。其实,历史事实表明,印第安人具有但久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土地而拒绝承认判地条约,并不得“背信弃义”,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抗击白人,也称不上“残忍”。
- 张友伦
- 关键词:印第安人
- 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内涵被引量:7
- 2002年
- 儒家的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体 ,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面貌和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一种把德治仅仅理解为用伦理道德来进行统治的狭隘看法 ,而实际上德治要求的是政治统治应该符合伦理道德 ,它包括行政伦理、经济、法律及对人民进行道德教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全面准确地理解德治思想的基本理论内涵 ,是我们正确评价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关键。
- 吴德义
- 关键词:儒家德治思想德治行政伦理教化行政伦理
- 清代四川督抚旗籍考被引量:1
- 2008年
- 佟大群
- 关键词:年表职官清史将军
- 朱舜水学术思想二论
- 2007年
- 朱舜水学术思想的基本特点是提倡实功实用之学,反对宋儒以来高谈性命、脱离实际的学风。朱舜水对程朱相当尊重,但并非一味崇拜,对其不合己意之处能直言不讳地加以批评;对陆九渊、王阳明皆有肯定,但对陆、王的认识论有不赞同处,反对其学术作风及与佛教划不清界线。在朱舜水的心目中,陆王地位远不如程朱。不能简单地说朱舜水在日本传良知之学。
- 南炳文
- 关键词:朱舜水明清之际儒学
- 天津明抄本和日本藏抄本《万历起居注》
- 2000年
- 天津图书馆收藏的《万历起居注》和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万历起居注》 ,是现存近十种版本的《万历起居注》中版本最好的两种。两者除版式互有区别外 ,其记事涉及的月份、各月份记事内容之多寡、文字的正误等 ,相互间都有区别 ,互补性极大。因而若将它们彼此校勘抄补 ,将得到一部记事最多 (涉及 556个月 )、文字讹误漏衍较少的新版本《万历起居注》 ,使《万历起居注》这一散失严重、而在研究万历一朝近 50年历史上作用重大的史料书 ,基本恢复原貌。
- 南炳文
- 关键词:史料
- 沐英镇滇事迹考被引量:6
- 2000年
- 一代名臣沐英 ,在明太祖洪武十六年至二十五年奉诏独镇云南期间 ,实施驻军屯田、推行移民垦种并注意兴修水利 ;继续采取机动灵活的手段平息各地变乱活动、立卫置所 ;重建云南府儒学 ,等等 ,不仅为解决明朝驻滇官兵的给养问题、减轻人民的负担以及恢复和发展云南社会经济和文教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而且为稳定云南社会秩序、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巩固祖国的西南边陲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此备受朝廷依托、人民敬仰。
- 李建军
- 关键词:沐英明朝政绩文教事业变乱
- 护国运动前后黄兴与日本的关系——兼论孙中山、黄兴对日战略的异同被引量:3
- 1999年
- 黄兴对国内政敌袁世凯的战略决定了他的对日策略。坚决反袁时 ,即利用日本与袁世凯的矛盾 ,积极争取日本对其反袁运动的支持和援助。不急于反袁或不反袁时 ,则不积极争取日本的援助。而日本亦是根据各时期或各事件中的对袁政策如何 ,决定对黄政策。需要与袁改善关系或保持一定关系时 ,即不支持黄兴反袁 ;需要反袁时 ,则利用黄兴 ,并给予一定的援助。双方在采取针对对方的政策和策略时都是以各自对袁的战略与策略为前提。这是辛亥革命以来黄兴与日本关系的一种规律。而孙中山始终把反袁的革命任务放在革命战略的首位。因此 ,他始终争取日本对反袁斗争的支持和援助 ,孙黄对日策略不同的根源在于对袁战略的差异。
- 俞辛焞
- 关键词:孙中山反袁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