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品数:26 被引量:109H指数:7
相关作者:储矩丁乐洪苏丽明唐浩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现代生物与新药产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7篇生物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发酵
  • 4篇搅拌槽
  • 4篇发酵过程
  • 3篇螺旋藻
  • 3篇干酪
  • 2篇氧传递
  • 2篇气含率
  • 2篇气液
  • 2篇酶解
  • 2篇酵母
  • 2篇搅拌
  • 2篇搅拌器
  • 2篇搅拌系统
  • 2篇光生物反应器
  • 2篇反应器
  • 2篇干酪素
  • 2篇胞内
  • 2篇毕赤酵母
  • 2篇CFD模拟
  • 2篇槽式

机构

  • 26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宜春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6篇张嗣良
  • 9篇庄英萍
  • 7篇储炬
  • 4篇唐寅
  • 3篇郭祀远
  • 3篇夏建业
  • 3篇李志勇
  • 3篇张明
  • 2篇王永红
  • 2篇郭美锦
  • 2篇李敏超
  • 2篇王宏
  • 2篇储矩
  • 2篇苏丽明
  • 2篇蔡妙颜
  • 2篇许学书
  • 2篇黄慧
  • 2篇黄明志
  • 2篇万勋
  • 1篇冷桂华

传媒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分析化学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中国酿造
  • 1篇海湖盐与化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合成生物学
  • 1篇第二届全国搅...
  • 1篇第一届全国工...
  • 1篇2012工业...
  • 1篇代谢工程和工...
  • 1篇第二届中国放...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搅拌系统气液氧传递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被引量:10
2009年
研究了搅拌槽中搅拌桨组合形式对气液氧传递特性的影响,主要采用Garcia-Ochoa和Gomez基于Higbie渗透理论提出的气液氧传递理论模型,在ANSYS CFX11.0软件基础上开发了用于模拟搅拌生物反应器中氧传递过程的方法。通过模拟比较了不同搅拌桨组合的气液氧传递系数,以及在有氧消耗和无氧消耗情况下反应器内饱和氧浓度的分布,发现上层为轴流式的三宽叶搅拌桨底层为径流式的六弯叶圆盘透平桨的组合形式氧供应能力最强,体积氧传递系数与桨的形式没有直接关系,同样的搅拌桨安装在不同的桨组合中或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所形成的体积氧传递系数是有差别的。
夏建业张嗣良唐寅
关键词:搅拌槽CFD模拟
不同pH调节剂对补料批式发酵产1,3-丙二醇的影响
2012年
对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发酵生产1,3-丙二醇(1,3-Propanediol,1,3-PD)的补碱策略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NaOH、氨水、KOH三种溶液作为pH调节剂,优化三种pH调节剂并得到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混合碱。当采用混合碱调控发酵pH值为7.0时,1,3-丙二醇的产量达到了55 g/L,比无pH调控(对照)发酵过程发酵水平提高了10.6倍。
唐浩郭美锦庄英萍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氏菌1,3-丙二醇PH调节剂
^(13)C辅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方法精确分析毕赤酵母胞内代谢物浓度被引量:2
2016年
毕赤酵母作为一种高效的外源蛋白表达平台,其蛋白表达水平与胞内代谢物浓度紧密相关。但胞内代谢物种类多、物化性质差异大、浓度低、周转快,对其绝对浓度的精确检测一直难于实现。本研究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分析方法与13C同位素标记技术相结合,探索解决该难题的方法。首先,优化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操作条件,利用3种色谱柱实现了64种常见中间代谢物的分离;对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的检测离子对和碰撞电压等操作条件进行优化,找到了对各种物质具有专一性的检测离子对。然后,利用全标记13C标记底物培养细胞,收集胞内的全标记代谢物用作定量内标物,建立了53种中间代谢物的标准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但精确性高,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而且重现性好,受实验条件和仪器操作条件的影响很小。将本方法应用于毕赤酵母胞内代谢物浓度的绝对定量分析,成功获得了胞内各种代谢物的浓度水平,为后续深入研究毕赤酵母代谢调控机理,实现外源蛋白的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
郭孟磊刘晓云黄明志李敏超储炬庄英萍张嗣良
关键词:代谢物浓度毕赤酵母
发酵过程研究中的工程科学问题与合成生物学研究
发酵工程所面临的各种工业生物技术产品生产,从优化到工业规模放大实际上都是复杂的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特别是放线菌类微生物系统,其产品大多是多酶系统的次级代谢产物,为了解决这些次级代谢产物的规模化生产,形成了各种工程或...
张嗣良
开槽式圆盘涡轮搅拌器的气液分散特性被引量:2
2010年
在直径为0.49 m的平底有机玻璃搅拌槽中,针对开槽式和未开槽式半圆形(SHY,HY)和抛物线形(SBTD,BTD)涡轮搅拌器进行研究,表明叶片开槽对气液二相体系中临界分散、通气功率和气含率(含气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载气到气泛测得的泛点比气泛到载气测得的泛点明显滞后;对比相同条件下2类搅拌器的通气功率和气含率,在相同通气准数下,开槽式搅拌器表现出功率消耗(Pg/P0)较未开槽搅拌器下降幅度增大,曲线形式改变明显的特点;在相同功耗下,开槽式搅拌器有气含率高的特点,以SBTD为例,其要高于BTD 3%左右,SHY也要高于HY。综合以上特点,开槽式搅拌器值得被推荐用于工业气液搅拌反应器中。
万勋周国忠夏建业张明虞培清唐寅
关键词:搅拌槽气含率
二价锰离子与必特螺旋霉素生物合成
<正> 必特螺旋霉素是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抗生素,属国家一类新药。将碳霉素产生菌的4”位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克隆至螺旋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F21),该基因编码的酰化酶可将螺旋霉素...
王永红康源庄英萍储炬戴剑漉张嗣良
磁处理光生物反应器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10
1999年
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气升式外环流磁处理光生物反应器, 将其应用于钝顶螺旋藻的高细胞密度培养,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对磁致生物效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光生物反应器主要由反应器主体(气升管道、下降管、除气室) 、在线检测与控制系统,以及磁处理、光照、热交换和供气系统组成。结果表明,采用该生物反应器在0< H< 320kA/ m 的磁场强度范围内培养钝顶螺旋藻,不仅能显著加快藻细胞生长速度, 而且可提高最大细胞干重浓度。钝顶螺旋藻培养的最佳磁场处理强度为200kA/ m ,35℃、10klx 时,该强度下钝顶螺旋藻最大细胞干重可达2.90g/l,比非磁处理培养提高28.32 % ,培养时间缩短了3 天,对数生长期藻细胞生长动力学方程为:dc/dt= 0 .593c。本文还初步证实磁处理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刺激效应与其光合作用过程的加强有一定关系。
李志勇郭祀远李琳蔡妙颜张嗣良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磁处理钝顶螺旋藻
非厌氧下HJ9211冻干双歧杆菌的存活特性被引量:2
1999年
:研究了非厌氧条件下HJ9211冻干双歧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特性,并对其存活期进行了加速预测及验证,同时对不同浓度HJ9211冻干粉在不同pH的人工胃液中的存活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存活期的预测数据与实测验证数据吻合;(2)在非厌氧情况下,HJ9211冻干粉的存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失活系数K4℃=0.000018,K37℃=0.0306,K45℃=0.207,K55℃=0.997;(3)人工胃液对其存活有一定影响,尤其在低pH值时影响更大,存活率为10%(pH=2~3)和0.01%(pH=1),当活菌浓度较低时这一现象更为显著,分别为1%和0.01%。
张明苏丽明马天良洪定如谢幸珠
关键词:双歧杆菌
开槽式圆盘涡轮搅拌器的气液分散特性
在直径为0.49 m 的平底有机玻璃搅拌槽中,研究了两种叶片开槽的圆盘涡轮搅拌器的气液分散特性,并与常用的叶片未开槽的搅拌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由载气到气泛测得的泛点比气泛到载气测得的泛点明显滞后;比较相同条件下两...
万勋周国忠唐寅夏建业虞培清张嗣良
关键词:搅拌槽气含率
文献传递
大规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工程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2021年
近年来,随着对疫苗和治疗性蛋白类药物等多种生物制品需求量增加以及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也不断发展。为了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生产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大规模细胞培养过程的开发至关重要,而动物细胞的工艺优化和规模放大具有挑战性。提高细胞培养工艺表达量、扩大细胞培养生产规模、保证表达抗体质量稳定成为目前大规模细胞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细胞培养工艺。本文围绕以上问题,系统综述了通过优良细胞株的构建、培养基设计与无血清培养基的开发、基于过程分析技术(PAT)培养工艺的优化与放大,建立合适的大规模培养体系,实现细胞的高密度培养和产物的高效表达。与此同时,细胞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多源异质数据基本依靠低效的人工处理与判断,缺乏深层次的全局因素考虑。为此,未来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深度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并指导细胞培养过程工艺优化与放大,实现真正的智能生物制造。
朱紫瑜王冠庄英萍
关键词:动物细胞培养微载体智能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