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临床医学三系

作品数:33 被引量:93H指数:6
相关作者:李航史丽华宋晹朱婧妍李沐岩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糖尿
  • 11篇糖尿病
  • 9篇营养
  • 9篇营养素
  • 9篇微量营养素
  • 9篇细胞
  • 6篇抗氧化微量营...
  • 5篇胰岛
  • 5篇图像
  • 4篇细胞因子
  • 4篇小鼠
  • 3篇胰岛细胞
  • 3篇1型糖尿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血管疾病
  • 2篇胰岛Β细胞
  • 2篇糖尿病小鼠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机构

  • 33篇吉林大学
  • 22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白城中心医院
  • 2篇长春市妇产医...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帝国理工学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20...

作者

  • 12篇张桂珍
  • 8篇宋旸
  • 8篇常颖
  • 7篇朴松兰
  • 4篇郑德明
  • 4篇盛春华
  • 3篇崔亚南
  • 2篇冷馨
  • 2篇刘美含
  • 2篇王贺元
  • 2篇李航
  • 1篇尹飞
  • 1篇杜珍武
  • 1篇杨玉双
  • 1篇王尧
  • 1篇关秀茹
  • 1篇司道远
  • 1篇王冠军
  • 1篇刘霆
  • 1篇杨慧

传媒

  • 8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营养学报
  • 2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世界今日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损害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1型糖尿病(type 1diabetes,T1D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由于某些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引发了胰岛β细胞为主体的慢性自身免疫损害反应,β细胞可被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因子或NO损伤,导致一种缓慢发生的、累积性加重的胰岛β细胞毒效应,最终引起糖尿病发作。
宋旸常颖张桂珍
关键词: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STZ诱导C57BL小鼠T1DM模型优化的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索制备T1DM小鼠模型优化条件,为研究T1DM病因及发病机理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分别应用不同剂量、不同性别小鼠以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multiple low dose of streptozotocin,MLDS)制备T1DM小鼠糖尿病模型,动态监测小鼠血糖水平、体重的变化,比较不同方法糖尿病模型成功率与糖尿病小鼠死亡率。结果MLDS诱导雌性C57BL小鼠T1DM模型STZ小剂量组模型成功率为0,死亡率为22.06%。STZ大剂量组模型成功率为57.14%,死亡率为28.56%;MLDS诱导C57BL雄性小鼠T1DM模型的结果,T1DM组小鼠模型成功率为75%,死亡率为20%;MLDS诱导雄性C57BL小鼠T1DM模型再研究结果,T1DM组小鼠模型成功率为84.6%,死亡率为0。结论C57BL雄性小鼠更适合用于制备MLDS诱导T1DM模型,65 mg/kg.BW STZ造模剂量优于其它三种剂量。
宋旸朴松兰盛春华常颖金正贤张桂珍
关键词:T1DM糖尿病小鼠模型链脲佐菌素
环孢霉素A对人胚肺纤维母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通过观察环孢霉素 A( Cs A)对人胚肺纤维母细胞 ( 2 B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探讨该药在抑制肺纤维化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生物活性法观察药物对 2 BS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诱导的 2 BS细胞凋亡小体形成百分率 ,同时观察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并与甲基强地松龙 ( M- pred)对比研究。结果 :1 Cs A和 M- pred两种药物对 2 BS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 ,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Cs A的药物作用比 M- pred明显( P<0 .0 1 ) ;2 Cs A和 M- pred明显促进 2 BS细胞凋亡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Cs A作用较 M- pred更明显 ( P<0 .0 5 )。Cs A主要作用于细胞 S+ G2 /M期 ,M- pred主要作用于 S期。结论 :Cs A和 M- pred可抑制 2 BS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Cs A作用明显强于 M- pred。Cs A是治疗肺纤维化更为有效的药物 ,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主要药物作用机制之一。
王宇宏马忠森王秀丽张浩
关键词:甲泼尼龙成纤维细胞
杏丁对冠心病自发性心绞痛的临床药效学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张仲君杨慧王淑红郭密苗嵩王贺元
关键词:杏丁冠心病自发性心绞痛药效学心肌耗氧
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NO和PAI-1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一氧化氮(NO)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A组)、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组(B组)和正常饮食组(C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在喂养16周末处死,ELISA法检测NO和PAI-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脂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O的表达水平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AI-1的表达水平B组低于A组和C组(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三组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23.51±10.58)、(14.27±3.51)和(1.36±0.33)mmol·L-1,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三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别为(21.39±10.00)、(14.23±4.01)和(0.72±0.35)mmol·L-1,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甘油三酯(TG)水平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脂饮食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NO和PAI-1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阿托伐他汀干预使NO表达水平升高,使PAI-1表达水平降低,有利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杨玉双李学宇麻薇杨萍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一氧化氮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阿托伐他汀
低剂量辐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血生长因子表达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LDR)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的兴奋性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体外传代培养的P4和P5BM-MSC,采用X射线照射,分为50、75和100mGy3个照射剂量组,剂量率为12.5mGy.min-1,每组细胞设对应假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LDR后BM-MSC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同一时间假照组比较,50、75和100mGyX射线照射人BM-MSC后,在培养24和48h时干细胞因子(SCF)分泌量均有升高趋势,仅75mGy照射后48h时SCF分泌量明显升高,与同一时间假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50和75mGy照射组在24和48h,100mGy照射组在24h时IL-6分泌量明显升高,与同一时间假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50、75和100mGy照射BM-MSC后,与同一时间假照组比较,除50mGy照射后72h外,M-SCF分泌量在照射后在24、48和72h均明显升高(P<0.05),以75mGy照射后72h升高最明显。结论:LDR对BM-MSC有兴奋效应,表现为细胞生长加速,同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使造血生长因子表达量增多。
杨岩王娟王冠军朱婧妍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低剂量辐射造血生长因子
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被引量:7
2003年
综述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途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和阻断措施。乙肝母婴传播主要通过胎盘、羊水、乳汁、阴道分泌物等传播 ;主要阻断方法是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拉米夫定等治疗。丙肝母婴传播主要通过宫内传播 。
迟宝荣陈立刚史丽华
关键词:肝炎病毒疾病传播妊娠母婴垂直传播
不同抗氧化微量营养素组合对T1DM小鼠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不同抗氧化微量营养素(antioxidantmicronutrients,AM)组合对T1DM小鼠细胞因子IL-4、IL-6、IL-1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multiplelowdoseofstreptozotocin,MLDS)制备T1DM小鼠模型,灌胃方法分别给予4种微量营养素(硒、铬、矾、维生素E,AM4组)和6种微量营养素(硒、铬、矾、维生素E、烟酰胺、硫辛酸,AM6组),每日一次,连续7w。应用生化方法检测血糖水平、外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IL-4、IL-6、IL-12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M4组、AM6组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IL-4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M6组IL-6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并与AM4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IL-12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有下降趋势。结论:不同组合的AM均可以降低血糖,增强GSH-Px活性;上调IL-4水平,下调IL-6、IL-12水平,起到拮抗糖尿病的作用。两组间比较,AM6组较AM4组调节细胞因子作用更显著。
盛春华朴松兰高申郑德明宋旸张桂珍
关键词:抗氧化微量营养素IL-4IL-6IL-12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尿的辨证施治被引量:2
2003年
杨文思王尧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尿辨证论治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2006年
消化道出血是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病情凶险、预后不良的一种征兆,早期预防消化道出血或在出血后进行积极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笔者对28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42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司道远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消化道出血并发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