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生生物研究中心

作品数:299 被引量:2,070H指数:21
相关作者:李爱芬杨扬谢数涛潘鸿唐红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5篇期刊文章
  • 4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0篇生物学
  • 1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2篇农业科学
  • 10篇医药卫生
  • 7篇水利工程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3篇植物
  • 29篇球藻
  • 26篇浮游植物
  • 23篇水库
  • 23篇微藻
  • 16篇群落
  • 16篇赤潮
  • 15篇细胞
  • 14篇水质
  • 14篇浮游
  • 13篇营养化
  • 13篇富营养化
  • 12篇环境因子
  • 11篇叶绿
  • 11篇叶绿素
  • 11篇人工湿地
  • 11篇微囊藻
  • 8篇甲藻
  • 7篇东海原甲藻
  • 7篇原甲藻

机构

  • 299篇暨南大学
  • 42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教育部
  • 11篇广东省教育厅
  • 8篇遵义医学院
  • 7篇广东省微生物...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广东省水文局
  • 5篇中山大学
  • 5篇广东省生态学...
  • 4篇烟台大学
  • 4篇衡阳师范学院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黑龙江八一农...
  • 3篇天津农学院
  • 3篇中国广州分析...
  • 3篇新奥科技发展...
  • 2篇广东商学院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6篇李爱芬
  • 61篇段舜山
  • 55篇张成武
  • 35篇韩博平
  • 32篇杨扬
  • 28篇徐宁
  • 24篇桑敏
  • 16篇蔡卓平
  • 13篇雷腊梅
  • 13篇潘鸿
  • 12篇章群
  • 11篇肖利娟
  • 11篇刘正文
  • 11篇林秋奇
  • 10篇谢数涛
  • 10篇王朝晖
  • 10篇韦桂峰
  • 10篇陶然
  • 9篇刘振乾
  • 9篇杨宇峰

传媒

  • 58篇生态科学
  • 10篇湖泊科学
  • 10篇生态环境学报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
  • 7篇水生生物学报
  • 7篇中国生物工程...
  • 6篇环境工程学报
  • 5篇海洋科学
  • 5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4篇暨南大学学报...
  • 4篇生态环境
  • 4篇生态毒理学报
  • 4篇水生态学杂志
  • 4篇2008年全...
  • 3篇生态学报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海洋渔业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17篇2017
  • 20篇2016
  • 15篇2015
  • 13篇2014
  • 13篇2013
  • 22篇2012
  • 32篇2011
  • 24篇2010
  • 29篇2009
  • 17篇2008
  • 24篇2007
  • 14篇2006
  • 10篇2005
2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典型赤潮藻的氮磷营养特性研究
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氮磷浓度和比率对3种典型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和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hia...
徐宁李爱芬段舜山
关键词:东海原甲藻球形棕囊藻尖刺拟菱形藻赤潮藻营养特性
文献传递
FTIR法快速测定产油微藻细胞内生化组分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以类波氏真眼点藻(Eustigmatos cf.polyphem)为材料,建立一种测定微藻细胞内生化组分的便捷方法。方法:利用FTIR法与Lowry法、重量法及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氮浓度条件下E.cf.polyphem细胞内蛋白质、脂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时相变化。结果:随时相的迁移,蛋白质不断降低,总脂含量不断升高,碳水化合物先升高后降低;最终总脂含量在低氮组达到最高为66.1%,最高生物量为9.15gL-1;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在高氮组达到最高,分别为13.05 g L-1和23.36 g L-1。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具有相关性(R2=0.9820;R2=0.9531;R2=0.9033)。结论:FTIR是一种测定微藻内生化组分的高效可靠的方法。
陈小妹张敬键吕雪娟夏嵩万凌琳李爱芬张成武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生化组分油脂碳水化合物
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被引量:28
2009年
为了解大亚湾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及其对海湾生态环境的危害状况,于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采集了大亚湾10个采样点的春、夏、秋、冬四个季度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大亚湾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海洋沉积物I类质量标准,研究海域沉积物中Hg、Ph、Cu、Zn的含量分别为0.009~0.158mg/kg、11.52~45.95mg/k、2.61—64.68mg/kg、30.58—85.07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0.040、28.50、12.46、61.76mg/kg,Hg、Pb、Cu的季度差异不明显,Zn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表明,夏季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属于强级污染,其余季节属于中等程度污染;重金属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为:Hg〉Cu〉Pb〉Zn,其中Hg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很强级,其余均属于轻微级。
谷阳光王朝晖方军舒永红吴庆晖牟德海吕颂辉
关键词:重金属生态危害沉积物
双酚A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36
2017年
双酚A(Bisphenol A,BPA)是一种危害生物体内分泌干扰效应的环境激素。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造纸行业、电子产品、食品包装等行业大量使用BPA,国内外主要河流、湖泊都不同程度受到了BPA的污染。BPA通过富集会影响人类激素的合成、释放、转运,进而影响人的生殖和发育。BPA的毒性效应主要包括内分泌干扰物、神经毒素、免疫毒素等方面,这些致毒效应甚至会增加细胞癌变、畸变的可能性。此外BPA毒性替代物、BPA与其他物质结合的产物都增加了BPA毒性的多样性,逐渐成为了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又一大隐患。通过研究BPA毒性效应以及近年来BPA的替代品,了解双酚A的致毒机理,为研究预防控制BPA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吴皓孙东蔡卓平刁盼盼石健陈琪段舜山
关键词:双酚A内分泌环境激素
三种磺胺类药物对罗非鱼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丙二醛(MDA)的影响被引量:37
2010年
研究磺胺嘧啶(sulfadianzine,SDZ)、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dimidine,SM2)和磺胺甲基异恶唑(sulfamethoxazole,SMZ)三种典型磺胺类抗生素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脏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响应。采用饲料暴露的给药方式,用磺胺药物浓度为4和40g·kg-1的人工配合饲料喂养试验罗非鱼,对照组投喂不含磺胺药物的空白饲料。暴露时间为7d,每天2次投喂饲料,饲料的日投喂量按鱼体重的3%计,分别在24、72和168h采集肝脏样品待测。结果表明各浓度组GST和MDA分别在暴露后72和24h受到最大程度的诱导,其中GST活性比空白组提高了6.72倍,MDA含量比空白组提高了24.75倍。在4g·kg-1的药物浓度下SM2对GST和MDA有最强诱导,在40g·kg-1的药物浓度下三种药物对罗非鱼GST和MDA诱导效应大小顺序为SDZ>SMZ>SM2。GST和MDA在磺胺药物诱导下的响应敏感,适合作为磺胺类药物暴露的生物标记物。
王奇范灿鹏陈锟慈何秀婷聂湘平
关键词: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尼罗罗非鱼
不同光径对两株土壤绿藻生长及脂类积累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以土壤绿藻1791和1792为试验材料,采用BG-11培养基,分析测定在Φ3×60,Φ6×60 cm两种光径条件下藻的生长和总脂含量。结果表明,两株绿藻在3 cm光径条件下培养获得的最终生物量干重都高于6 cm光径条件,绿藻1791在不同光径条件下的生长从第2天开始出现差异,3 cm试验组的最终干重为4.56 g/L,6cm试验组为3.00 g/L。绿藻1792在培养4 d后藻的生长出现差异,最终3 cm试验组的干重为4.52 g/L,6 cm试验组为3.88 g/L。两株绿藻的叶绿素a含量在培养过程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绿藻1791在不同光径条件下的最终总脂含量都比1792的低,最高总脂含量均出现在3 cm光径试验组,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最大总脂收获量分别为1.63 g/L和1.94 g/L。
展望桑敏李爱芬张成武
关键词: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总脂含量
磺胺类抗生素在不同植物湿地系统中去除效果
抗生素类药物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其他药物无法取代的作用,然而抗生素已经成为环境中重要的微污染物之一.长久以来,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SAs)作为一类广谱且价格低廉的抗生素,在畜牧和水产养殖业中广泛...
满滢陶然杨扬王佳希万翔
威宁草海的浮游植物(英文)被引量:7
2008年
从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对贵州威宁草海的浮游植物进行采集和鉴定,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90种(含变型和变种),分属7门10纲23目41科96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达205种,占总种数的52.56%;其次是蓝藻门的种类,有85种,占21.79%;硅藻门的种类有55种,占14.10%;其他藻类有45种,占11.15%。全年均能采集到的有60种,多数为小型的、富营养湖泊种常见的水华藻类,如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铜绿微囊藻小型变种(M. aeruginosa var. minor)。鉴定出的藻类植物种有105种为污染指示种,其中全年出现的多污性(ps)指示种有6种,β-多污性(β-ps)指示种有44种,α-中污性(α-ms) 指示种有78种,β-中污性(β-ms) 指示种有64种,寡污性(os) 指示种有17种,分别占总污染指示种总数的5.71%,41.90%、74.29%、60.95%、16.19%(有的种类具有多种污染级别的指示,在统计过程中均分别计算),草海的污染指示种以α-中污染和β-污染指示种为主。根据草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历史演变来看,硅藻门的种类减少较多,其他一些适宜生活于清洁水体种的藻类,如小黄丝藻(Heterotrichales minus)从1989年以后就未曾发现。所有结果都显示出草海已受到严重污染,属于富营养型的湖泊。
潘鸿唐宇宏王洋晏妮陈椽
关键词:浮游植物富营养化
大型海藻龙须菜浸出组分对中肋骨条藻的化感抑制作用(英文)被引量:18
2008年
研究了龙须菜乙醇浸出组分对中肋骨条藻的化感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浸出组分对中肋骨条藻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且微藻的生物量迅速减少。当龙须菜浸出成分浓度为42mgL-1时,相对抑制率为50%,即半效应浓度(EC50)。龙须菜对赤潮藻产生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延缓了富营养化水体中赤潮藻的爆发,从而使龙须菜具有控制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的潜在价值。
卢慧明廖小建杨宇峰徐石海
关键词:龙须菜中肋骨条藻化感作用富营养化
壬基酚对多刺裸腹溞连续世代的毒性效应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讨典型环境激素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枝角类浮游动物多刺裸腹溞连续世代的毒性效应,在实验室条件下,暴露连续3个世代(F0、F1、F2)多刺裸腹溞于0.02~0.10 mg·L-1的NP。15 d后测定成体死亡率、首胎繁殖时间、后代数目、成体蜕皮次数以及终点体长。研究结果表明,NP对F0代多刺裸腹溞具有很高的致死率;随着世代的增加,在相同NP质量浓度暴露下,与母代成体的死亡率相比,子代多刺裸腹溞成体的死亡率增高,致死毒性放大;NP对多刺裸腹溞连续3个世代的繁殖力都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并随着世代递增,NP对子代繁殖力的抑制增强;在NP暴露下,多刺裸腹溞F0首胎繁殖时间明显推迟,NP暴露浓度与延迟程度呈正相关,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首胎繁殖时间延迟的趋势也存在于F1、F2世代中且存在放大效应;但是连续3个世代多刺裸腹溞成体的蜕皮次数都不受NP暴露影响;F0和F1世代多刺裸腹溞终点体长降低,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但与F1相比,F2低浓度处理组受试个体终点体长呈增加趋势。对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多刺裸腹溞在NP暴露后的母代DNA或DNA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子代在相同NP质量浓度暴露下更容易受到NP致死性的影响;NP化合物具有的苯酚结构抑制枝角类体内葡萄糖、硫酸盐与类固醇的结合,从而引起体内荷尔蒙水平异常,最终对诸如生殖等生理行为造成不利影响;多刺裸腹溞成体的蜕皮次数都不受NP暴露影响表明蜕皮激素系统未受到干扰,且NP对生长的影响显然存在蜕皮外的其他作用机制。
唐思刘伟杰段舜山
关键词:壬基酚多刺裸腹溞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