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作品数:2,577 被引量:15,589H指数:56
相关作者:李增元庞勇张会儒雷相东陈尔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25篇期刊文章
  • 284篇专利
  • 237篇会议论文
  • 68篇科技成果
  • 47篇标准

领域

  • 1,495篇农业科学
  • 5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6篇天文地球
  • 88篇经济管理
  • 66篇生物学
  • 6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8篇电子电信
  • 26篇哲学宗教
  • 20篇文化科学
  • 12篇水利工程
  • 11篇理学
  • 9篇建筑科学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医药卫生
  • 6篇历史地理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3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54篇遥感
  • 210篇林业
  • 180篇林分
  • 142篇森林资源
  • 114篇雷达
  • 112篇植被
  • 103篇图像
  • 97篇物量
  • 92篇人工林
  • 86篇生物量
  • 84篇激光雷达
  • 80篇单木
  • 75篇杉木
  • 69篇可视化
  • 68篇树种
  • 63篇激光
  • 60篇遥感影像
  • 59篇天然林
  • 58篇信息系统
  • 55篇生态

机构

  • 2,461篇中国林业科学...
  • 22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93篇北京林业大学
  • 97篇国家林业局
  • 73篇中南林业科技...
  • 66篇中国科学院
  • 66篇西南林业大学
  • 43篇信阳师范学院
  • 40篇东北林业大学
  • 34篇北京师范大学
  • 27篇中国科学院遥...
  • 24篇吉林省汪清林...
  • 20篇信息技术实验...
  • 19篇中国科学院空...
  • 18篇新疆农业大学
  • 18篇海南省林业科...
  • 17篇西南林学院
  • 17篇浙江农林大学
  • 14篇福州大学
  • 14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295篇李增元
  • 226篇张怀清
  • 185篇庞勇
  • 155篇雷相东
  • 153篇陈尔学
  • 140篇张会儒
  • 125篇唐守正
  • 121篇陆元昌
  • 120篇陈永富
  • 110篇鞠洪波
  • 100篇唐小明
  • 94篇武红敢
  • 90篇张旭
  • 86篇王雪峰
  • 85篇覃先林
  • 85篇谭炳香
  • 72篇符利勇
  • 68篇高志海
  • 67篇刘清旺
  • 67篇雷渊才

传媒

  • 243篇林业科学研究
  • 219篇林业科学
  • 132篇北京林业大学...
  • 75篇世界林业研究
  • 62篇遥感技术与应...
  • 49篇西北林学院学...
  • 49篇林业资源管理
  • 44篇遥感学报
  • 44篇中南林业科技...
  • 42篇林业科技通讯
  • 40篇生态学报
  • 40篇南京林业大学...
  • 3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3篇遥感信息
  • 23篇中国作物学会...
  • 21篇浙江农林大学...
  • 20篇卫星应用
  • 20篇2007年中...
  • 16篇安徽农业科学
  • 16篇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

  • 5篇2024
  • 117篇2023
  • 130篇2022
  • 129篇2021
  • 109篇2020
  • 137篇2019
  • 118篇2018
  • 132篇2017
  • 112篇2016
  • 95篇2015
  • 110篇2014
  • 116篇2013
  • 108篇2012
  • 100篇2011
  • 145篇2010
  • 98篇2009
  • 107篇2008
  • 131篇2007
  • 81篇2006
  • 53篇2005
2,5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灌丛覆盖度测量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灌丛覆盖度测量方法,属于植被遥感测量领域。所述测量方法通过无人机遥感获取灌丛化草地的多光谱数据,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获取灌丛分布区域的DOM、NDVI和DSM,再基于LSMS算法对NDVI数据进...
孙斌岳巍高志海李毅夫闫紫钰
非木质森林资源抽样调查方法与监测被引量:2
2010年
非木质森林资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摸清非木质森林资源的分布和数量是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础。文中在界定非木质森林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和实践资料,从抽样设计、样地数量和统计分析等方面对非木质森林资源的调查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监测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抽样调查和监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耿晓李海奎郑立生李风华
关键词:抽样调查
基于YOLOv5的红外相机野生动物图像识别被引量:2
2022年
为在红外相机等资源受限平台上实时、准确地实现海量野生动物图像自动识别,改善野生动物监测过程中数据传输负载重、时效性低等问题,基于YOLOv5模型,利用5类物种的红外相机图像构建数据集,对YOLOv5s、YOLOv5m、YOLOv5l、YOLOv5x四种网络结构进行训练。通过对比不同网络结构的精度、检测速度、体积,明确最优网络结构;同时分析模型在复杂背景信息干扰下的识别效果,评价YOLOv5在真实野外场景的适用性;并通过与其他同类算法的比较,明确YOLOv5用于野生动物识别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四种网络结构的识别精度均较高,F1-score和平均精度(mAP)均在90%以上,其中YOLOv5m的综合性能最好;YOLOv5在多种复杂背景信息干扰下识别效果仍较好,能够很好地适应真实野外场景;与其他算法相比,YOLOv5同时具有精度高、鲁棒性强、资源占用低等优势。YOLOv5是一种轻量化的模型且性能优越,为在资源受限的平台上进行野生动物实时识别提供了新的契机。
杨铭伦张旭郭颖郭颖侯亚男于新文
关键词:机器视觉野生动物目标检测图像识别
关于完善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思考被引量:15
2011年
阐述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完善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提出6点建议,即:地方监测与国家监测要相互协调,抽样调查与区划调查要互为补充,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要有机结合,公益林地与商品林地要各有侧重,资源监测与政绩考核要紧密关联,林业数表与队伍建设要齐抓共管。
刘三平李利曾伟生
关键词:森林资源抽样调查林业数表
不同经营模式对丹清河林场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5
2013年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林业局丹清河林场的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3种天然次生林为对象,以无干扰模式为对照,研究粗放经营模式和目标树经营模式对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中,相对于粗放经营模式和无干扰模式而言,目标树经营模式中以目标树为主的第1林层断面积值最大,占林分断面积百分比为95.00%,90.00%,87.00%,但第2,3林层断面积最小,形成了合理的林冠结构;2)目标树经营模式的林木平均密度(408~858株·hm-2)显著低于(P<0.05)粗放经营模式(992~1917株·hm-2),而平均胸高断面积(18.18~46.03m2·hm-2)与粗放经营模式(18.43~39.70m2·hm-2)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树高(11.8~14.9m)和平均胸径(15.94~27.34cm)均显著高于(P<0.05)粗放经营模式(分别为7.1~11.0m和10.18~19.00cm);3)粗放经营模式和无干扰模式60%以上的林木为小径木(12cm以下),目标树经营模式60%以上为中径木(14~18cm)和大径木(20cm以上);4)粗放经营模式乔木层的多样性高于目标树经营模式;灌木层除阔叶林的多样性与目标树经营模式不可比外,其余林分的多样性均高于目标树经营模式;草本层的多样性则以目标树经营模式为最高;5)粗放经营模式只注重短期经济价值而忽略生态要求,无干扰模式只注重绝对生态保护而忽略人对森林资源的利用需求,二者都不符合人类经营森林的目标。目标树经营模式可改善群落和林冠结构,不仅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平衡生态功能,符合人类经营森林的目标。
梁星云何友均张谱戎建涛覃林李智勇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森林经营模式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
北京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林分枯落物水文效应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在北京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内选取有代表性的4种林分类型,测定各林分枯落物的蓄积量,采用室内浸泡法对其水文效应进行研究,旨在为该区森林植被枯落物生态水文功能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1)4种林分枯落物层蓄积量大小依次为:黄栌油松混交林(29.65t/hm2)>黄栌纯林(22.78t/hm2)>黄栌侧柏混交林(16.87t/hm2)>侧柏纯林(12.17t/hm2);(2)同一浸水时间下黄栌油松混交林的枯落物持水量最大,黄栌纯林、黄栌侧柏混交林次之,侧柏纯林最小,枯落物层的持水量与浸泡时间为对数函数关系,持水量历时过程呈现出迅速吸水、缓慢吸水、逐渐饱和、饱和4个阶段;(3)4种林分枯落物层的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为幂函数关系,其过程可分为迅速下降、缓慢下降、趋于稳定的3个阶段。
高开通胡淑萍刘鹏举唐小明
关键词:水文效应枯落物持水率吸水速率
基于GF-1遥感影像的2013—2015年民勤绿洲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基于GF-1遥感卫星影像,利用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定量研究了民勤绿洲2013—2015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3年中民勤绿洲的植被覆盖度总体保持稳定,其中极低覆盖度植被(Ⅰ类)从2013年的76.9%增加到了2015年的83.9%,低覆盖度植被(Ⅱ类)和高覆盖度植被(Ⅳ类)则分别相对减少了6.8%和1.9%,中覆盖度植被(Ⅲ类)则增加了1.7%;在植被覆盖度总体稳定前提下,也有少数野生黑枸杞等名贵药材生长区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
张兆鹏李增元李奇虎郝荣欣
关键词:绿洲NDVI植被覆盖度
马尾松人工林皆伐1年后新增天然阔叶幼树初报被引量:3
2019年
福建永安市31a生马尾松人工林皆伐迹地封育1年后,新增天然阔叶幼树树种多达71种、株数密度高达64547株/hm 2。其中天然阔叶乔木树种38种、重要值30.64%、株数密度12200株/hm 2,常绿与落叶天然阔叶乔木树种分别为22种和16种,这是非常宝贵的天然阔叶乔木树种资源,是该区域人工林植被管理的重要基础。这些阔叶乔木树种中有不少珍贵的或高价值的用材树种,如红楠、木荷、青冈栎、米槠、红锥、刨花润楠、闽楠、檫树、泡桐、南酸枣和拟赤杨等。
王金池黄如楚黄清麟马志波马志波严铭海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皆伐迹地封育
基于潜在生产力的华北落叶松纯林和白桦山杨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基于潜在生产力的华北落叶松纯林和白桦山杨混交林林分立地质量评价,为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崇礼区2019年森林资源一张图小班数据,建立林分平均树高、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计算华北落叶松纯林和白桦山杨混交林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潜在生产力,并结合林分现实生产力对潜在生产力的计算方法和实用性进行评价。【结果】华北落叶松纯林和白桦山杨混交林林分平均树高、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潜在生产力均随立地质量降低而下降,华北落叶松纯林基准年龄时断面积潜在生产力介于2.06~2.11 m^(2)·hm^(-2)a^(-1)之间,蓄积潜在生产力介于6.27~12.11 m^(3)·hm^(-2)a^(-1)之间,白桦山杨混交林基准年龄时断面积和蓄积潜在生产力分别介于1.72~2.28和4.43~8.72 m^(3)·hm^(-2)a^(-1)之间。林分现实生产力低于潜在生产力,且差异随林分年龄增大而减小。对于中幼龄林样地,立地质量高的林分现实生产力较大,与潜在生产力的差异随立地等级上升而下降。【结论】华北落叶松纯林和白桦山杨混交林在中幼龄林阶段表现出比成过熟林阶段更高的潜在生产力,现实生产力与潜在生产力相差较大,差异随立地质量降低而增大,应加强中幼龄林森林抚育,且抚育过程中应重视立地质量中等的森林;基准年龄时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潜在生产力可作为评价立地质量好坏的指标。
段光爽郑亚丽洪亮宋新宇符利勇
关键词:潜在生产力现实生产力
高光谱遥感森林应用研究探讨被引量:58
2003年
详细论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森林生物物理和化学参量估计以及森林健康状态遥感评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状况 ,对高光谱遥感植被应用的数据处理技术作了简要说明 ,对我国高光谱遥感森林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水平进行了阐述 。
谭炳香
关键词: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处理技术
共2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