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作品数:169 被引量:876H指数:14
相关作者:林明德周丽敏宋艳方建波刘庆广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化学工程
  • 37篇金属学及工艺
  • 3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2篇理学
  • 7篇文化科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电气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1篇乙烯
  • 27篇丙烯
  • 20篇纳米
  • 19篇聚乙烯
  • 18篇苯乙烯
  • 15篇接枝
  • 15篇聚苯
  • 15篇丙烯酸
  • 14篇自由基
  • 13篇自由基聚合
  • 13篇聚苯乙烯
  • 13篇共混
  • 13篇合金
  • 12篇原子
  • 12篇原子转移
  • 12篇原子转移自由...
  • 12篇甲基
  • 11篇原子转移自由...
  • 11篇共聚
  • 11篇改性

机构

  • 168篇江苏工业学院
  • 15篇江苏大学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南京理工大学
  • 5篇河海大学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特拉华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常州大学
  • 1篇沈阳航空工业...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4篇龚方红
  • 23篇陈志刚
  • 18篇俞强
  • 18篇陈杨
  • 17篇承民联
  • 16篇谢飞
  • 16篇徐建平
  • 13篇李霞章
  • 12篇蒋必彪
  • 10篇丁永红
  • 10篇胡静
  • 9篇任强
  • 8篇陶国良
  • 8篇陶宇
  • 8篇刘春林
  • 8篇周丽敏
  • 8篇王利娜
  • 7篇魏伟
  • 7篇刘庆广
  • 6篇张东亮

传媒

  • 26篇江苏工业学院...
  • 14篇高分子材料科...
  • 7篇中国塑料
  • 7篇江苏工业学院...
  • 6篇塑料工业
  • 5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现代塑料加工...
  • 4篇无机材料学报
  • 4篇塑料科技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合成树脂及塑...
  • 3篇金属学报
  • 3篇橡胶工业
  • 3篇低温与超导
  • 3篇润滑与密封
  • 3篇应用化学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半导体技术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14篇2009
  • 24篇2008
  • 51篇2007
  • 22篇2006
  • 24篇2005
  • 19篇2004
  • 8篇2003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磨料硬度对超光滑表面抛光粗糙度的影响被引量:17
2005年
通过均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eO2和Al2O3粉体,研究了在相同抛光条件下纳米CeO2、Al2O3和SiO2磨料对硅片的抛光效果,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抛光表面的微观形貌并测量其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纳米CeO2磨料抛光后表面具有更低的表面粗糙度,在5μm×5μm范围内表面粗糙度Ra值为0.240nm,而且表面的微观起伏更趋向于平缓;考虑了纳米磨料在抛光条件下所发生的自身变形,其变形量相当于一部分抵消了纳米磨料嵌入基体材料的切削深度,而这个切削深度最终决定了抛光表面的粗糙度;分析指出这个变形量与纳米磨料的硬度成反比,硬度低的纳米磨料由于自身变形量大,导致切削深度小,抛光后表面的粗糙度值低。解释了在相同的抛光条件下不同硬度的纳米磨料具有不同的抛光表面粗糙度的原因。
陈志刚陈杨
关键词:粗糙度超光滑表面抛光
印制线路板基材用工程塑料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综合介绍了聚酰亚胺、聚苯醚及改性聚苯醚、壤芳醚酮、液晶聚合物、芳纶纤维、高性能环氧性树脂等工程塑料用于生产印制线路饭基材的一些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它们的改性体系,指出了各自的不足,并展望了印制线路板基材的可能的发展方向。
付敏叶金文
关键词:工程塑料印制线路板聚酰亚胺聚苯醚液晶聚合物
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氨酯乳液性能初探被引量:9
2005年
主要讨论了纳米二氧化钛对聚氨酯乳液的改性。首先讨论了在二氧化钛纳米分散液中制备聚氨酯乳液的可行性,分别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的芳香族聚氨酯和脂肪族聚氨酯乳液,得到了稳定乳液。通过紫外光谱分析,发现脂肪族聚氨酯与纳米二氧化钛共聚乳液薄膜在紫外区域400-200nm区域出现很明显的吸收峰。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使芳香族聚氨酯乳液胶膜的拉伸强度增强,断裂伸长率下降。此外,对试样进行了DSC分析,发现共聚物在136-145℃出现明显的新的吸热峰。
李坚许然姚超
关键词:分散液聚氨酯乳液纳米二氧化钛改性
LDPE/PS就地相容化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在熔融状态下,利用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就地增容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苯乙烯(PS)合金,考察了催化剂品种及其用量、温度、时间等对接枝反应及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无水三氯化铝为一有效催化剂,能实现大分子间的接枝反应,形成LDPE-g-PS,其用量增大时可使体系产生凝胶;升高温度、延长反应时间都不利于接枝百分比的提高;增容后的LDPE/PS合金,其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徐建平承民联丁永红谢赟
关键词:聚苯乙烯熔融接枝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硅烷接枝HDPE的拉曼光谱
2007年
采用FT-IR与激光Raman光谱测试技术表征了硅烷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结构变化。在FT-IR中的1 170、1 110、1 090和960 cm-1处出现硅烷特征峰,峰较强,在Raman光谱中则出现在1 091cm-1附近,而且强度较弱。随着硅烷用量的增加,由FT-IR计算的吸光比(R1)由0.43增加到1.44,由激光Raman光谱计算的吸光比(R2)由0.028增加到0.099,二者变化趋势相同,均可估算硅烷的接枝率。采用Raman光谱表征了硅烷接枝HDPE的结晶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硅烷用量的增加,晶相含量由69.8%下降到67.5%,非晶相含量由12.9%下降到5.5%,而中间相含量则由17.3%上升到27%。DSC结果表明,结晶度由71.8%下降到61.1%,熔点由134.4℃下降到131.1℃。
刘庆广王利娜徐建平龚方红
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硅烷接枝拉曼光谱
SBS和AlCl_3协同增容LLDPE/PS共混体系被引量:5
2007年
以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无水AlCl3对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S(聚苯乙烯)进行增容,考察了不同增容方式及AlCl3用量对LLDPE/PS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S和AlCl3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LL-DPE/PS(70/30,质量比,下同)共混物中分别加入0.4%(质量分数,下同)AlCl3,10%的SB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较简单共混体系有了明显提高;当二者同时加入后,合金的力学性能优于单一增容体系。在LLDPE/PS/SBS(70/30/10)体系中加入过量的AlCl3反而会使合金力学性能下降。
谢赟徐建平
关键词: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三氯化铝
聚丙烯/聚丙烯接枝丙烯酸/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8
2004年
用悬浮接枝法制备了接枝率为2 2%的聚丙烯接枝丙烯酸作为相容剂,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钠基蒙脱土进行了有机化处理,使蒙脱土的层间距从1 2nm增加到了3 84nm。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插层型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olypropylene/MontmorilloniteNanocomposites,PNC),复合材料中蒙脱土层间距比有机蒙脱土的层间距又有小幅度的增加。当蒙脱土含量为2%,相容剂用量为15%时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好,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达到12 12kJ/m2和35 77MPa,分别比纯1PP增加了180%和4 3%,蒙脱土的加入起到了增韧和增强的双重作用。
任强
关键词:悬浮接枝聚丙烯蒙脱土熔融插层纳米复合材料
硅烷接枝PE-LLD结晶行为的研究
2007年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 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熔融接枝反应对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晶体结构和熔融行为的影响,并对晶体结构和熔融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率增加,晶面间距基本不变,晶粒尺寸逐渐减小;接枝后熔点降低,DSC 曲线对应的高温熔融峰,即稳定的正交晶型因重排受阻,其含量逐渐减小,低温熔融峰对应的非稳定晶型逐渐增多。将 XRD 得到的晶粒大小代入Thomas-Gibbs 方程,求得正交晶型的理论熔融温度与 DSC 的高温熔融温度基本符合,表明 PE-LLD 接枝后熔融行为的变化是由晶粒尺寸和晶型的改变造成的。
王利娜刘庆广龚方红
关键词:线形低密度聚乙烯硅烷接枝
超声场对醇/水反应体系制备纳米CeO_2粉体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在超声辐射条件下,以Ce(NO3)3.6H2O和六亚甲基四胺(HMT)为原料,使用醇/水反应体系制备了纳米CeO2粉体。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平衡发射极晶体管(BET)对制备的纳米CeO2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超声功率以及醇/水反应体系对纳米CeO2粉体粒径和团聚情况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使用醇/水反应体系以及适当的超声辐射均有利于制备出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好的纳米CeO2粉体,但过高的超声功率则易导致颗粒间的团聚;而且超声辐射能够显著加快反应速度。制备出的CeO2粉体的平均粒径小于10 nm,粒度分布窄,单分散性好。
陈杨陈志刚李霞章陈爱莲
关键词:纳米CEO2超声辐射超声功率
二甲基丙烯酸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行为和交联结构被引量:1
2006年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二甲基丙烯酸酯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交联聚合的反应动力学,用平衡溶胀法跟踪了交联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结果表明,二甲基丙烯酸酯ATRP的聚合速率比通常自由基聚合慢得多,不出现明显的自加速效应,交联网络结构更疏松。单体双键之间的链段长度对其ATRP交联聚合行为和交联结构有较大影响,随链段长度增加,聚合反应速率放慢,双键的转化率下降,交联网络结构更加均匀和疏松。
张静志周猛杜芬金晓红俞强
关键词:二甲基丙烯酸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动力学交联结构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