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作品数:1,975 被引量:4,331H指数:26
相关作者:郎一鸣胡森清陈忠云常国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60篇期刊文章
  • 290篇专利
  • 186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领域

  • 930篇石油与天然气...
  • 637篇天文地球
  • 68篇经济管理
  • 41篇自动化与计算...
  • 29篇化学工程
  • 2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文化科学
  • 15篇机械工程
  • 15篇电气工程
  • 1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篇政治法律
  • 12篇建筑科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电子电信
  • 7篇社会学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76篇凹陷
  • 385篇西湖凹陷
  • 260篇储层
  • 234篇盆地
  • 191篇油气
  • 144篇气藏
  • 140篇钻井
  • 127篇低渗
  • 124篇海盆
  • 124篇海盆地
  • 120篇气田
  • 98篇地层
  • 95篇东海盆地
  • 81篇勘探
  • 77篇钻井液
  • 73篇地质
  • 72篇压裂
  • 72篇陆架盆地
  • 71篇东海陆架盆地
  • 71篇平湖组

机构

  • 1,944篇中海石油(中...
  • 90篇中国海洋石油...
  • 75篇长江大学
  • 69篇中国石油大学...
  • 62篇中海油田服务...
  • 60篇中国石油大学...
  • 49篇西南石油大学
  • 43篇同济大学
  • 43篇中海油能源发...
  • 41篇中国海洋石油...
  • 37篇中海油能源发...
  • 34篇中国石油
  • 31篇中国石油天然...
  • 2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9篇中国石化
  • 26篇成都理工大学
  • 2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0篇中国地质大学...
  • 20篇中海石油(中...
  • 19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15篇徐国盛
  • 14篇罗勇
  • 13篇杨进
  • 13篇林承焰
  • 13篇郭士生
  • 12篇朱伟林
  • 11篇张宪国
  • 11篇张海山
  • 10篇付晓伟
  • 10篇张志强
  • 9篇张昌民
  • 9篇藤赛男
  • 9篇王猛
  • 8篇郭平
  • 8篇张银国
  • 8篇黄志龙
  • 8篇侯读杰
  • 8篇高顺莉
  • 7篇尹太举
  • 6篇付豪

传媒

  • 109篇中国石油和化...
  • 100篇海洋石油
  • 86篇中国海上油气
  • 65篇海洋地质前沿
  • 37篇上海国土资源
  • 33篇石化技术
  • 3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6篇石油地质与工...
  • 24篇石油天然气学...
  • 23篇化工管理
  • 21篇长江大学学报...
  • 20篇中国海上油气...
  • 20篇成都理工大学...
  • 19篇地球物理学进...
  • 18篇油气井测试
  • 17篇石油化工应用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5篇科学技术与工...
  • 14篇石油实验地质
  • 14篇石油工业技术...

年份

  • 213篇2024
  • 215篇2023
  • 140篇2022
  • 176篇2021
  • 150篇2020
  • 180篇2019
  • 168篇2018
  • 124篇2017
  • 114篇2016
  • 113篇2015
  • 99篇2014
  • 91篇2013
  • 52篇2012
  • 30篇2011
  • 11篇2010
  • 14篇2009
  • 13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1,9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型打桩锤在钻井模块不拆顶驱的情况下进行打桩作业
天外天井口平台隶属于西湖春晓气田群,该平台的前期隔水导管曾利用钻井模块进行过打桩作业,但A6井的打桩作业与之相比存在其槽口内未预先放置导管,并首次尝试在不拆除顶驱的情况下进行作业,这样对井架、打桩锤的提升系统以及顶驱的保...
曹磊严维锋黄召
关键词:打桩锤隔水导管施工工艺
一种基于模块钻机的带压作业装置及模块钻机和钻井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块钻机的带压作业装置及模块钻井和钻井方法,所述带压作业装置包括:底部平台,底部平台固定在井口上方,下压设备,下压设备固定在底部平台上;导轨,导轨固定在底部平台后方,可沿水平方向平移;卡瓦设备,由固定卡...
杜晓雷 薛蓥 丁英楠 钟宝库 何秀萍 姜红保 刘信雄 李凯 陈建廷 王敬 王振 黄利波
东海陆架盆地类型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被引量:48
2014年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东南缘,处于华南陆块(包括西部的扬子地块和东部的华夏地块)之上。其基底是华夏地块在东海陆架的延伸,也是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板块构造格局分析,东海陆架盆地处于西太平洋三角带区域,是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巨型汇聚的地带,也是全球汇聚中心,其东西两侧分别与特提斯和西太平洋构造域演化息息相关。总体来说,东海陆架盆地是"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碰撞、俯冲、弧后扩张,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汇聚、碰撞、楔入的远程效应,以及地球深部动力学作用"共同叠加、复合作用形成的弧后盆地。其形成机制符合被动扩张模式,向东的地幔流和软流圈下降流是导致弧后扩张的主要地球深部动力来源。
张建培张田唐贤君
关键词:东海陆架盆地弧后盆地
南黄海中古生界勘探进展及油气潜力被引量:19
2016年
2005年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由新生界向中古生界转变。综合利用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钻井资料,从地层层序、沉积相和沉积体系、残留盆地构造特征以及石油地质条件等几个方面阐述最近几年来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进展。中古生界残留地层可以分为下构造层(震旦—奥陶系)、中构造层(志留系)和上构造层(泥盆系—三叠系)3套层系。盆地中古生界以海相沉积为主,发育碳酸盐岩台地—斜坡—盆地相沉积体系、碳酸盐岩缓坡—盆地相沉积体系和海陆过渡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古生界发育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上、下二叠统4套区域性烃源岩,其中以二叠系栖霞组、龙潭组和大隆组烃源岩层最为有利。中古生界储层以碳酸盐岩储层为主,其次是碎屑岩储层。综合分析认为,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区带为中部隆起区。
张敏强漆滨汶高顺莉周峰谭思哲任艳
关键词:南黄海中古生界勘探新进展油气潜力
西湖凹陷平湖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相分析被引量:29
2017年
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相资料比较单一、研究区域相对局限,对其沉积相类型、展布特征及沉积模式等的认识不清。对西湖凹陷46口平湖组取心井进行岩心观察,根据粒度和沉积构造等的不同来划分岩相,然后根据岩相的成因类型、组合特征及测井曲线特征等来划分沉积相,将平湖组岩相划分为砾岩相、砂岩相和细粒岩相3种类型,并认为平湖组主要发育受潮汐作用影响的三角洲相、潮坪相及局限浅海相等沉积相,并细分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陆架砂脊及陆架泥等亚相。综合考虑平湖期不同时期的区域构造运动、古地貌形态及物源供应等影响因素,建立了西湖凹陷平湖期箕状断陷和潮汐作用控制下的物源-沉积模式,为储层研究奠定了基础。
吴嘉鹏万丽芬张兰王英民赵千慧李昆王思琦
关键词:潮汐平湖组西湖凹陷
一种储层流体密度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层流体密度预测方法,其属于石油地质录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探区内的已钻井井下流体数据;统计所述探区内的已钻井的气测录井烃组分数据;对所述气测录井烃组分数据进行处理,定义并计算第一衍生参数GI和第...
王雷兰晶晶景社蔡军鲁法伟
文献传递
一种海上钻井海水深钻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上钻井领域,公开一种海上钻井海水深钻方法。通过优化钻进期间水力参数、扫浆时机,调整划眼次数及接立柱时间,避免了岩屑下沉产生的沉砂卡钻风险,通过调整不同循环参数,优化钻井液性能提高井眼清洁效果,在不同井段垫入不...
何福耀王涛李兴
基于成岩过程的碎屑岩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成岩过程的碎屑岩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碎屑岩储层沉积相、岩性、流体性质、成岩阶段的综合研究,预测储层演化过程中储层物性与成岩作用时空匹配关系,建立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以及不同成岩作用下“地质参数...
尹太举钱文蹈张昌民侯国伟何苗夏敏
航磁梯度数据解释新方法在迁安铁矿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为更加清晰和准确地利用磁梯度数据获得地质体的分布特征,笔者采用解析信号总水平导数法和梯度欧拉反褶积技术组合实现磁梯度数据的解释,解析信号总水平导数的极值可有效地圈定出矿体的分布范围,梯度欧拉反褶积法可有效地避免背景异常的干扰,从而准确地给出磁性体的位置和深度信息。理论模型证明解析信号水平导数法和梯度欧拉反褶积法的组合可准确地获得磁性体的水平范围和深度。应用于河北迁安地区磁梯度数据的解释,圈定出5个呈条带状分布的较大型铁矿藏,埋深在200~450 m。
江志强王建飞
关键词:解析信号铁矿
渤海海域断裂相互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17
2018年
渤海海域发育大量不同方位与规模的伸展断裂和走滑断裂,并在平面和剖面上发生了复杂的相互作用,对油气聚集成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主要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编图,从区域和局部两个层次综合分析了渤海地区伸展断裂和走滑断裂在平面和剖面上的相互作用方式,并简要探讨了断裂相互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区域范围内的断裂平面相互作用方式包括共轭型、直交型和斜交型,局部地区的相互作用方式包括帚状传递型、分支传递型、雁列断层传递型和变换构造传递型等,其中变换构造传递型进一步可分为斜坡型、地垒型和断块型。剖面上的断裂相互作用方式则主要包括X型、混合型和叠加型。渤海地区的断裂相互作用不仅对盆地结构有一定影响,对圈闭、储层和油气运移等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入分析渤海地区的断裂相互作用特征,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余一欣周心怀徐长贵吴奎周鑫柳屿博
关键词:走滑断裂油气成藏渤海海域
共19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