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 作品数:271 被引量:1,290H指数:18
- 相关作者:周献德王红艺李水弟刘文卿黄琼瑶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论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在当代中国的必然性及其培育与建构被引量:14
- 2004年
- 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可能性的最深刻根源在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改革的持续深入,则又有赖于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充分发育。但是,建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决不意味着传统的国家与社会间的对立乃至对抗,而是要实现两者功能的交错与互补,即达到一种国家与社会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陈志新胡传明
-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民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论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被引量:8
- 2005年
- 政策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不久,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文化的法制建设和管理还很滞后,面对入世后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冲突的挑战,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制定;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强管理,弘扬主弦律,保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 孔祥宁
- 关键词:文化产业
- 美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5
- 2006年
- 美国人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公民教育,学校被视为公民教育的核心机构,公民教育使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加强,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并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改进和完善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徐文
- 关键词:学校公民教育
-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消极心理及其心理辅导被引量:6
- 2005年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道路并不平坦,他们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消极心理,对帮助、教育、引导大学生顺利择业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刘小玲杨琳
-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消极心理心理辅导
- 标语研究的历史沿革与统计数据分析
- 2012年
- 相对于标语的历史,目前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仍显匮乏。在该领域虽然涌现了一批学者与研究成果,但标语研究的格局仍没有打开。在未来要加大对标语的生存空间分析,标语的多学科审视和个人化标语的研究。
- 宋守华聂德民
- 关键词:标语历史沿革
- 党的七大与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的形成被引量:2
- 2005年
- 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七大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讲话的形式,从三大理论基础、三大监督原则、三大监督途径三个方面,对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这一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 胡松吴九华
- 关键词:毛泽东
- 从苏联兴亡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作用被引量:1
- 2006年
- 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跨台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发布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的发展历程所起的作用是由它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从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角度分析苏联的兴衰,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哲学社会科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意义。
- 胡传明刘文卿
-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 新时期统一战线内部相互关系准则定位新探
- 2004年
-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社会关系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运作方式的变迁及人们社会交往关系的调整,统一战线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从而催生了统战对象的新变化。根据这些新变化,将新时期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准则定位为"广依靠、大团结",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有利于调整和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一战线各项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
- 方茁庄德水
- 关键词:统一战线
- 标语研究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向被引量:1
- 2014年
- 新时期的标语研究要继续深化,单一的研究方法要克服。未来的标语研究要加大动员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标语口号的动员功能对比研究,权威评价与民众评价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标语口号的现实调适方式研究。研究方法要拓展,可以采用社会学等理论方法进行深层次分析。
- 聂德民宋守华
- 关键词:标语
- 信息:村委会选举的一种变数——江西里陂村两届村委会选举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该文通过对个案村———里陂村近期前后两次村委会直选的比较,分析了村委会选举背后的另一种变数———信息不对称。要提高村委会选举的质量,进而提高“村治”的绩效,不仅需要基层政府推动村委会选举的“诚意”,而且还需要选民在不均衡的政治博弈中积极主动,努力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以维护法律赋予自己的政治权益。
- 尹利民
- 关键词:村委会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