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作品数:55 被引量:61H指数:4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环境可供性的骑行绿道规划设计分析
- 2021年
-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而骑行作为当下一种节能的交通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推崇,它不仅展现出人们健康的生活理念,还体现出人们对环境的认识。骑行人员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对骑行风景道进行规划设计,设计时要基于环境可供性理论,对可供性的类目特征、时空分布以及可供性实现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骑行风景道物理环境及使用者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制定出相应的骑行风景道规划设计策略。
- 康超
- 关键词:规划设计
- 运动休闲小镇文化旅游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实践研究
- 2022年
- 根据对体育休闲业的研究,将其界定为一系列基于体育资源的经济活动。而这些活动是建立在休闲环境基础上的,为人们提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参与社会公共体育的迫切需要。体育休闲业的组成主要包括:体育休闲业、体育健康促进业(体育营养、国家体育考试、体育保健)、体育休闲业和体育娱乐服务业。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 康超
- 关键词:旅游规划
- 一种油烟处理管路
- 本申请涉及一种油烟处理管路,其包括土建烟道和若干单户排烟管道,若干所述单户排烟管道与土建烟道连通,所述单户排烟管道用于将单户排出的油烟集中输送到土建烟道内,所述土建烟道的末端设置有油烟处理装置,所述油烟处理装置设置有排气...
- 姚俊杰林美凤李鸿滨何文彬肖明政童明德谢腾飞柳灏吴丽清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休憩式拦车石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休憩式拦车石,涉及道路拦车石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拦车时不便于休憩,舒适性较低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柱形本体,柱形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柱形本体的上端为平面,柱形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木板块。本实...
- 庄佳栋郑熙巫泓剑林宏毅许鑫
- 文献传递
- 漳州台商投资区石美村保护和发展路径探索
- 2021年
- 石美村历史遗存丰富,但分布零散,传统水乡格局尚存,但空间品质不佳。石美片区核心区概念性规划提出"点状保护+格局保留+片状复原"的保护模式、空间策略及管控方式,为石美村平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探索了新路径。
- 王丽清
- 地域性滨水游憩空间营造手法研究——以漳州九十九湾景观规划为例
- 2022年
- 城市水系是区域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体,滨水游憩空间是彰显城市人文活力的条带状地域名片,大面积区域性滨水景观空间规划如何延续历史脉络,创新人文体验,在营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滨水游憩场所的同时,为城区带来社会经济生态文明多重效益,是此类景观规划的难点与关键。以漳州九十九湾滨水游憩空间规划为研究对象,借鉴景观三元论,进行三意论规划原则的梳理与创新,以闽南水乡滨水游憩空间景观营造为切入点,从三个维度分析滨水游憩空间营造方法及意义;以文化基底引导、水系媒介贯通、空间特色营造,推进区域带状水系空间的地域性滨水景观体系的复兴,丰富完善游憩空间网络。
- 黄颖倩
- 关键词:滨水景观游憩空间
- 闽南传统园林设计的现代化发展 以漳州九十九湾景观设计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闽南传统园林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对园林景观的功能需求,而促使闽南传统园林实现传承与现代化演变已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本文旨在通过漳州九十九湾景观设计的实际案例,探讨实现现代闽南园林设计的途径。
- 庄佳栋
-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传承
-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小城镇规划的慢城模式探索--以移民安置小区为例被引量:4
- 2022年
- 在我国城镇化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方面的建设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新型小城镇的建设一方面推动了农村的建设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大中城市的辐射延伸,其建设起到了促进服务型农业发展等诸多作用。总体而言,新型小城镇作为我国城镇战略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层面引起高度重视。然而,就目前我国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而言,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小城镇建设中功能单一、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等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了影响。因而,本文以具体案例结合当前国际上所形成的新型慢城建设进行分析,对新型小城镇化建设模式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 康超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规划
- 基于“双评价”和FLUS模型的小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以福建省平和县为例被引量:4
- 2020年
- 为优化城镇空间格局以避免粗放发展,探寻“底线约束+空间扩展”的智能化中小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以福建平省和县为例,首先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双评价”方法划定廓清城镇建设空间扩展的底限和规模边界,随后基于FLUS模型模拟城市空间拓展形态边界,最终结合城乡总规用地布局予以协同修正。结果表明,中心城区可承载的人口规模约在25~40万人,琅琊山、紫云岩、花山溪等城乡山水格局底线要素应严格控制开发建设行为,保护生态安全底线不遭到破坏;FLUS模型模拟结果与城乡总规用地的一致程度达到72.82%,处于高度一致性(60%~80%)区间。后续可进一步加强规划政策驱动因子的权重配置,以提高模型应用于中小尺度区域时形态边界拟合的准确性。
- 蔡卓丁美辰
- 基于多角度的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研究——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被引量:4
- 2021年
- 福建省漳州市自2019年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以来,出现了红线生态价值效率降低、红线图斑格局两极分化、红线管控规则不明确等问题。文章以福建省漳州市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法、NPP定量分析法等方法,从生态格局完整性、生态系统功能性和生态空间管控性角度对各县(市、区)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中间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在管控规则、空间优化和实施监督三个方面对后续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实施工作提出建议。
- 蔡卓丁美辰
- 关键词:完整性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