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作品数:273 被引量:571H指数:12
相关作者:徐叙瑢何志群姜薇薇靳辉卓祖亮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辽宁大学物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0篇期刊文章
  • 10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电子电信
  • 83篇理学
  • 68篇电气工程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机械工程
  • 9篇化学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5篇发光
  • 64篇电池
  • 54篇太阳能电池
  • 52篇电致发光
  • 33篇太阳能
  • 25篇发光器件
  • 23篇电致发光器件
  • 22篇有机电致发光
  • 17篇有机太阳能电...
  • 17篇钙钛矿
  • 16篇分子
  • 15篇形貌
  • 15篇有机电致发光...
  • 15篇纳米
  • 15篇掺杂
  • 12篇聚合物太阳能...
  • 11篇荧光
  • 11篇晶体
  • 10篇液晶
  • 10篇配合物

机构

  • 273篇北京交通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北京印刷学院
  • 8篇辽宁大学
  • 8篇京东方科技集...
  • 5篇中国科学院长...
  • 4篇鲁东大学
  • 4篇教育部
  • 3篇河北大学
  • 3篇沈阳航空工业...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泰山学院
  • 3篇北京太阳能研...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聊城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微...
  • 2篇北京北旭电子...

作者

  • 111篇徐征
  • 70篇赵谡玲
  • 58篇张福俊
  • 26篇侯延冰
  • 25篇滕枫
  • 23篇徐叙瑢
  • 19篇何志群
  • 18篇乔泊
  • 17篇宋丹丹
  • 16篇王永生
  • 13篇梁春军
  • 13篇邓振波
  • 11篇陈跃宁
  • 10篇黄世华
  • 9篇曲崇
  • 9篇何大伟
  • 9篇李杨
  • 8篇张春秀
  • 8篇张希清
  • 7篇娄志东

传媒

  • 33篇光谱学与光谱...
  • 27篇发光学报
  • 24篇物理学报
  • 13篇光电子.激光
  • 11篇第四届新型太...
  • 9篇液晶与显示
  • 7篇现代显示
  • 6篇第三届新型太...
  • 6篇第五届新型太...
  • 5篇中国稀土学报
  • 4篇第十四届中国...
  • 3篇功能材料
  • 3篇辽宁大学学报...
  • 3篇第11届全国...
  • 2篇Journa...
  • 2篇光电子技术与...
  • 2篇有机化学
  • 2篇光学学报
  • 2篇半导体光电
  • 2篇光子技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3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24篇2017
  • 25篇2016
  • 9篇2015
  • 14篇2014
  • 21篇2013
  • 5篇2012
  • 14篇2011
  • 7篇2010
  • 12篇2009
  • 26篇2008
  • 22篇2007
  • 16篇2006
  • 19篇2005
  • 19篇2004
2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自我复制能力的组织干细胞,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MSCs最初在骨髓中发现,随后发现在个体发育的其他组织中也存在该细胞。本世纪初有研究者从幼年和成年的啮齿动物皮肤真皮组织中分离得到了干细胞,并称之为皮肤前体细胞。随后,从胎儿、成人、老年供体的真皮结缔组织中得到了有跨胚层分化潜能的MSCs,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证实了真皮组织中确实存在MSCs,并命名为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is mesenehymal stem cells,DMSCs)。本文就DMSCs的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周雅琼侯玲玲彭洪尚柯屾
关键词: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ZnSe为发光层的蓝绿光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具有电子加速能力的SiO2代替传统夹层结构中的绝缘层,利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了结构为ITO/SiO2/ZnSe/SiO2/Al的电致发光器件,观察到了传统夹层结构所没有的ZnSe层电致发光.测量了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及总发光强度随着驱动电压及驱动频率的变化关系.讨论了器件的发光机理,认为是初电子经过SiO2层加速,获得较高能量,然后碰撞ZnSe分子,将其价带的电子激发到导带,再跃迁回价带或缺陷能级与空穴复合发光.由于这种发光方式类似于阴极射线发光,只不过电子在固体中而不是真空中加速,所以称之为固态阴极射线发光.这种机理为实现蓝色电致发光提供了新的途径.
姜薇薇赵谡玲张福俊徐征
关键词:ZNSE蓝色发光电致发光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基于双掺杂体系的磷光器件特性
溶液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当前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本项工作中,我们利用溶液法同时将两种磷光材料Ir(ppy)3 和Ir(piq)3 同时掺杂到主体材料CBP 当中实现了连续波长(516nm-620nm)的输出...
王浩赵谡玲徐征乔泊
关键词:色坐标
不同受体对PTB7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使用两种或者更多种类的富勒烯衍生物作为受体可以使poly(3-己基噻吩)(P3TH)系的混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效率明显提升。这样的提升源于当受体使用富勒烯多重加合物的最低未占轨道(LUMO)提升而使其开路电压升高。虽然其他聚合物也同样能获得高的开路电压,但是大多数的聚合物却不像P3TH一样获得性能提升,在与像苯基-C61-丁酸甲酯(bis-PCBM)或者the indene-C60 bis-adduct(ICBA)混合后表现出下降的光电流。在此,我们研究这些性能改变的原因。使用[6,6]-苯基C_(70)-丁酸甲酯(PC_(70)BM),ICBA和bis-PC_(70)BM作为受体并且PTB7作为给体,其结构为:ITO/PEDOT:PSS/活性层/LiF/Al,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表现的性能分别为7.29%,4.92%和3.33%。性能的改变可能主要归因于不同受体影响器件激子产生和电荷收集。
黄迪徐征赵谡玲赵蛟李杨赵玲
关键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富勒烯衍生物
太阳能光电化学电池分解水制氢技术及其研究发展被引量:1
2004年
主要介绍了太阳能光电化学电池分解水制氢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并在此 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谊技术发展的一些因素,包括迭层电池的各结之间的能带匹配、催化电极的制备、电阻的减 小以及电池的结构等一系列问题.
黄金昭徐征
关键词:PEC氢能
基于二元器件互补的光伏参数制备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
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通常由两个给体或两个受体组成,第三组分具有与主体系互补的吸收光谱,以改善光子俘获。本工作以J71为给体,以带隙几乎相同的IT-M和ITIC为受体,制备了一系列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虽然IT-M和ITI...
胡拯豪张福俊安桥石
文献传递
基于双给体体系的三元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近年来,非富勒烯材料的迅速发展为高效三元有机光伏器件的研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我们以超窄带隙非富勒烯材料IEICO-4F为受体,以兼容性较好的聚合物材料PBDB-T:PTB7-Th为给体制备三元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通过掺入2...
马晓玲张福俊
关键词:分子排布
文献传递
兼具宽带和窄带光谱探测能力的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在成像传感、环境监测、视觉系统、军事科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有机光电探测器由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吸收系数高、能级可调等特性以及低成本、柔性、易制备的溶液加工等工艺优势成为科研人员的研究焦点。目前,已实现的有机光...
苗建利张福俊
文献传递
拓展吸收光谱和优化相分离提高器件光伏性能
最近几年,利用三元策略提高器件性能的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被大量报道,通过拓宽吸收光谱,优化形貌与相分离、优化分子排布方式等,来增加光子俘获、提高激子利用率、优化电荷传输通道以及电荷收集。我们选取了以J71:ITIC...
王剑晓张福俊
关键词:吸收光谱
文献传递
不同溶剂溶解聚合物光伏特性的研究
2009年
采用聚3-己基噻吩(P3HT)溶于不同溶剂作为光敏层制备光伏器件,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P3HT/Al.我们分析了聚3-己基噻吩(P3HT)溶于不同溶剂制成的光敏层薄膜,并对光敏层薄膜的形貌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P3HT溶于氯苯的薄膜形貌最优,光伏特性最好,短路电流、开路电压都比溶于氯仿和二甲苯的高.
陈跃宁汪鹏徐证张馨芳
关键词:光伏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