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文化研究所

作品数:238 被引量:1,531H指数:20
相关作者:羊涤生刘鑫李春平吴国源张丽艳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8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2篇哲学宗教
  • 69篇历史地理
  • 33篇社会学
  • 24篇文化科学
  • 11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5篇语言文字
  • 5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4篇文化
  • 30篇哲学
  • 17篇儒家
  • 16篇孔子
  • 15篇史学
  • 13篇道德
  • 12篇儒学
  • 12篇郭店
  • 12篇帛书
  • 12篇传统文化
  • 11篇中国哲学
  • 10篇历史学
  • 9篇伦理
  • 8篇周易
  • 7篇学科
  • 7篇思维
  • 7篇西方文化
  • 6篇易传
  • 6篇哲学史
  • 6篇《周易》

机构

  • 234篇清华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澳门大学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中国大百科全...
  • 1篇中华书局股份...
  • 1篇人民出版社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47篇廖名春
  • 20篇何兆武
  • 20篇李学勤
  • 14篇崔永东
  • 12篇羊涤生
  • 12篇胡伟希
  • 11篇刘鄂培
  • 11篇钱逊
  • 9篇方朝晖
  • 9篇李锐
  • 9篇张岂之
  • 8篇刘鑫
  • 7篇彭林
  • 6篇王晓毅
  • 6篇程钢
  • 3篇李春平
  • 3篇葛兆光
  • 3篇彭刚
  • 2篇刘晓峰
  • 1篇何成轩

传媒

  • 20篇清华大学学报...
  • 17篇孔子研究
  • 14篇中国哲学史
  • 13篇史学理论研究
  • 10篇哲学研究
  • 9篇学术月刊
  • 7篇华夏文化
  • 6篇中国文化研究
  • 5篇周易研究
  • 5篇中国史研究
  • 4篇中国青年研究
  • 4篇文史知识
  • 4篇文史哲
  • 3篇湖湘论坛
  • 3篇湖南大学学报...
  • 3篇学术界
  • 3篇历史研究
  • 3篇天津社会科学
  • 3篇宝鸡文理学院...
  • 3篇新校园(文化...

年份

  • 4篇2018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1篇2005
  • 17篇2004
  • 24篇2003
  • 21篇2002
  • 17篇2001
  • 11篇2000
  • 11篇1999
  • 9篇1998
  • 6篇1997
  • 10篇1996
  • 18篇1995
2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六经并称的时代兼及疑古说的方法论问题被引量:23
2000年
本文通过分析《论语》、《庄子》、《礼记》、《史记》和帛书易传、郭店楚简的记载,证明六经的形成,源于孔子;早在先秦时期,《周易》就已与《诗》、《书》、《礼》、《乐》、《春秋》并列,进入儒家群经之中,说孔子乃至先秦儒家与《周易》无关,否定先秦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并列的事实,是完全错误的。指出执著于这些错误观点的疑古学者,应该反省、检讨自己的方法论。
廖名春
关键词:六经疑古思潮方法论
创新与求真——《童心求真集》序
2010年
李学勤
关键词:求真童心历史文化学术成就
“辩证法”一词考被引量:26
2002年
This paper provides a detailed and serious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meaning of “dialectic" in ancient Greece from an etymological point of view on basis of many historical documents, disclosing a lot of new dimensions of meaning of dialectic in ancient time. Since the middle of 19th century, people have become accustomed to Hegelian and Marxian conception of dialectic and thus forgotten its original meaning in ancient Greece. It is not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Greek learning and its importance in total academic history.
方朝晖
关键词:词源学
《孟子》与出土文献两则被引量:3
2018年
《孟子·离娄下》"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之第二个"行",当训为"言""说"。此句意为"要依仁义行事,不能只说说而已"。孟子反对的不是"勉强施行仁义",而是只说不做的"假仁假义"。清华简《厚父》第五简"古天降下民……惟曰其助上帝乱下民"与《梁惠王下》引《书》相似,此之"乱(治)下民"即彼之"宠之","宠"读为"用",训为"治"。故赵岐以"宠之"断句,"四方"归下读正确;孙奭、朱熹"宠之四方"断句不能成立。
廖名春
文化自觉与人文学术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张岂之
关键词:文化自觉人文学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尚书》始称新证被引量:6
1996年
《尚书》是"六经"或"五经"中最重要的一经,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先秦文献中,《尚书》多被称为"书",如《论语》、《左传》、《孟子》、《荀子》等皆以"书曰"称引今《尚书》文。然《尚书》之称始于何时?迄今尚有争议。《墨子·明鬼下》云:"故尚书夏书,其次商周之书,语数鬼神之有也,重有重之,此其何故也?"有人以为此"尚书"即指《尚书》,实误。王念孙《读书杂志·墨子第三》云:"案‘尚书夏书’,文不成义。尚,与上同;书,当为者。言上者则夏书,其次则商、周之书也。此涉上下文‘书’字而误。"可见所谓"尚书"是"尚(上)者"的误写,《墨子》中并无《尚书》
廖名春
关键词:墨子帛书历史文献先秦文献读书杂志
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三论清华学派的文化观
1995年
一、“划界”方式 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甚至更早,自从工业革命以后,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一直是世界哲学与文化讨论的重大问题。可以说,这是一个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必然会面临的问题。自从韦伯划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将现代化过程视为工具理性化过程之后,现代化过程必然会引发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冲突与对抗,这似乎已成为一种不刊之论。在20世纪,科学与人文的紧张与对立已不限于学术界,而且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遗产的一部分,是压在整个知识分子阶层身上的一种梦魇。
胡伟希
关键词:金岳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玄学派冯友兰
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与民族和解座谈会
1989年
1988年12月1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在北京孔庙会议室举行题为《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与民族和解》的座谈会,二十多位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讨论是围绕这样几个题目展开的:1.中国传统文化是海峡两岸学者共同关心的课题;2.中华民族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3.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中的作用;4.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民族和解中的地位;5.加强海峡两岸学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途径、方法、形式)。下面是大家发言的摘要。
辛冠洁刘宏章牟钟鉴何成轩钱逊马振铎许抗生冯增铨徐远和张安奇步近智肖万源王国轩刘长林默明哲葛荣晋王树人傅云龙孙鼎国那薇王德有
关键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哲学研究民族心理孔子研究文化发展
明清之际中国人的科学观——以徐光启为例被引量:4
2004年
明清之际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思想家对待科学的态度,和当时到中国来的西方传教士是不相同的;当时中国思想家的科学观,未必都是西方文化刺激的结果。徐光启等人的科学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远远超出当时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之上,甚至可以和同时代西方的培根、伽里略、笛卡尔等大思想家相提并论。
何兆武
关键词:中国人科学观明朝清朝
郭象“性”本体论初探被引量:22
2001年
With his unique argument in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Guo Xiang defined the vacuum as non?existence,and the invisible things as invisible existence.From these definitions was derived a series of propositions which supported his theory on 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 by itself.Regarding the human nature as the ultimate cause of the 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 he rejected the decisive factor of the extemal cause from the very ground.He called the human nature “real nature”,“personality”,“invisible existence”,“cause of every sign”,and “heavenly principle”in different contexts. Thus he indicated the various relationships between noumenon and phenomenon and built up the individual ontological system, namely,“Ontology of human nature".In the thinking mode focused on noumenou and phenomenon,this Ontology blended with nature and ethics,solving the problem of the day.Looking at it with an eye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we may believe that the Ontology is also the feature of the Neo?Taoist Ontology in Wei and Jin dynasty.
王晓毅
关键词:郭象本体论哲学哲学家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