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作品数:57 被引量:208H指数:8
相关作者:赵群力袁方曙刘付红刘艳荣朱晓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青岛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弓形虫
  • 13篇细胞
  • 11篇病毒
  • 8篇真核
  • 8篇免疫
  • 8篇抗原
  • 7篇蛋白
  • 7篇真核表达
  • 7篇基因
  • 7篇核表达
  • 5篇疫苗
  • 5篇质粒
  • 5篇轮状
  • 5篇轮状病毒
  • 5篇P30
  • 4篇蠕形螨
  • 4篇体外
  • 4篇腺病
  • 4篇腺病毒
  • 4篇小鼠

机构

  • 57篇山东大学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山东大学第二...
  • 4篇卫生部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扬州市第一人...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临沂医学专科...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山东省卫生学...
  • 1篇山东省胸科医...

作者

  • 15篇周亚滨
  • 14篇何深一
  • 14篇于修平
  • 14篇古钦民
  • 14篇赵群力
  • 12篇丛华
  • 12篇李瑛
  • 11篇周怀瑜
  • 9篇王健伟
  • 9篇李玉瑭
  • 8篇洪涛
  • 7篇赵蔚明
  • 5篇栾怡
  • 5篇贾继辉
  • 5篇袁方曙
  • 4篇杜亭亭
  • 4篇冯玉新
  • 4篇江渊
  • 4篇曹倩
  • 4篇肖颖

传媒

  • 17篇山东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寄生虫病...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国外医学(微...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生物学教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临沂医学专科...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11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4年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是一族独特的糖蛋白,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具有诱导IOPC(inducible osteogenic precursor cells)类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转化的蛋白质.
杨宁陈增海栾怡于修平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骨组织工程学分子生物学机理
弓形虫P30与佐剂CTA_2/B复合基因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构建含有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与免疫佐剂CTA2/B复合基因的克隆载体及酵母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真核表达重组P30CTX蛋白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P30CTX复合基因,产物回收后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经氨苄抗性筛选及测序,建立克隆载体pMD18T P30CTX;克隆载体与表达载体双酶切后,回收1313bp的P30CTX基因,亚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筛选、测序后建立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 P30CTX。重组质粒分别以PCR、酶切及测序鉴定。使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P30CTX复合基因,预测编码蛋白结构。结果重组质粒经PCR可得1313bp的特异条带,EcoRⅠ、XbaⅠ双酶切获得1313bp和3085bp的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测序结果证实为pGAP P30CTX基因,序列分析同源性为99.82%,P30CTX蛋白结构折叠无明显改变。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与免疫佐剂CTA2/B复合基因的克隆载体及酵母表达载体,预测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对P30CTX的抗原性不会产生影响。
周怀瑜何深一丛华古钦民李瑛赵群力杨婷婷张加勤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P30酵母表达载体
弓形虫复合抗原基因P30-ROP2体外扩增、克隆及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构建弓形虫RH株 pcDNA3.1 P30 ROP2 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为进一步表达及 DNA疫苗的研制作准备。 方法 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 P30基因片段和棒状体蛋白(ROP2)的基因片段,重组入 pUC18克隆载体,然后将 pUC18 P30 ROP2中的 P30 ROP2 外源基因片段经酶切、连接等反应,亚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再经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筛选、酶切及PCR鉴定。 结果 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特异的 P30、ROP2 片段,克隆成功 pUC18 P30 ROP2 重组质粒;经亚克隆、筛选鉴定获得了 pcDNA3. 1 P30 ROP2重组表达质粒。 结论 成功构建了弓形虫 pUC18 P30 ROP2重组克隆质粒,亚克隆成功 pcDNA3.1 P30 ROP2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为下一步DNA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蒋华何深一周怀瑜丛华古钦民李瑛赵群力
关键词:弓形虫P30克隆
编码弓形虫表面抗原P30、P22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构建编码弓形虫RH株表面抗原P30、P22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为进一步表达融合蛋白及研制核酸疫苗做准备。 方法 用弓形虫RH株腹腔接种小鼠,收集腹水,酚/氯仿法抽提弓形虫基因组 DNA;用 PCR技术从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表面抗原 P30、P22 的基因片段,分别重组入 pMD18 T载体中。将 pMD18 T载体中的P30、P22基因片段分别酶切,定向克隆入 pUC18克隆载体中, pUC18 P30 P22 中的 P30 P22 片段经酶切、纯化后,亚克隆入 pcDNA3.1( )真核表达载体,用酶切、PCR及测序的方法对重组子进行鉴定。 结果 从弓形虫 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特异的P30及P22片段;大小均与预测值相符;克隆 pUC18 P30 P22 重组质粒的酶切片段分别与 P30、P22基因大小一致;经亚克隆、筛选鉴定获得了 pcDNA3.1 P30 P22重组质粒,所测P30、P22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弓形虫 pUC18 P30 P22重组质粒和 pcDNA3.1 P30 P22 重组质粒,为研制弓形虫 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郭岚古钦民李瑛周怀瑜赵群力丛华何深一
关键词:弓形虫属P30基因
酵母朊蛋白Sup35NM体外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动态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酵母朊蛋白Sup35在近似于生理环境的体外条件下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动态过程,为阐明淀粉样纤维的形成机制提供材料和线索。方法在E.coli中表达Sup35蛋白的NM段,并用Ni2+螯合层析对重组蛋白在变性条件下进行纯化,在不同的时间点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圆二色谱检测以及蛋白酶K消化试验,同时利用硫黄素(thioflavin T,ThT)结合试验对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行检测。结果在变性条件下成功纯化出Sup35NM重组蛋白。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Sup35NM蛋白在PBS(pH7·4)缓冲液中发生聚集时的形态变化,圆二色谱检测显示该过程伴随蛋白结构由α-螺旋到β-折叠的转变。纤维具有较强的抗蛋白酶K消化的特性。ThT结合试验提示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在经过了一个快速的上升阶段后达到平台期,纤维形成的速率会随着蛋白浓度的提高而加快。结论酵母朊蛋白Sup35NM在接近生理环境的体外条件下极易发生聚集,聚集物具有淀粉样纤维性质,Sup35NM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动态过程为淀粉样变成核聚集模型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魏海燕刘英霞王健伟屈建国赵蔚明于修平洪涛
关键词:淀粉样蛋白朊病毒酵母菌
小鼠轮状病毒EW株VP7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重组腺病毒中的表达
2003年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轮状病毒(EDIM)EW株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以在小鼠模型上研究轮状病毒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EDIMVP7全长cDNA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将所得的VP7基因片段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获得重组质粒pShuttleCMV-EVP7,将该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CMV-EVP7,将该质粒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rvAdEVP7。以rvAdEVP7感染293细胞,并分别应用电子显微镜、PCR、RT-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观察rvAdEVP7的形态、VP7基因整合、遗传稳定性、VP7基因在细胞内转录及表达等有关生物学特性。结果:获得了小鼠轮状病毒的全长cDNA,重组腺病毒rvAdEVP7具有典型的腺病毒形态,PCR、RT-PCR和Westernblot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显示:rvAdEVP7中确有特异性的VP7基因稳定整合;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感染293细胞后能有效转录;可表达轮状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7。结论:成功构建含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vAdEVP7,为进一步研究轮状病毒的免疫保护机制打下了基础。
李勇王健伟屈建国于修平王大燕姜秀丽洪涛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轮状病毒VP7基因克隆
光电化学竞争法检测生物素被引量:2
2013年
建立了光电化学系统竞争性检测生物素(Biotin)小分子浓度的方法。采用联吡啶钌[Tris(2,2'-bipyridine)ruthenium,Ru-bpy)]作为标记物,以氧化锡纳米颗粒为电极,草酸盐为电子供体还原标记物。在470 nm光激发下,联吡啶钌的外层电子吸收能量后由基态变为激发态,注入半导体氧化锡纳米颗粒电极的导带,形成光电流信号;草酸盐还原失去电子的联吡啶钌使其恢复初始状态,从而可以再次作为电子供体受激发产生光电流信号。在竞争性检测生物素(Biotin)浓度时,亲和素(Avidin)吸附到氧化锡纳米颗粒电极表面作为识别元件,在浓度大于0.5 g/L时能够达到最大的电极表面覆盖率。1μmol/L Ru-bpy-biotin与不同浓度Biotin组成的混合溶液与电极表面的Avidin发生亲和反应,光激发后检测光电流大小;当溶液中Biotin的浓度增加时,致使与电极表面Avidin结合的Ru-bpy-biotin量减少,在光照射下光电流信号降低。这一竞争性光电检测方法检测Biotin时,检出限为8μg/L。本方法可进一步扩展,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竞争性免疫检测。
刘世利陈守臻赵倩徐政虎李玉贾继辉郭良宏
关键词:生物素
蠕形螨全蛋白提取及相对分子量鉴定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蠕形螨全蛋白提取方法,初步分析蠕形螨蛋白组分。方法采用自制裂解液和RIPA裂解液分别提取蠕形螨全蛋白,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比较蛋白提取效果,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部分蛋白质条带,Mascot检索软件查询NCBInr数据库,对蠕形螨蛋白组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自制裂解液提取蠕形螨蛋白的效果优于RIPA裂解液。经数据库检索比对出21种可信蛋白,其中170 kD条带比对出的蛋白为肌动蛋白和胞质肌动蛋白,130 kD条带比对出的蛋白为谷氨酰胺连接酶和腺苷酰转移酶;15 kD以下条带比对出的蛋白大部分为组蛋白。结论自制裂解液液氮研磨法可提取到较高质量的蠕形螨全蛋白,实验提取并分析了蠕形螨的蛋白质组成,为蠕形螨蛋白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朱晓丽郭淑玲苏磊冯玉新袁方曙
关键词:蠕形螨蛋白质组学分子量
含弓形虫复合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2005年
目的研究弓形虫复合抗原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30-P22-CTXA2/B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30-P22-CTXA2/B和空载体pcDNA3.1分别转染He-la细胞,400μg/mlG418加压筛选和200μg/mlG418维持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Hela细胞。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方法对复合基因P30-P22-CTXA2/B的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后的表达产物分子质量单位为64ku,Western-blot显示此蛋白条带能被抗P30抗体识别。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30-P22-CTXA2/B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成功表达插入基因所编码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动物实验提供了实验依据。
江渊古钦民李瑛周怀瑜赵群力
关键词:弓形虫真核表达质粒基因表达P30P22
SARS病毒S蛋白片段与细胞结合作用分析
2005年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SARSCoV)S蛋白片段与SARSCoV敏感细胞Vero的相互作用,明确S蛋白的受体结合位点。方法在E.coli中表达S蛋白第260~600位氨基酸(S260600)和397~796位氨基酸(S397796)片段,通过Westernblot对蛋白表达进行确认,用NiSepharose螯合层析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将纯化的S260600和S397796蛋白与Vero细胞4℃共同孵育1h后,先后与SARS患者血清及FITC标记的抗人IgG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0a/S260600和pET30a/S397796,并表达、纯化出S260600和S397796重组蛋白。分别用SARS患者血清和抗6×His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证实重组蛋白得到正确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S260600和S397796重组蛋白均可与Vero细胞发生结合,但S397796的结合力要弱于S260600。同时发现S260600重组蛋白与SARSCoV非敏感细胞NIH3T3细胞不能结合,进一步证明S260600重组蛋白与Vero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结论重组蛋白S397796和S260600具有受体结合能力,尤其S260600包含了重要的受体结合位点,对进一步研究介导SARSCoV感染的细胞表面受体、开展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均具有重要意义。
魏海燕王健伟欧阳晶王彦斌屈建国赵蔚明洪涛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科蛋白质S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