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内燃机研究所

作品数:220 被引量:1,090H指数:19
相关作者:常久鹏郁其祥栗工杨剑光石坚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内燃机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8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9篇动力工程及工...
  • 3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9篇机械工程
  • 24篇理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7篇柴油
  • 71篇柴油机
  • 65篇燃烧
  • 54篇发动机
  • 47篇燃料
  • 23篇压燃
  • 21篇HCCI
  • 20篇排放特性
  • 20篇甲醚
  • 20篇二甲醚
  • 20篇LPG
  • 18篇均质压燃
  • 17篇均质充量
  • 14篇起动
  • 14篇汽车
  • 14篇燃烧特性
  • 13篇压缩着火
  • 13篇冷起动
  • 13篇HCCI燃烧
  • 12篇电控

机构

  • 22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吉林大学
  • 10篇同济大学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 4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空军第二航空...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98篇黄震
  • 46篇乔信起
  • 36篇吕兴才
  • 24篇张武高
  • 24篇邓康耀
  • 19篇上官文峰
  • 19篇罗马吉
  • 17篇方俊华
  • 15篇崔毅
  • 15篇李理光
  • 13篇李德钢
  • 13篇卓斌
  • 12篇常久鹏
  • 10篇郁其祥
  • 10篇周校平
  • 9篇栗工
  • 9篇吉丽斌
  • 8篇宋钧
  • 8篇彭小圣
  • 8篇陈伟

传媒

  • 31篇内燃机学报
  • 16篇车用发动机
  • 14篇柴油机
  • 10篇燃烧科学与技...
  • 10篇工程热物理学...
  • 9篇汽车工程
  • 6篇中国内燃机学...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5篇内燃机工程
  • 4篇2004年内...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中国内燃机学...
  • 4篇中国内燃机学...
  • 4篇中国内燃机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2006中国...
  • 3篇第十四届全国...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内燃机学...
  • 3篇中国内燃机学...

年份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1篇2007
  • 31篇2006
  • 37篇2005
  • 31篇2004
  • 19篇2003
  • 21篇2002
  • 10篇2001
  • 12篇2000
  • 6篇1999
2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起动首循环瞬态HC排放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从循环控制的角度,详细研究了LPG点燃式发动机冷起动首循环瞬态HC排放特性。试验在一台电控LPG进气道喷射单缸风冷四冲程、125 mL发动机上进行。通过高速采集系统记录发动机首循环瞬态HC排放、瞬时缸压和转速,分析了瞬态HC排放与其他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首循环瞬态HC排放在一个较宽的混合气浓度变化范围内平缓变化,并稳定在较低的水平。首循环瞬态HC排放的最小值出现在缸内燃烧最好的燃空当量比附近。当首循环混合气浓度过浓或者是过稀时,瞬态HC排放迅速增加。首循环瞬态HC排放随点火角度的推迟,其变化规律为先增加再减少,随点火角度不断推迟,在膨胀行程中氧化的燃料不断增加,当点火角度推迟到一定限值,缸内燃烧不能进行,瞬态HC排放急剧增加。
栗工李理光邱冬平刘志敏
关键词:LPG点燃式发动机冷起动首循环
正庚烷均质压燃过程的燃烧稳定性和循环变动的研究
对正庚烷HCCI燃烧典型工况下的燃烧稳定性和循环变动进行了研究.在单缸HCCI发动机上,通过气口喷射正庚烷,记录了发动机在循环供油量分别为8.33mg/循环(部分燃烧)、12.6 mg/循环(正常燃烧)、16.7mg/循...
吕兴才吉利斌马骏骏黄震
关键词:正庚烷燃烧稳定性
文献传递
柴油机喷雾速度场的激光相位多普勒测试被引量:10
2002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试柴油机喷雾速度场的新手段——激光相位多普勒测试技术。进行了稳态下喷雾速度场的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柴油机喷雾的理论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加深了对柴油机喷雾内部微观情况的了解。
张仁惠乔信起黄震
关键词:喷雾速度场柴油机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分析被引量:40
2003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影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性能的一些关键技术,并分析了仿真设计过程中与HEV性能优化有关的几种典型控制策略。
段岩波张武高黄震
关键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HEV仿真
用加速量热仪研究参比燃料的低温氧化特性(Ⅱ)
2005年
基于用加速量热仪(ARC)对参比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低温条件下的氧化特性的实验结果,对ARC实验结果进行了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分析.根据能量平衡方程,推导出在较小的样品质量下,考虑到密闭容器中各种基本反应物质的比热容随温度变化时,热惰性因子的准确表达式,算出参比燃料在反应过程中的实际自放热率,并根据化学动力学分析求出正庚烷和异辛烷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对正庚烷和异辛烷的自放热率分析发现,它们都出现双峰现象,并分别在 589. 4K和 585. 7K时有最大放热率,随后在 598. 5K和 594. 8K结束自放热.
吕兴才陈志乔信起黄震
关键词:参比燃料加速量热仪化学动力学
气泡雾化喷嘴泡状流喷雾特征试验与仿真被引量:2
2019年
建立了气泡雾化喷射可视化试验系统及喷嘴内部和喷雾场中气液流动模型;采用试验和仿真方法对一特定可视化喷嘴的泡状流喷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雾表面存在气相膨胀凸起现象,气相膨胀凸起宽度随液相流量和气液质量比增加而增大,凸起间距随气液质量比增加而减小;在相同气液质量比下,喷雾锥角随液相流量增加而增大,较高液相流量时液相流量的影响变弱,喷雾贯穿距在较低气液质量比时随液相流量增加而增大,较高气液质量比时则减小;低气液质量比时,喷雾形态受气液质量比影响明显,喷雾锥角和贯穿距随气液质量比增加而增大;液滴碰撞率随喷雾轴向距离增加而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喷孔出口气液流量脉动对喷孔出口截面附近液滴轴向速度的影响只局限于很短距离内;随着与喷孔出口轴向距离增加,液滴直径分布范围变宽、液滴峰值数量减少,液滴峰值直径和液滴直径分布向大直径方向移动;随着与喷孔出口轴向距离增加,大尺度液滴区内液滴粒径增大,大尺度液滴区的径向范围变宽。
孙春华宁智乔信起李元绪吕明
关键词:气泡雾化喷嘴泡状流喷雾可视化仿真
压缩比和CO_2对二甲醚燃料均质压燃燃烧的影响被引量:17
2005年
在一台2-135柴油机上实现了纯二甲醚(DME)的均质充量压燃(HCCI)的燃烧方式.为了扩展发动机适用工况,控制HCCI着火,进一步通过调节试验发动机压缩比以及在优化的压缩比下在进气道中加入气体CO2的方法来改进和控制HCCI的燃烧.试验结果表明,DME的HCCI燃烧模式不但可以实现无烟燃烧,还可以有效控制发动机NOx排放,使其接近于零排放.在试验负荷范围内,CO排放随负荷增加而降低;HC的排放随负荷增加而减少.对DME的HCCI燃烧机理等进行研究表明,由于纯DME十六烷值高导致着火较早(上止点前28°左右),该发动机只能在中低负荷较小范围内运行.改进的燃烧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HCCI燃烧,拓展HCCI发动机运转范围.
李德钢黄震乔信起彭小圣罗马吉
关键词:二甲醚燃烧控制压缩比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在柴油机高压共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本文论述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尝试把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应用于柴油机高压共轨控制系统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谭文春肖文雍龚元明卓斌
关键词:柴油机控制系统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文献传递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发动机燃烧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13
2002年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能解决柴油机的排放问题,是很有前途的燃烧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几种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系统,包括进气道喷射、缸内早期喷射、推迟喷油定时和分段喷射燃烧系统;分析了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的特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方俊华黄震乔信起周校平陈红岩
关键词: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直喷式柴油机预混合燃烧
影响汽车前轮摆振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本文从前轮旋转总成的静不平衡量、转向系统刚度、前轮定位参数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试验给予了验证。
马义平郁其祥周振华
关键词:前轮定位参数摆振
文献传递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