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作品数:16 被引量:148H指数:6
相关作者:董安书李军李梅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小麦
  • 3篇生态
  • 3篇不育
  • 2篇叶片
  • 2篇异交
  • 2篇异交结实
  • 2篇异交结实率
  • 2篇油菜
  • 2篇育种
  • 2篇生活力
  • 2篇生态环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环境建设
  • 2篇农业
  • 2篇种子
  • 2篇柱头
  • 2篇柱头生活力
  • 2篇小麦不育系
  • 2篇结实率
  • 2篇可持续发展

机构

  • 16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莱阳农学院

作者

  • 3篇谢居清
  • 3篇冯兆忠
  • 3篇冯宗炜
  • 3篇王效科
  • 3篇郑启伟
  • 2篇刘曙东
  • 2篇廖允成
  • 2篇孙道杰
  • 2篇胡银岗
  • 2篇宋喜悦
  • 2篇奚亚军
  • 2篇何蓓如
  • 2篇马翎健
  • 2篇王立祥
  • 2篇欧阳志云
  • 2篇李军
  • 1篇冯毅
  • 1篇朱新产
  • 1篇李梅
  • 1篇陈耀峰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学院学...
  • 1篇莱阳农学院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全国农业优化...

年份

  • 4篇2006
  • 1篇2002
  • 3篇2001
  • 7篇2000
  • 1篇199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九二○对小麦不育系柱头生活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提高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是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技术研究的关键。在不同时期对K型 (粘果山羊草细胞质 )小麦不育系K76 6 4A用不同浓度九二○ (赤霉酸钾盐 )喷施处理。结果表明 :孕穗末期叶面喷施 45g/hm2 九二○ ,能提高不育系的柱头生活力 ,延长柱头授粉能力持续时间 ,从而使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增加 。
奚亚军马翎健胡银岗宋喜悦刘曙东何蓓如
关键词:九二O小麦不育系柱头生活力异交结实率种子生产
论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生产又以旱作为主,粮食生产的水土资源条件差,社会经济条件落后,粮食产量低下人均粮食占有量不高,地区间差异大。虽然黄土高原粮食生产潜力较大,但近期实现区域粮食自给...
李军王立祥邵明安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种植业结构
文献传递
豌豆DNA导入小麦对籽粒蛋白构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02年
用SDS -PAGE分析外源豌豆DNA直接导入普通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变化 ,结果表明 ,变异小麦M (超大穗 )新增加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1B9和 1B16,相反 ,变异小麦C(中国春 )消失 1B7和 1B8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其蛋白质、总氨基酸、赖氨酸含量也分别增长和降低了 16 .2 2 %、15 .4 5 %、31.4 2 %和 6 .6 0 %、5 .4 6 %、13.6 3%。提示直接导入外源DNA可诱导受体小麦发生了不同类型的广泛变异 ,其变异的基础可能是外源基因导入、基因杂合、基因互作与外源DNA片段“重组插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朱新产陈耀峰付增光
关键词:小麦豌豆外源DNA籽粒蛋白质分子育种转基因育种
宁南旱区春小麦覆膜穴播栽培决策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对宁南旱区春小麦覆膜穴播条件下土壤水分与产量的关系及技术决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覆膜与露地条件下 ,春小麦产量与底墒之间均呈线性关系 ;在试验年份生育期降雨 1 43.0 mm情况下覆膜增收的临界土壤墒情为 2 82 mm,春小麦生育期不同降雨年型 (丰 :R>1 30 mm,平 :70 mm
李梅贾志宽
关键词:半干旱区春小麦覆膜穴播
油菜叶片气体交换对O_3浓度和熏蒸方式的响应被引量:31
2006年
运用CIRAS-1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田间原位比较研究了不同O3浓度(CF,50 nl.L-1和100 nl.L-1)和熏蒸方式(恒定和动态)油菜叶片的气体交换特征及其对光强、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1)恒定熏气下,O3浓度增加导致叶片的蒸腾速率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但动态熏蒸则引起蒸腾速率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下降,而且明显导致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降低;(2)高浓度的O3(100 nl.L-1)引起叶片的表观量子产额、暗呼吸饱和光强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光呼吸和CO2补偿点显著升高;熏蒸方式对叶片的暗呼吸、光补偿点、饱和光强、最大光合速率、羧化效率的影响差异显著;(3)不论何种熏蒸方式,高浓度的O3都引起下叶位的Fv/Fo、Fv/Fm显著降低,对上叶位没有影响。相同剂量下,动态熏蒸对叶片气体交换的影响更大,不利于植物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
冯兆忠王效科郑启伟冯宗炜谢居清陈展
关键词:油菜光合特性羧化效率叶绿素荧光参数
VE161异代换系雄性不育原因的探讨及其保持
2000年
VE1 61小麦包括具有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雄性不育异代换系、可育附加系和杂育系 ,杂育系由其代换系×附加系产生。对 VE1 61雄性不育异代换系的两种保持途径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 ,采用杂育系自交的方法较好 ,并探讨
侯文胜杨天章王中华
关键词:异代换系雄性不育
不同臭氧熏气方式对油菜光合速率、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06年
为准确评价臭氧(O3)浓度升高对农作物的影响,运用田间原位开顶气室(open-topchamber,OTC)研究了高浓度O3对油菜光合作用、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实验包括3种O3水平,一种为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CF),两种高浓度O3处理:经活性炭过滤后的空气加入恒定浓度为100nL·L-1的O(3CF100);经活性炭过滤后的空气加入具有日变化特征,其平均浓度和剂量与CF100相同的O3(CF100D).结果表明,CF100和CF100D均能使油菜叶片膜透性和H2O2自由基含量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photosynthesisrate,Pn)降低,最终导致油菜生物量和产量降低.与CF相比,CF100和CF100D熏气下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分别降低3.7%和18.6%.同时,实验还表明,CF100D对油菜的影响大于相同剂量的CF100.以上结果表明:1)高浓度的O(3CF100和CF100D)能够破坏细胞膜系统,减少光合色素数量,降低光合速率,从而降低作物生物量和产量;2)相同平均浓度和剂量的高浓度O3对油菜的影响因熏气方式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目前采用的O3平均浓度和O3剂量指标不能准确评价O3浓度升高对油菜的影响.
郑启伟王效科冯兆忠冯宗炜欧阳志云谢居清
关键词:油菜
论生物育种的生态观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2000年
通过分析人类行为的可能后果以及生物生态协调性的重要意义 。
孙道杰王辉
关键词:育种策略可持续发展生物育种
我国西部地区绿色食品农业基地组建的探讨被引量:5
2000年
廖允成王立祥史俊通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农业对策被引量:2
2000年
西部农业的振兴是西部地区全面振兴的基础与支柱,值此西部开发的大政方针启动之际,西部农业的开发迎来了历史机遇.针对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与特点,结合多年研究实践,就西部农业开发的基本对策及相应措施进行了认识性探讨,以期促进该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廖允成王立祥史俊通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