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系

作品数:206 被引量:665H指数:13
相关作者:柯越海申秀锦程洪强文欢聂倩倩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东南大学医学院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6篇期刊文章
  • 5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3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3篇细胞
  • 57篇肿瘤
  • 41篇直肠
  • 41篇结直肠
  • 34篇病理
  • 33篇蛋白
  • 33篇肠癌
  • 30篇基因
  • 23篇直肠癌
  • 23篇结直肠癌
  • 18篇病理学
  • 17篇分子
  • 16篇淋巴
  • 16篇肠肿瘤
  • 14篇直肠肿瘤
  • 14篇结肠
  • 14篇结直肠肿瘤
  • 13篇淋巴瘤
  • 11篇蛋白质
  • 10篇预后

机构

  • 204篇浙江大学
  • 2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1篇东南大学
  • 11篇浙江大学医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教育部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 4篇浙江省人民医...
  • 3篇杭州市第一人...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江西医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85篇来茂德
  • 28篇邓红
  • 17篇盛弘强
  • 16篇吕炳建
  • 13篇黄琼
  • 12篇滕晓东
  • 12篇毛峥嵘
  • 10篇周韧
  • 8篇徐芳英
  • 8篇沈岳良
  • 7篇陈俭
  • 7篇陈露露
  • 7篇柯越海
  • 6篇李群
  • 6篇文欢
  • 6篇陈平圣
  • 6篇林洁
  • 6篇李君
  • 6篇申秀锦
  • 6篇姚根有

传媒

  • 47篇中华病理学杂...
  • 18篇临床与实验病...
  • 13篇浙江大学学报...
  • 7篇遗传
  • 7篇中国病理生理...
  • 5篇2015年浙...
  • 4篇实用肿瘤杂志
  • 4篇中国细胞生物...
  • 4篇中华医学会病...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实验动物与比...
  • 2篇国际病理科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医学会病...
  • 2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12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12篇2012
  • 14篇2011
  • 16篇2010
  • 14篇2009
  • 19篇2008
  • 19篇2007
  • 22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2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病理流行病学:精准医疗的基础被引量:5
2015年
十余年来基础医学飞速发展,而相关医学术语被创造和重新定义的速度甚至超越了医学进步的速度。从“循证医学”到“靶向治疗”,至近年来时髦的“个体化医疗”、“转化医学”,直至2015年提出的新的“精准医学”的概念,这一系列新名词的出现代表了基础医学某些领域认识的进步和理念的更迭。如何正确理解其内涵并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是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
来翀来茂德
关键词:个体化医疗分子靶向治疗循证医学
霍奇金淋巴瘤亚型Richter综合征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突变及克隆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检测霍奇金淋巴瘤(HL)亚型Richter综合征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基因重排、突变、克隆相关性等基因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初步探讨其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用基因扫描分析HL亚型Richter综合征及慢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CLL)伴CD30阳性R—S细胞样细胞病例IgVH基因的克隆性重排,测序分析IgVH基因的突变状态及其分子特征;用激光显微切割结合半套式PCR扩增R—S细胞和R—S细胞样细胞的IgVH基因,比较两种肿瘤成分的克隆相关性;用免疫组织化学LAB—SA法检测两种肿瘤中zeta相关蛋白70(ZAP70)、p53、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及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等因子表达的不同。结果(1)6例向HL转化及6例向R—S细胞样细胞转化的B—CLL患者中,携带突变型IgVH基因的患者各占5例;(2)4例IgVH基因克隆相关性分析中,与相应B—CLL克隆不相关的2例R-S细胞和1例R—S细胞样细胞表达LMP1。而1例与B—CLL来自相同克隆的R—S细胞样细胞不表达LMP1;(3)HL亚型Richter综合征中B—CLL肿瘤细胞常使用的IgVH基因是VH3和VH4家族,6例中各有2例使用VH4—34和VH3-48基因。结论(1)转化的HL和R—S细胞样细胞主要与生发中心或生发中心后的B—CLL有关,提示不同类型的Richter综合征可能涉及的发病机制不同;(2)HL与R—S细胞样细胞既可以是B—CLL克隆相关病例,也可以是克隆不相关的病例。而后者可能与B—CLL患者免疫抑制后继发EB病毒感染有关;(3)IgVH基因在HL亚型Richter综合征B—CLL中的偏向性使用,提示抗原在转化中的作用。
毛峥嵘Andreas Rosenwald章锁江周韧Hans Konrad Mueller-Hermelink
关键词:淋巴瘤免疫表型分型
结直肠息肉腺瘤的分类及其诊断中的问题被引量:13
2008年
来茂德
关键词:息肉腺瘤
结直肠非浸润性上皮性病变:炎性病变相关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的病理诊断被引量:3
2021年
结直肠炎性病变相关性息肉比较常见,由于形态多样容易误诊,从而造成临床过度治疗或不必要的干预;也有些少见病变如内翻性憩室则易漏诊而延误治疗。错构瘤性息肉如多发者或出现少数特殊形态常提示患者可能有相关综合征,具较高的癌症发生危险,需要及时治疗和规范随访。
李君滕晓东来茂德
关键词:炎性病变病理诊断息肉结直肠内翻性
结直肠腺瘤诊断名称的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来茂德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上皮内瘤变
中国人Bat26多态性及其在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中国人Bat26多态性及其在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方法检测389份外周血Bat26,34例胃癌组织和正常黏膜还检测Bat26和其它11个微卫星位点。结果:①423份中国人外周血或正常黏膜Bat26凝胶电泳未发现条带改变。②34例胃癌发现2例MSI-H,均为Bat26+,Bat26改变和MSI-H有很好的一致性(P<0.05)。③与RER-胃癌比较,MSI-H(RER+)胃癌上皮内淋巴细胞、瘤周淋巴细胞浸润更明显,更易表现为推进性生长(P<0.05)。结论:①国人基因组Bat26为近单态性,可不设正常对照用于肿瘤MSI研究。②Bat26改变反映胃癌的MSI-H状态,且MSI-H胃癌有明显的临床病理特点。
吕炳建来茂德黄琼盛宏强
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性多态性胃癌
中国汉族卵巢早衰患者的遗传学相关研究
孙义锡张丹张翼辛徐晨明罗玉琴钱叶青张润驹盛建中黄荷凤
肿瘤的分子分型(类)和诊治被引量:3
2006年
恶性肿瘤是一类分子水平上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基于分子差异的个体化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方向。分子分型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基础。文中介绍了分子分型(类)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实例,并概述了分子分型实际应用还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来茂德
关键词:肿瘤分子分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胃肠间质瘤乳腺癌
肿瘤芽与β-catenin异常表达对结直肠癌预后的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β-catenin表达与肿瘤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17例结直肠癌的肿瘤主体、浸润前缘及肿瘤芽β-catenin核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的肿瘤主体、浸润前缘β-catenin核表达体阳性率(肿瘤主体分别为49.1%和42.3%、浸润前缘分别为45.3%和38.5%)高于黏液或印戒细胞癌(14.3%,P=0.003;17.9%,P=0.023)。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芽(-)组5年累计生存率为78%.肿瘤芽(+)、β-catenin(+)5年累计生存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肿瘤芽(+)、β-catenin(+)组5年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肿瘤芽(+)、β-catenin。(-组(76%,53%,P=0.031)。结论β-catenin(-)、肿瘤芽(+)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
翟梅娟黄琼徐芳英董健康汪芬娟金以森来茂德
关键词:Β-CATENIN结直肠肿瘤预后
自噬与淋巴瘤治疗新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自噬(autophagy)是由自噬相关基因调控,以自噬空泡形成为特征的细胞死亡过程.自噬除了受自噬相关基因调控,还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Beclin-1和p53相关.当胰岛素或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磷脂酰肌醇生成磷脂酰肌醇-1-磷酸(Ⅰ型PI3K),导致mTOR复合体1(mTORC1)激活,抑制自噬[1].Beclin-1与bcl-2家族解离后,结合Ⅲ型PI3K从而促进自噬体形成.p53对自噬具有双重调节作用,细胞质中的p53通过促进mTOR通路负调控自噬[2].而细胞核内活化的p53一方面可通过转录非依赖或者依赖途径抑制mTOR,另一方面可竞争性破坏Beclin-1与bcl-2家族的结合状态,从而促进自噬[3].
谭化姣毛峥嵘
关键词:自噬BCL-2家族淋巴瘤相关基因调控磷脂酰肌醇MTOR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