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系
- 作品数:199 被引量:683H指数:13
- 相关作者:杨明王银叶尉景瑞尹志芬李丹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理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理工学院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环己二醇发生频哪醇重排反应的立体电子效应被引量:2
- 1995年
- 环己二醇发生频哪醇重排反应中,1,2-二甲基环已二醇的顺、反异构体在相同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是由立体电子效应控制的。
- 李丹王怀亮
- 关键词:立体电子效应频哪醇重排反应
- 叶酸在磷钼杂多酸-聚吡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伏安行为研究
- 本文首次用0.5次微分伏安法研究了叶酸在磷钼杂多酸-聚吡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文章通过电聚合将磷钼杂多酸吡咯溶液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上,制备了均匀的修饰电极(PMo12-PPy/GCE),并详细地讨论了该修饰电极的...
- 郭满栋郭红霞李彦青
- 关键词:叶酸玻碳电极电化学行为
- 文献传递
- La(NO_3)_3-CH_3CONHCONH_2-H_2O相平衡的研究
- 2001年
- 研究了 L a( NO3 ) 3 -CH3 CONHCONH2 -H2 O三元体系在 3 0℃时的相平衡 ,测定了其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及折光指数 ,绘制了相应的溶解度图和折光指数—组成关系曲线。La( NO3 ) 3 体系溶解度曲线及折光指数曲线由 3支组成 ,分别与 L a( NO3 ) 3 · 6H2 O、La( NO3 ) 3 · 3 H2 O和 CH3 CONHCONH2 相对应。三元体系两个共饱和点的组成分别为 :La( NO3 ) 3 58.3 4% ,CH3 CONHCONH2 1 6. 53 %和 La ( NO3 ) 3 58. 3 1 % ,CH3 CONHCONH2 4.52 %。
- 陈强曹丽云席琛
- 关键词:相平衡缓释肥料硝酸镧
- 模拟酶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4年
- 综述了近年来模拟酶的研究及进展,着重介绍了配合物模拟水解酶、超氧化物模拟歧化酶的进展及其他模拟酶的合成研究进展。
- 姚淑琴郭满栋
-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
- 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羟胺被引量:9
- 1999年
- 拟定了在铁(Ⅲ)-4-(2-苯并噻唑偶氮)邻苯二酚-乳化剂OP络合物存在下盐酸羟胺的间接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样品分析及回收试验表明拟定方法准确可靠,方便快捷.同时测定了盐酸羟胺与铁(Ⅲ)-4-(2-苯并噻唑偶氮)邻苯二酚-乳化剂OP络合物的反应比.
- 杨明索南
- 关键词:盐酸羟胺铁
- (AlN)<,n>(n=1-4)簇的结构与成键性质的研究
- 张聪杰武海顺许小红
- 关键词:氮化铝分子簇量子化学计算
- 键离子性与键长的计算被引量:3
- 1993年
- 一、引言键长是分子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化学键键长实验和计算,前人已做了许多工作。但键长和物质结构及性能的关系,各类无机物。
- 武海顺
- 关键词:分子结构键长
- 5-(4-磺基-1-萘偶氮)-8-羟基喹啉离解常数及其与镱显色反应分光光度法的研究
- 1999年
-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显色剂5-(4-磺基-1-萘偶氮)-8-羟基喹啉离解常数,并研究了该显色剂与Yb的络合情况.结果表明:在pH为2-12之间,该显色剂共有三种存在形式:H2L(NH+)、HL-、L2-,它的离解常数为Ka1=1.61×10-5,Ka2=4.10×10-9.在pH=9.60附近,该显色剂可与Yb3+形成3:1、2:1、1:1的配合物.
- 刘二保韩素琴梁建功郭菊红郑林艳郭满栋
- 关键词:离解常数镱
- 铁(Ⅲ)—4,7-二苯基-1,10-菲罗啉存在下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羟胺被引量:1
- 1999年
- 拟定了在铁(Ⅲ)-4,7-二苯基-1,10-菲罗啉络合物存在下盐酸羟胺的间接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样品分析及回收试验表明拟定方法准确可靠,方便快捷.同时测定了盐酸羟胺与铁(Ⅲ)-4,7-二苯基-1,10-菲罗啉络合物的反应比.
- 杨明
- 关键词:盐酸羟胺显色反应DPP
- 碳酸铵催化水的分解反应
- 1999年
-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通常情况下,水和金属镁只能发生微弱的反应,但是我却意外地发现在碳酸铵溶液中(pH=8),水和金属镁发生了剧烈的反应.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解释了H2O的光解反应,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 张兆庆
- 关键词:碳酸铵光合作用镁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