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芬兰坦佩雷COXA人工关节置换医院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机构:坦佩雷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关节
  • 1篇性关节炎
  • 1篇炎症性关节炎
  • 1篇英文
  • 1篇置换翻修术
  • 1篇全膝关节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全膝关节置换...
  • 1篇肘关节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置换
  • 1篇骨性
  • 1篇骨性关节
  • 1篇骨性关节炎
  • 1篇关节成形术
  • 1篇关节炎
  • 1篇关节置换
  • 1篇翻修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芬兰坦佩雷C...
  • 2篇坦佩雷大学
  • 1篇芬兰赫尔辛基...

作者

  • 2篇盛璞义
  • 1篇翟齐毅
  • 1篇廖威明
  • 1篇康焱
  • 1篇张紫机
  • 1篇杨子波
  • 1篇雷紫雄

传媒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人工肘关节置换术治疗炎症性肘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应用Souter-Strathclyde假体行肘关节置换术治疗炎症性肘关节炎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1993至2000年间,共49例患者(51肘)在芬兰坦配雷大学医学院医院应用Souter-Strathclyde假体行全肘关节置换术。其中女43例,男16例,平均年龄61.7岁(31~78岁),临床评估参照Ewald评分系统。结果除1例患肘是牛皮癣性肘关节炎外,其余均为风湿性肘关节炎,平均病程为30年(10~43年),Larsen分级术前4级22肘,5级29肘,47肘应用非限制型Souter-Strathclyde假体,4肘应用半限制型假体。平均随访时间72个月(0.5~114个月)。所有患者最终随访时的肘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提高,平均活动度由术前的伸32.8°-屈126.9°提高至伸25.2°-屈145.0°(P<0.05);Ewald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6.7分提高至95.0分(P<0.05)。2例患者出现术后关节脱位,1例手术复位,另1例闭合复位后石膏固定;另外有1例患者因肱三头肌撕裂进行了手术修复;3例肱骨及桡骨假体周围出现骨吸收线。以再次翻修作为终点,假体5年生存率为98%,8年生存率为93%,临床功能优良率为95.5%。结论尽管炎症性关节炎会导致患者韧带松弛,容易感染,骨质破坏,一般情况较差,但是全肘关节置换术可以为炎症性肘关节炎患者带来良好的临床疗效。
盛璞义Matti U.K.LehtoT.MoilanenM.KatajaH.Menp
关键词:肘关节
骨性关节炎和炎症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临床效果的比较及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应用单一翻修假体系统行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骨性关节炎与炎症性关节炎的临床材料进行汇总分析、对比。方法1994至2000年间,共69例患者71膝在芬兰坦配雷大学医学院医院应用翻修假体TCⅢ行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56膝为女性,16膝为男性,平均年龄69.1岁(36~85岁),平均随访时间为5.9年(3.0~10.2年);16膝为炎症性关节炎,55膝为骨性关节炎,初次手术和翻修术的时间间隔平均为6.8年。临床评估参照KSS评分系统,再次翻修、截肢和死亡视为随访终止。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年和最终随访时的膝关节总评分、功能评分、活动范围、疼痛评分、行走评分及上楼评分等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尽管23例假体周围有无症状性骨吸收线,但是关节均无明显结构上的松脱。并发症包括4例术后感染,1例髌骨疼痛综合症,1例髌腱断裂。以再次翻修作为终点,假体5年生存率为95%,8年生存率为94%。最终随访时,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各项数据比炎症性关节炎患者稍好,但统计学分析结果示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炎症性关节炎会导致患者韧带松弛,容易感染,骨质破坏,一般情况较差,但是其行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疗效与骨关节炎相接近。
盛璞义张紫机康焱雷紫雄杨子波翟齐毅廖威明Matti LehtoYrj T Konttinen
关键词:关节炎膝关节关节成形术翻修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