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台州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与材料工程系

作品数:110 被引量:265H指数:8
相关作者:周艳丽林新源泮智慧陈燕琴何龙君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浙江大学物理系物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理学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文化科学
  • 11篇机械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篇谐波
  • 11篇脉冲
  • 9篇次谐波
  • 8篇量子
  • 8篇高次谐波
  • 7篇原子
  • 7篇巨磁阻
  • 7篇巨磁阻抗
  • 7篇巨磁阻抗效应
  • 7篇阿秒
  • 7篇阿秒脉冲
  • 7篇磁阻
  • 7篇磁阻抗
  • 6篇量子力学
  • 6篇晶体
  • 6篇光子
  • 5篇12
  • 4篇物理学
  • 4篇理学
  • 4篇介电

机构

  • 107篇台州学院
  • 16篇吉林大学
  • 8篇北京应用物理...
  • 8篇浙江大学
  • 4篇长春理工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3篇厚宇德
  • 17篇陈基根
  • 13篇杨玉军
  • 10篇陈卫平
  • 9篇冯尚申
  • 8篇周小莉
  • 7篇梁华秋
  • 7篇张永炬
  • 7篇曾思良
  • 6篇郭福明
  • 5篇陈英才
  • 5篇周艳丽
  • 5篇李琛
  • 5篇王超
  • 4篇李宏远
  • 4篇林新源
  • 4篇朱颀人
  • 4篇刘宜华
  • 4篇陈高
  • 4篇蔡培阳

传媒

  • 21篇台州学院学报
  • 15篇物理学报
  • 8篇大学物理
  • 5篇原子与分子物...
  • 3篇物理实验
  • 3篇真空科学与技...
  • 2篇自然科学史研...
  • 2篇黑龙江大学自...
  • 2篇佳木斯大学学...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教育科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物理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14篇2005
  • 14篇2004
  • 7篇2003
  • 17篇2002
  • 2篇2001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射频溅射功率对FeZrBCu软磁合金薄膜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用射频溅射法制备了FeZrBCu软磁合金薄膜 .研究了不同溅射功率对FeZrBCu薄膜软磁特性和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 .用电子探针显微镜测量发现 ,当溅射功率为 2 4 0W时 ,薄膜样品中Fe的原子含量为 87 32 % ,Cu的原子含量为 2 9% .这种样品的矫顽力最小 ,为 6 8A m ,饱和磁化强度约为 1 11× 10 5A m ,软磁性能最佳 ,巨磁阻抗效应最大 ,溅态膜在 13MHz最大巨磁阻抗比纵向为 17% ,横向为 11% .重点分析了阻抗的电阻、电感分量及横向有效磁导率随频率的变化 ,得到在低频下主要是磁电感效应 ,此时磁导率对电感分量的变化起重要作用 .
王文静萧淑琴刘宜华陈卫平代由勇姜山袁慧敏颜世申
关键词:铁基合金薄膜生长巨磁阻抗效应
采用双脉冲提高谐波谱的谱线密度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计算线偏振双脉冲激光场与一维氢原子模型相互作用产生的高次谐波辐射谱的含时Schrdinger方程.研究发现,选用适宜的双脉冲激光组合可以增加谐波谱的密度,这样的谐波谱特别适合作为产生孤立阿秒脉冲的光源.详细地分析了谐波谱线密度增加的物理机理,给出不同脉宽与谐波谱线密度增加的关系,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谐波谱线的疏密程度.
刘硕陈高陈基根朱颀人
关键词:高次谐波阿秒脉冲双脉冲
玻恩与诺贝尔奖被引量:4
2011年
马克斯·玻恩为20世纪的物理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他在自己70余岁才获得诺贝尔奖,个中原因多有推测;另外,究竟哪些人是玻恩的诺贝尔奖提名人,也是众说纷纭.根据可靠的文献资料,对以上不可思议的问题做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明确答案.
厚宇德
关键词:玻恩量子力学诺贝尔奖
载波相位对超短脉冲谐波谱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数值计算了线偏振的超短激光脉冲(脉冲持续时间为两个光学周期)与一维模型原子相互作用产生的高次谐波发射功率谱.研究表明,当载波相位发生变化时,超短脉冲谐波谱的截止频率也随之改变,而且在特定相位下,谐波谱出现了明显的双平台结构.对此,采用半经典的"三步"模型给出了合理解释,并利用小波时频分析方法证实"三步"模型可以准确预言超短脉冲谐波谱的截止频率.
陈基根陈高曾思良杨玉军朱颀人
关键词:高次谐波超短脉冲载波相位
在高频区存在巨带隙的长方晶格二维光子晶体被引量:17
2005年
本文利用降低光子晶体的对称性来提高绝对禁带宽度,提出两种长方结构长方介质柱二维光子晶体,用快速平面波展开法研究其高频区的带结构.经参数优化发现,长方晶格包含一套介质柱时,最大绝对禁带宽度Δω为0.1265ωe(ωe=2πc/a, a为晶格常数,c为光速),绝对禁带中心频率ωmid为1. 9256ωe,Δω/ωmid=6. 6%;当长方晶格包含两套介质柱时,最大绝对禁带宽度为0. 203ωe,绝对禁带中心频率为1.8597ωe,Δω/ωmid=10. 9%。
梁华秋冯尚申
关键词:光子晶体
沉积态(Fe_(88)Zr_7B_5)_(0.97)Cu_(0.03)软磁合金薄膜的磁性和巨磁阻抗效应被引量:4
2004年
采用射频溅射法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了(Fe88Zr7B5)0.97Cu0.03非晶软磁合金薄膜样品,对沉积态样品的软磁性能和巨磁阻抗(GMI)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未掺Cu元素的Fe88Zr7B5沉积态合金薄膜几乎无GMI效应,而掺了适量Cu元素的(Fe88Zr7B5)0.97Cu0.03合金薄膜在沉积态下即具有显著的GMI效应.在13 MHz频率下,最大纵向磁阻抗比达17%,最大横向磁阻抗比为11%,这表明(Fe88Zr7B5)0.97Cu0.03非晶合金薄膜在沉积态已具备优异的软磁性能和巨磁阻抗效应.同时讨论了该薄膜样品的巨磁阻抗效应随频率的变化特性.
陈卫平萧淑琴王文静刘宜华
关键词:软磁性能趋肤效应巨磁阻抗效应
高频激光脉宽对原子光电子发射谱的影响
2018年
采用广义含时伪谱方法数值求解原子在激光脉冲作用下的动量空间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高频激光脉宽对原子光电子发射谱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随着激光脉冲宽度的增加,光电子谱干涉结构的振荡幅值逐渐减小,其最大峰值的强度和位置取决于产生有效电离的最大即时强度.通过分析光电子谱的变化规律能进一步加深对高频强场电离产生的动力学干涉效应的理解.
郭晶郭福明陈基根陈基根
关键词:谐波辐射自由电子激光光电子谱
高分子链在分子刷表面吸附的Monte Carlo模拟被引量:1
2020年
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研究了一条自由高分子链在分子刷表面吸附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自由链与分子刷之间吸附作用能(ε)的增大,自由链出现由脱吸附态到吸附态的相转变,同时链的扩散由正常模式转为亚扩散模式.临界吸附能(ε_C)几乎与自由链长度无关,但随着分子刷链长度的减小或分子刷链间距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在ε_C附近,自由链嵌入分子刷内部,同时链尺寸达到极小,而当ε≥ε_C时,自由链处于强吸附态,链节主要分布于分子刷表层,同时整个吸附动态过程可分为自由链吸附和分子刷扩散两个阶段.
王超周艳丽吴凡陈英才
关键词:高分子链MONTE
W·H·布拉格对科学学的重要贡献
2005年
W·H·布拉格是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19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通过大量史料揭示了W·H·布拉格长期从事的致力于将科学有机合理溶入人类社会并充分服务于社会方面的不朽工作以及他对科学学开创者贝尔纳的巨大影响,从而展示了他被学术界忽视了的科学学重要贡献。他的许多思想和经验仍然值得今天的人们认真学习研究。
厚宇德
关键词:科学学教育改革
纳米CoO的制备及对MH-Ni电池正极性能的影响
2008年
CoO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提高MH-Ni电池正极活性材料Ni(OH)2的放电深度,改善正极的综合放电性能。采用真空分解棒状超微CoCO3前驱体制备了粒度均匀的短棒状CoO纳米颗粒,并研究了纳米CoO对氢镍电池正极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纳米CoO代替普通亚微米CoO,可以使电极内部的CoOOH导电网络更均匀、更完整,并抑制g-NiOOH的生成,从而缩短电池制备的静置时间,提高正极的放电比容量和放电中值电压,并缓解电池放电比容量和放电中值电压的退化速度。
吴建波
关键词:MH-NI电池正极添加剂放电比容量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