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作品数:2,786 被引量:21,186H指数:57
相关作者:杨保军王润泽高贵武刘小燕丁汉青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94篇期刊文章
  • 10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00篇文化科学
  • 211篇政治法律
  • 138篇经济管理
  • 44篇哲学宗教
  • 43篇社会学
  • 42篇自动化与计算...
  • 30篇艺术
  • 26篇历史地理
  • 10篇电子电信
  • 10篇文学
  • 9篇语言文字
  • 7篇天文地球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军事
  • 1篇理学

主题

  • 1,064篇新闻
  • 512篇媒体
  • 222篇传媒
  • 217篇媒介
  • 196篇新闻传播
  • 123篇舆论
  • 111篇社会
  • 109篇互联
  • 97篇互联网
  • 92篇报纸
  • 87篇新闻学
  • 84篇新媒体
  • 84篇文化
  • 76篇传播学
  • 73篇电视
  • 72篇记者
  • 65篇中国新闻
  • 63篇新闻报
  • 61篇新闻报道
  • 58篇社交

机构

  • 2,595篇中国人民大学
  • 79篇北京师范大学
  • 22篇中国科技新闻...
  • 15篇北京外国语大...
  • 11篇清华大学
  • 11篇中国传媒大学
  • 9篇北京大学
  • 9篇四川大学
  • 8篇兰州大学
  • 7篇广西大学
  • 7篇国防大学
  • 7篇河北大学
  • 7篇武汉大学
  • 7篇中国劳动关系...
  • 7篇重庆大学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暨南大学
  • 5篇南洋理工大学
  • 5篇教育部
  • 5篇中国新闻出版...

作者

  • 629篇陈力丹
  • 203篇喻国明
  • 189篇郑保卫
  • 144篇匡文波
  • 113篇赵永华
  • 111篇杨保军
  • 110篇彭兰
  • 82篇蔡雯
  • 63篇钟新
  • 54篇栾轶玫
  • 48篇高贵武
  • 42篇王润泽
  • 41篇许向东
  • 40篇赵云泽
  • 37篇王斌
  • 37篇刘小燕
  • 35篇何天平
  • 35篇李彪
  • 32篇周蔚华
  • 30篇韩晓宁

传媒

  • 336篇新闻与写作
  • 206篇新闻界
  • 180篇国际新闻界
  • 149篇当代传播
  • 142篇新闻记者
  • 142篇青年记者
  • 96篇现代传播(中...
  • 74篇对外传播
  • 73篇新闻战线
  • 65篇新闻前哨
  • 51篇东南传播
  • 50篇编辑之友
  • 50篇新闻爱好者
  • 44篇人民论坛
  • 40篇中国编辑
  • 39篇网络传播
  • 37篇视听界
  • 36篇新闻春秋
  • 32篇今传媒
  • 28篇中国记者

年份

  • 22篇2025
  • 146篇2024
  • 139篇2023
  • 139篇2022
  • 146篇2021
  • 101篇2020
  • 87篇2019
  • 94篇2018
  • 109篇2017
  • 137篇2016
  • 155篇2015
  • 198篇2014
  • 190篇2013
  • 129篇2012
  • 147篇2011
  • 163篇2010
  • 133篇2009
  • 106篇2008
  • 95篇2007
  • 50篇2006
2,7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做知识体系创新的中坚力量——论当下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使命被引量:2
2022年
2022年6月,1942年创刊的《青年记者》杂志迎来创刊80周年纪念,同时也是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一周年的节点。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思考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责任和使命、创新与发展议题,颇有仪式感。学术期刊的根本使命是展示和发布重要学术创新成果,推进本学科知识体系的不断创新。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的创新,核心和基础在于知识体系的创新,而知识体系的创新,来自一个个重要知识点的突破性进步。如同先要寻得一颗颗耀眼的珍珠,然后才能穿成多彩珠串,成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再由一个个知识体系搭建起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提炼和展现出学科独有的话语体系。学术期刊就是采撷展示各个珍珠的平台。
王润泽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科知识体系仪式感学术创新学术体系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巴西世界杯报道比较——以中央电视台和腾讯网为例被引量:5
2014年
新媒体时代,以网络为首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传统媒体依然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在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报道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都制做出了大量优秀的节目。通过比较央视和腾讯网所制作的世界杯节目,发现两家媒体之间存在着独家直播与短视频的较量、端庄严肃与幽默八卦的比拼以及中心与边缘的竞技。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对方的优势和特长,才能不断与时俱进。
高贵武滕泽人
关键词:世界杯报道传统媒体新媒体央视
国外公共外交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SSCI数据库论文(1976—2015)的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使用美国德雷赛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教授研发的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 Ⅲ为分析工具,对SSCI数据库中近四十年来公共外交研究的英文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描绘,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公共外交作为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正处于加速发展通道中;美国和英国在公共外交知识生产的地理空间中处于中心地位;中国成为近年来最具热度的研究对象国家;公共外交研究核心作者群不明显,高产作者比例过低;公共外交的跨学科研究特色明显,但理论基础仍然较为薄弱,缺乏具有历史感的经典文献。
潘亚楠钟新
关键词:公共外交知识图谱
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者的知识结构被引量:1
2012年
网络时代海量呈现信息中的新闻评论,传递信息、传播观点的功能更加凸显,也使新闻评论内容的可信性、权威性常常受到质疑。新闻评论的质量高低,影响力、渗透力强弱,不仅取决于新闻评论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思辨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诸多因素,也取决于言论作者的知识结构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评论者要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需要通过多方位的积累,提高自身的文学知识、历史知识、专业知识素养。
周建明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知识结构
巴拿马新闻业缓慢走向自由之路
2013年
巴拿马的新闻政策与中南美洲其他国家基本一样,虽然宪法很早就规定了私人创办媒体的自由,但由于数百年的殖民加之独立后各类独裁者实施的新闻管制,使媒体表达自由的权力有限。经过长达百年的努力,才缓慢走向较为完善的自由主义新闻政策。
陈力丹张怀鹏
关键词:新闻管制表达自由权信息公开法
我国新闻媒体雾霾天气报道的经验及启示被引量:17
2013年
今年1月,全国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新闻媒体及时跟进、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实现有效传播,取得了不少经验,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说明新闻媒体在气候传播中可以大有作为。
郑保卫张峡
关键词:新闻媒体气候传播
现阶段互联网治理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被引量:13
2017年
当今世界,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的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互联网迅猛发展,给国家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网络攻击、网络暴力、网络恐怖、网络监听、色情信息、造谣诽谤等等。如何更好地加强和完善互联网治理是各国都面临的重要挑战。而对中国而言,互联网治理的关键就是要基于治理目标和治理诉求,建立一整套相关的规则体系以及基于这种规则体系上的实践逻辑。在规则制定方面,可以遵循两个层面的规则,一是“硬”规则,主要指那些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人民生活和社会秩序有着严重危害性影响,需要《刑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严格管控和应对的层面;二是“软”规则,是指当前互联网普及状态下普通公民的网络实践所要遵循的一般规范。由此出发,在制定规则时其操作关键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喻国明
关键词:互联网《国家安全法》网络攻击
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微传播应用——以短视频报道为例
2020年
借由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普及,微传播逐渐成为当下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以“两微一抖”为代表的新媒体日渐成为大众接触信息的重要媒介。近几年发展火爆的短视频,具有时长短、即时性强、信息碎片化、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等特性。突发性事件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报道形式,往往因其突发性、显著性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媒体需要在第一时间将突发事件的重要基本信息传播出去。
湛超越唐铮
关键词:信息传播移动互联网突发性事件报道即时性
网民自发舆论的一次“发威”被引量:6
2008年
“3·14”西藏拉萨暴乱事件发生之后.一些西方媒体曾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虚假不实的歪曲报道:后来对“藏独”分子对奥运圣火传递的破坏、扰乱事件.不少西方媒体又一次进行了大量不客观、不公正的报道。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强烈愤慨。
郑保卫樊亚平
关键词:舆论网民西方媒体圣火传递
新闻道德:在职业个体与媒体组织之间被引量:4
2009年
新闻媒体作为道德实体与其所属的职业个体之间有着复杂的伦理道德关系。进入一个新闻媒体组织,意味着进入一个具体的职业工作共同体,进入一个组织网络、规则、规范体系。新闻媒体组织的媒介品格、价值追求和新闻理想,在新闻实践中实质上要比个体工作者的道德表现更为重要。新闻业中最有道德的记者出自高质量的、有品位的新闻媒体。只有在组织与个体之间建立起良性的健康的认同关系,媒体组织才能成为一个真实的道德主体,职业个体也才能成为真实的道德个体。
杨保军
关键词:新闻道德媒体组织
共2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