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

作品数:30 被引量:106H指数:5
相关作者:朱亚杰黄星亮陈卫东邹向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海南大学理工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页岩
  • 8篇油页岩
  • 8篇燃烧
  • 6篇流化
  • 6篇流化床
  • 5篇催化
  • 4篇脱硫
  • 4篇固硫
  • 3篇动力学
  • 3篇氧化硫
  • 3篇燃烧过程
  • 3篇二氧化硫
  • 3篇超临界
  • 3篇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溶解度
  • 2篇数学模拟
  • 2篇热力学
  • 2篇热力学分析
  • 2篇助燃剂

机构

  • 29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化...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9篇王国金
  • 8篇朱亚杰
  • 7篇李术元
  • 7篇王剑秋
  • 6篇钱家麟
  • 3篇郭天民
  • 2篇潘惠芳
  • 2篇王睿
  • 2篇陈卫东
  • 2篇黄星亮
  • 1篇邬晓风
  • 1篇汪树军
  • 1篇王蓉
  • 1篇冯长辉
  • 1篇王进善
  • 1篇苏君雅
  • 1篇赵永丰
  • 1篇孙在春
  • 1篇郑绍宽
  • 1篇鲍晓军

传媒

  • 8篇石油大学学报...
  • 4篇石油学报(石...
  • 2篇煤炭转化
  • 2篇石油炼制与化...
  • 2篇化工学报
  • 1篇电力环境保护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煤气与热力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环境化学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石油炼制
  • 1篇有机化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5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5篇199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h-TPPTS催化异佛尔酮选择性加氢反应研究
2016年
采用过渡金属盐还原法制备纳米Rh-TPPTS催化剂,用于异佛尔酮(IP) C=C选择性加氢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反应工艺条件对异佛尔酮C=C选择性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条件下Rh3+被还原为Rh0,催化剂预处理条件对IP的C=C选择性加氢结果有较大影响。IP选择性加氢的转化率高达99.8%,加氢产物3,3,5-三甲基环己酮(TMCH)的选择性达到97.4%。
张乃昕杨露露王芳珠
关键词:TPPTS异佛尔酮选择性加氢
水热脱铝法制备超稳Y型沸石的影响因素
1992年
对以NaY为原料、用水热脱铝法制备超稳Y沸石(USY)过程中钠离子交换深度、超稳化过程的温度和压力对USY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O键在500℃水热条件下可以较快地水解.钠离子可以阻止脱铝反应.当超稳化处理温度升高时,脱铝深度增加,USY的酸量下降.超稳Y沸石的结晶度随超稳化压力的增加而降低.高硅铝比的超稳Y沸石具有好的热稳定性和抗积炭性.通过调节超稳化处理过程中的控制因素而改变USY的硅铝比,可对表面酸性产生有效的调变作用.
潘惠芳苏建明王彪罗守坤郑绍宽王进善
关键词:沸石催化剂稳态分析脱铝
烯烃和非烃对正丁硫醇氧化速度的影响
1992年
考察了无碱液脱臭过程中烯烃和非烃对正丁硫醇氧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品中的酚、硫化物和氮化物对无碱液脱臭过程中催化剂活性无影响,而烯烃及胶质是无碱液脱臭过程中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
柯明刘溆蕃苏贻勋
关键词:烯烃硫醇碱液
格子板流道二维流场的激光测定与分析
1992年
为了考察在多层板中加有格子板对强化非均相分离过程的效应,用激光测速法对格子板流道中二维流场进行了测试.在非均相分离的工作范围内,选取了几种不同流速、不同高度的格子板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发现,格子板流道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流动区域,即主流道内流速分布均匀的平行流区、格子板槽内以下部某一位置为中心的回转流区和两者交界处的混合流区,混合流区前部为尾流旋涡,后部为波动较大的混合流.在板高和板间距比为0.8~1.2的范围内,格子板流道的流场基本形式不变.
臧维良郑远扬赵冬利
关键词:激光检测
循环比对胜利渣油焦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8
1997年
采用胜利减压渣油和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进料油配制了循环比(ThroughputRatio,简称TPR)分别为0.00、0.05、0.10、0.15、0.20、0.25及0.30的7种油样,在热重装置上考察了循环比对其焦化反应行为及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PR<0.10时,可分别在高温区与低温区用一级动力学描述油样的热反应过程;TPR>0.10时,高温区与低温区之间出现油样热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不大的过渡温区;随循环比的提高,焦化进料反应的生焦率减小,而新鲜减压渣油焦化反应的生焦率增加。
孙在春苏君雅杨继涛
关键词:循环比热反应动力学减压渣油焦化渣油
油页岩在流化床燃烧过程中灰分固硫的热力学分析
1994年
以流化床燃烧工况为参数并考虑了反应体系的相变,用自由焓判据分析了灰分固硫的可能0性和热力学趋势大小.结果表明,灰分中CaO,K2O和Na2O具有固硫能力,且其热力学趋势为K2O>Na2O>CaO。MgO在床内温度低于1150K时具有固硫能力,但热力学趋势低于Ca0,而Al2O3和Fe2O3在床内则没有固硫的可能性。
王国金
关键词:油页岩流化床燃烧
油页岩流化床燃烧过程中灰粒自脱硫的数学模型被引量:1
1996年
在耦合辐射、对流和传导三种形式的传热及氧气与二氧化硫传质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油页岩灰粒固硫的等温和非等温模型,考虑了由于氧化钙在灰粒中含量较少,且呈微细粒均匀分布,固硫过程中不发生堵孔现象的潜在优势。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6~10min内,钙的利用率>50%。这显示了油页岩由于其独特的高灰分含量,灰分在流化床燃烧工艺中将发挥固硫作用。颗粒页岩灰固硫属非催化气固反应,传统的研究方法是采用准稳态假设,其结果影响了模型的精度和应用。本研究则考虑了时间变量,建立了气固颗粒反应的瞬态模型,并通过对模型中偏微分方程的离散化处理,开发了一个有界Wegstein数值求解方法。此方法具有收敛快、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王国金王剑秋李术元钱家麟朱亚杰
关键词:油页岩流化床燃烧脱硫
油页岩流化床燃烧固硫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自行设计和建立一套间歇式流化床反应器,配备了相应的烟气SO2浓度连续监测系统,在该系统中可以进行油页岩的燃烧脱硫实验,考察床温、油页岩粒度、油页岩含水量、钙硫摩尔比和外加灰分/页岩重量比等因素对SO2排放指标的影响程度。
王国金王剑秋李术元铁家麟朱亚杰
关键词:油页岩流化床燃烧脱硫固体燃料
正已烷和超临界流体CO_2中酶催化酯化作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以酶作催化剂分别在正已烷和超临界流体CO_2溶剂中,用不同浓度的丁酸和庚醇进行酯化反应,并用Hp-5890气相色谱仪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反应级数近似为一级.这两种溶剂的反应速率对比表明,在超临界流体里的反应速率比在有机溶剂里的反应速率大,超临界流体可以代替传统的有机溶剂.
蔡琬蘋
关键词:正己烷超临界流动酯化催化
磷钼杂多化合物脱硫体系脱硫特性与再生规律被引量:1
2000年
以液相氧化脱硫工艺开发为目的,采用尾气H2S浓度动态监测法研究了磷钼杂多化合物脱硫体系的脱硫特性;采用氧化还原电位监测法研究了该体系的再生规律结果表明,磷钼酸钠(NaHPA)体系的脱硫性能随温度升高而有所降低,随进气H2S浓度的提高而相应降低,随吸收剂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强.几种主要因素对磷钼酸钠脱硫体系再生过程的影响规律为吸收剂浓度提高再生时间缩短;温度升高再生时间缩短温度超过 50℃冉生时间缩短幅度趋缓;增大空气流最冉生时间缩短,空气流量超过1。650L/min冉生时间趋于恒定:进气 H2S浓度提高冉生时间延长.NaHPA复配体系的再生性能较单一的NaHPA为优。
王睿
关键词:污染物治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