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
- 作品数:398 被引量:1,729H指数:19
- 相关作者:王夕龙齐赛飞刘国库潘立张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重庆江北机场鸟类群落结构及鸟击防范被引量:32
- 2015年
- 鸟击对民用和军用飞机的飞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了解和掌握机场及其周边地区的鸟类群落结构对机场开展鸟击防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采用固定距离样线法对重庆江北机场以机场中心为圆心、半径8 km范围内的区域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鸟类102种,隶属于15目、40科。其中留鸟44种,夏候鸟30种,冬候鸟13种,旅鸟15种;雀形目鸟类占绝对优势,计54种,占调查鸟类物种总数的52.94%。对鸟类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密度最大,夏季最低;秋季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夏季最低;春季的均匀度指数最高,夏季最低;夏季的优势度指数最高,秋季最低。结合鸟类的密度D值、分布系数ADC值、鸟击风险值R、相对风险比例RE以及鸟类生活习性等综合分析,与鸟击发生关系密切的鸟种为家燕(Hirundo rustica)、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黑卷尾(Dicrurus macrocercus)、金翅(Carduelis spinus)、珠颈斑鸠(Phasianus colchicus)以及人工饲养物种家鸽(Columba domestica)等,根据调查结果对重庆江北机场的鸟击防范工作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
- 吴雪杜杰李晓娟廖文波
- 关键词: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
- 家燕的繁殖生态及雏鸟生长发育被引量:14
- 2005年
- 20 0 4年3~1 0月对南充地区家燕(Hirundorustic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研究了雏鸟生长发育模式。结果表明,家燕2月中旬迁来,9月中旬迁飞。一般年产卵2窝。4月初已见产卵,卵长径(1 9 1 8±0 90 )mm ,短径(1 4 1 8±0 41 )mm ,卵重(2 5 7±0 3 8)g。孵卵期(1 6±1 )d ,育雏期2 2~2 3d。雏鸟体长及外部器官的形态学参数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很好地拟合,体长、翅长及1 3日龄前的体重增长曲线均呈“S”型。
- 田丽周材权易宏国胡锦矗
- 关键词:家燕繁殖生态生长发育雏鸟
- 四川省盐边县鸟类多样性调查被引量:9
- 2005年
- 对盐边县鸟类区系组成、特点以及优势种、常见种调查分析表明:盐边县现有鸟类215种,隶属于17目39科;繁殖鸟类183种,非繁殖鸟类32种;其中古北界种类71种,东洋界种类111种,广布种类26种,属于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Ⅱ级保护鸟类17种.还对该县不同生境中鸟类组成、种群数量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 唐平王丽华李操胡杰张洪茂
- 关键词:鸟类群落区系多样性
- 峨眉林蛙脑与四肢肌肉的进化研究
- 在动物王国中,脑的大小与身体各器官是协调进化的,特别是运动系统对脑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外未见两栖动物脑大小与四肢肌肉的进化研究成果。鉴于此种情况,通过对野外峨眉林蛙样本的收集和实验室脑和四肢肌肉的解剖,我们...
- 刘文操廖文波米志平
- 关键词:四肢肌肉进化
- 文献传递
- 南充金腰燕、家燕繁殖生态比较及易卵易雏实验被引量:9
- 2006年
- 2004年3~10月对四川南充地区家燕、金腰燕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比较了其繁殖生态习性及雏鸟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家燕、金腰燕之间的易卵易雏实验.结果表明,家燕于2月中旬迁入南充,9月中旬开始迁离;金腰燕迁来较家燕晚,2月底~3月初迁入,9月中旬迁离.家燕于4月初产卵;金腰燕在4月上旬产卵.金腰燕卵的各项量衡度均较家燕的大,出壳时金腰燕雏鸟体重也比家燕雏鸟稍重.金腰燕雏鸟的体长、翅长、尾长、外部器官及体重的增长较家燕的快.而易卵、易雏的金腰燕雏鸟增长曲线则在金腰燕和家燕的雏鸟之间.易卵易雏的实验表明,在孵卵和育雏过程中,金腰燕与家燕之间彼此互换卵可以接受,易换雏鸟也可以接受.
- 田丽周材权胡锦矗
- 关键词:金腰燕家燕繁殖生态生长发育雏鸟
- 雅鲁藏布江加查峡谷喜马拉雅鬣羚活动节律研究
- 2024年
- 雅鲁藏布江加查峡谷内栖息着种类丰富的野生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喜马拉雅鬣羚(Capricornis thar)也生活在峡谷内,但一直未见喜马拉雅鬣羚的系统调查研究,而影响对喜马拉雅鬣羚的科学保护。因此,为了促进加查峡谷后续开展科学、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工作,2020年5月到2022年12月,在加查峡谷内共布设85台红外相机对喜马拉雅鬣羚进行监测,并且对喜马拉雅鬣羚的活动节律进行初步研究。相机总工作天数39109 d,其中80台相机拍摄到喜马拉雅鬣羚,共获得有效照片15744张,其中独立有效探测照片数2650张。研究结果:1)喜马拉雅鬣羚全年的日活动节律呈现双峰型,活动高峰出现在4∶00—6∶00和19∶00—21∶00,活动低谷出现在10∶00—15∶00;2)四季对比发现秋季的活动强度比春、夏、冬季高;3)旱季的活动高峰比雨季的活动高峰提前1 h,并持续更长的时间;4)喜马拉雅鬣羚为夜行性动物。使用红外相机对加查峡谷进行了近两年半的监测,对峡谷喜马拉雅鬣羚的活动节律有了一定了解,为后续的研究、保护以及管理打下基础。
- 王志祥王雪宇黄凯朱宇航夏万才费汉榄黎大勇
- 关键词:红外相机活动节律
- 20年来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大叶筇竹的变化及保护措施
- 作为大熊猫的主食,其生长更新与大熊猫的生存息息相关.为了研究采笋和森林砍伐对大熊猫主食竹大叶筇竹生长更新的影响,2010年10月和2011年6月对大叶筇竹进行了竹子生长结构及更新状况的调查,并与20年前数据比较分析.
- 王光磊周材权
- 关键词:PANDABAMBOO
- 大熊猫生境选择及与小熊猫在生境上的分割被引量:11
- 2007年
-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是近20年来一个比较活跃的区域,目前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微生境与采食场两个空间尺度上.具有平缓的坡度被广泛认为是大熊猫偏好微生境的特征,而在微生境内对采食场的选择则侧重于具有较多喜食食物的部分,如老笋、新笋等的集中处.大熊猫生境选择的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外来人为干扰可导致大熊猫选择生境的漂移.同域分布的大、小熊猫具有明显不同的生境利用模式,这反映了两种熊猫在生理、生态需求等方面的不同,而非因种间竞争导致的生态调整之结果.
- 张泽钧魏辅文胡锦矗
- 关键词:大熊猫小熊猫生境选择
- 航天诱变凤仙花SP_2的细胞学观察被引量:4
- 2007年
- 对来自航天诱变凤仙花突变体院-3的子代(SP2)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研究.对13株子代(SP2)的细胞学观察发现,减数分裂中期Ⅰ均为7个二价体(7Ⅱ),表明SP1减数分裂的不均等分离未能导致SP2非整倍体变异.并首次发现SP2小孢子在发育早期以“凹陷式“和“出芽式”分裂形成小花粉粒.分析认为:SP1减数分裂中的不均等分离和多极分离的主要原因是由航天条件下多种因素造成的生理损伤所致,是不遗传的.“凹陷式”和“出芽式”分裂是SP2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该分裂方式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 王祖秀汤泽生杨军刘平
- 关键词:凤仙花航天诱变SP2小孢子发育花粉败育
- 南充高坪机场春季鸟类群落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2006年3-5月,通过对南充高坪机场及附近5种生境6条样带的调查,共记录春季鸟类67种,分属11目35科.其中东洋种28种(41.8%);古北种27种(40.3%);广布种3种(4.5%);不易归类的种类9种(13.4%).繁殖鸟类中,东洋种28种(62.2%);古北种14种(31.1%).夏候鸟25种(37.3%);冬候鸟10种(14.9%);留鸟28种(41.8%);旅鸟4种(6.0%).通过重要性值分析表明,最重要的鸟11种,有家燕,金腰燕、白鹭、棕背伯劳、白颊噪鹛、家鸽等.按鸟类的生境分布系数划分,广性分布型鸟类是31种.优势种(D>10)3种,分别是家燕,金腰燕,白鹭.
- 李晓娟周材权李操黄燕
- 关键词:鸟类群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