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医学院

作品数:472 被引量:1,066H指数:17
相关作者:黄铎香李济田许延康陈国锐崔慎之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3篇期刊文章
  • 83篇会议论文
  • 12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 1篇专利

领域

  • 366篇医药卫生
  • 53篇文化科学
  • 11篇生物学
  • 10篇经济管理
  • 7篇农业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政治法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9篇细胞
  • 27篇动脉
  • 23篇肿瘤
  • 20篇蛋白
  • 17篇基因
  • 14篇解剖学
  • 14篇鼻咽
  • 13篇鼻咽癌
  • 12篇染色
  • 11篇血管
  • 11篇切除
  • 11篇染色体
  • 11篇病人
  • 10篇肝癌
  • 9篇激光
  • 8篇切除术
  • 8篇老年
  • 7篇干细胞
  • 6篇小鼠
  • 5篇老年人

机构

  • 471篇中山医学院
  • 56篇中山大学
  • 50篇中山大学附属...
  • 14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北京医院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香港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武汉大学
  • 3篇天津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10篇何志谦
  • 8篇谢举临
  • 7篇祁少海
  • 7篇利天增
  • 7篇梁惠珍
  • 7篇刘燕
  • 7篇黄铎香
  • 6篇赵擎宇
  • 6篇郭景元
  • 6篇徐盈斌
  • 5篇陈宝江
  • 5篇吴坚柱
  • 5篇谢英俊
  • 5篇方群
  • 5篇王庭槐
  • 5篇许延康
  • 4篇卞辉宁
  • 4篇马中富
  • 4篇蔡锐波
  • 4篇陈培熹

传媒

  • 53篇中山大学学报...
  • 52篇广东解剖学通...
  • 37篇新医学
  • 14篇广东医学
  • 9篇中国临床解剖...
  • 9篇图书馆论坛
  • 8篇解剖学报
  • 7篇中国病理生理...
  • 7篇刑事技术
  • 7篇中国生理科学...
  • 6篇中华医院感染...
  • 6篇中华医学遗传...
  • 6篇热带医学杂志
  • 6篇四川激光
  • 5篇中国昆虫学会...
  • 4篇中华妇产科杂...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4篇解剖学通报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14篇2012
  • 16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10篇2008
  • 11篇2007
  • 9篇2006
  • 9篇2005
  • 26篇2004
4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地区正常人的代谢研究:膳食中蛋白质、钙、磷含量的影响 Ⅱ.钙、磷平衡
试验的经过与第Ⅰ部分完全相同。按分析结果,第一期钙的进食量平均接近400毫克, 男子稍多。男女都可以维持平衡。鈣的排出,大部分由粪;尿中平均有80—90毫克。第二期用白薯为早餐,膳食中的钙,男子平均每日进食约700毫克,...
龚兰真许鹏程
文献传递
广东地区10000例遗传咨询者细胞遗传学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为探讨广东地区(亚热带地区)遗传咨询人群中,外周血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为亚热带地区染色体数据库提供相关数据;并探讨阳性检出者与临床的关系,给优生优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1998年1月至2007年8月来我院和中山医学院科技中心就诊的10000例遗传咨询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1102例,占受检人员的11.0%,较我国北方和中部地区的检出率高。
陈宝江方群王彩玲吴坚柱谢英俊陈健生李渝军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染色体异常
中国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变异型的研究——Ⅲ.Gd(-)苗族白沙型[Gd(-)Miaozu—baisha]被引量:3
1984年
苗族是我国南方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我们于1983年3月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元门及白沙公社3个苗族生产队进行萄糖-6-磷酸脱氢酶(C6 PD)缺乏症调查,对其中3例G6 PD缺乏的男性采血进行了G6 PD变异型鉴定,发现是一种新的变异型,定名为Gd(一)苗族白沙型[Gd(-)Miaozu-Baish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杜传书许延康华小云吴秋玲刘良斌吴敏翁咏农
关键词:变异型人红细胞右旋糖己糖苗族GD
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2019年
1953年华南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前身)成立后,著名生物化学家许鹏程、龚兰真等教授组建了生物化学教研室。1983年马涧泉教授在国内率先成立了'分子生物学研究室',是国内较早进行分子生物学学科建设的少数单位之一。目前教研室有教职员工22人,包括教授10人、副教授9人、讲师1人、实验师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5人。
周倜
中华按蚊自然种群动力学——Ⅱ、中华按蚊幼虫期存活率被引量:1
1984年
中华按蚊孳生广泛,种群数量大,是我国重要传疟媒介。深入研究其种群动力学,无论对流行病学或者媒介防制都有重要意义。有关中华按蚊的种群动力学研究,国内目前仅限于实验种群的观察(曲传智,1981,苏寿(氵氏)等,1982)。对现场自然种群的观察,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现场观察中华按蚊各龄期幼虫存活率的结果,作为研究中华按蚊自然种群动力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比较各龄期幼虫的变动情况,分析种群增殖与死亡的相互关系,反映自然界中华按蚊种群变动,为寻找更有效的防制提供依据。
潘实清何桂铭李树桃
关键词:幼虫期中华按蚊按蚊属幼虫发育种群动力学
IL-12恢复化疗药物对人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IL-12是否能够恢复化疗药物对人抗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及其机制。方法人PBMCs在抗CD3和抗CD28共刺激条件下,加或不加化疗药物和IL-12,不同的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产生及其mRNA的表达。利用流式细胞术或Western blotting检测T细胞不同亚群细胞因子IFN-γ和转录因子T-bet、p-STAT-1、p-STAT-4的表达。利用卡介苗(BCG)刺激PPD+PBMCs,检测化疗药物及IL-12对抗原特异性细胞IFN-γ和TNF-α的表达影响。结果化疗药物对人IFN-γ和TNF-α的产生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同时IL-12对其抑制作用的恢复也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BCG刺激PPD+PBMCs实验证明,化疗药物抑制抗原特异性细胞产生IFN-γ和TNF-α,IL-12能够恢复其免疫抑制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化疗药物通过下调STAT-1和STAT-4的磷酸化以及T-bet的表达影响IFN-γ和TNF-α的产生,IL-12通过上调STAT-4的磷酸化恢复了免疫的抑制作用。结论化疗药物抑制人的细胞免疫应答,而IL-12通过上调STAT-4的磷酸化完全恢复其抑制作用,从而对肿瘤化疗病人重建免疫功能(包括抗感染和抑制癌细胞的复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谢淑华沈娟张燕楠余思菲杨滨燕陶亮吴长有
关键词:化疗药物免疫抑制IL-12免疫恢复
几种蝙蝠恙虫蚴的研究
过去我们(陈心陶、徐秉锟,1957)在广东发现两种寄生在蝙蝠的急虫蚴,它们是反曲滑顿(恙虫)(W.recurvata Chen&Hsu,1957)和马坝滑顿(恙虫)(W.mapaensis Chen&Hsu,1950)。...
陈心陶徐秉錕
文献传递
中国人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序列测定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构建中国人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PSMA)基因编码区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方法 :从前列腺癌组织中提取总RNA ,采用RT -PCR技术扩增前列腺特异膜抗原的基因编码区序列 ,将序列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0 ,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本实验所扩增的中国人PSMA基因编码区序列与Israeli等报道的序列同源性为 99 7% ,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结论 :成功克隆了PSMA编码区序列 ,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 ,为PSMA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前列腺癌生物治疗奠定基础。
曹开源戴淑琴徐霖中袁广卿黄小荣丘少鹏郭琳洁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抗原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分子
缺血性肠炎
1985年
缺血性肠炎,亦称出血性小肠结肠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仅累及结肠血管时称之为缺血性结肠炎。本病大多数是由于肠系膜血管阻塞,或由于血循环动力学的改变造成肠缺血。临床上常分为阻塞性与非阻塞性缺血性肠炎两种。
陈国锐王深明
关键词:缺血性肠炎SMA肠系膜腹膜阻塞性血栓栓塞
肝脏肿瘤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肝脏肿瘤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基本情况,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介入治疗后并发感染的肝脏肿瘤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介入治疗术后相关感染并发症,以及治疗及预后情况等。结果本中心近4年来介入治疗后并发感染的肝脏肿瘤患者共计22例,感染率约为0.2%;感染类型主要包括肺部感染12例次、胆道系统感染8例次、感染性休克5例次和肝脓肿1例次,其中肺部感染合并胆道系统感染1例,肝脓肿合并感染性休克1例,胆道系统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2例;感染部位以肺部和胆道系统为主,分别占46.2%和30.8%;共分离出24株感染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3株占54.2%,革兰阳性菌6株占25.0%,真菌5株占20.8%;5例医院感染患者介入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7例患者未使用,经抗感染治疗后,13例患者病情好转,9例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结论肝脏肿瘤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的感染为典型的医院感染,主要以肺部感染和胆道系统感染为主,术后重症感染患者往往存在混合感染,病原菌以肠道机会致病菌为主;局部消融治疗较其他介入治疗手段更易发生术后严重感染,要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早期治疗。
林剑菲郑晓靖陈崇翔尹萌赵擎宇
关键词:肝肿瘤介入治疗医院感染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