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化学与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21 被引量:1,103 H指数:16 相关作者: 张轩杰 周工建 申佳珉 陈合格 刘庆文 更多>> 相关机构: 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 吉首大学湖南省林产化工工程重点实验室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日本青鳉2种WNT4基因的克隆及鉴定(英文) 被引量:6 2012年 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member 4(WNT4) is a critical signaling molecule,regulating cell-cell interactions,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migration,and gene activation [1,2].It is a highly conserved gene with mammals and has multiple roles in organogenesis and homeeostasis,and it has special importance in the sexu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ovary [3 - 6]. 李建中 刘琼 王德寿 周林燕 酒井章依 长滨嘉孝关键词:克隆 系统进化分析 青鳉 金鱼雌核发育单倍体发育过程中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前期已有工作发现在金鱼雌核发育单倍体中一些与发育调控相关的重要蛋白质表达受阻导致单倍体的发育畸形。为了进一步阐明单倍体的发育机制,共收集了3个不同发育时期金鱼单倍体胚胎(HE-1、HE-2、HE-3)进行雌核发育单倍体的差异蛋白质组研究。研究采用二维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利用PDQuest软件进行图谱分析,质谱分析初步鉴定到了15个差异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金鱼雌核发育单倍体的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阐明单倍体的发育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玲 周新文 谢锦云 黄树林关键词:金鱼胚胎 发育过程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 转生长激素基因三倍体鲤鱼的快速生长与不育特性 被引量:13 2010年 将转草鱼生长激素基因黄河鲤(♂)与改良四倍体鲫鲤(♀)交配,获得100%三倍体子代"鲤鱼".通过特异引物PCR检测,子代鲤鱼包括转基因(简称阳性鱼)和非转基因(简称阴性鱼)两部分,其中阳性鱼占总检测鱼数的44.2%;染色体检测表明,子代转基因鲤鱼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组织切片结果表明性腺不能发育成熟;在同龄的鲤鱼繁殖季节(24月龄),转基因三倍体鲤鱼仍不能产生成熟配子.阳性和阴性三倍体鲤鱼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它们的体侧扁,近似纺锤形,体色青灰,有两对口须,大部分可测量性状和可数性状都介于父母本之间,表现出杂种特征.2年同塘养殖结果表明,阳性鱼的平均体重为阴性鱼的2.3倍;其中最大阳性鱼个体的体重为最大阴性鱼的2.91倍.因此,本研究不仅证实了转基因三倍体鲤鱼的生长快速特性,而且第一次用实验消除了转基因鲤鱼养殖应用上的生态安全之虑. 于凡 肖俊 梁向阳 刘少军 周工建 罗凯坤 刘筠 胡炜 汪亚平 朱作言关键词:鲤鱼 二倍体 三倍体 不育性 远缘杂交导致不同倍性鱼的形成 被引量:41 2010年 远缘杂交可以使基因组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中,从而导致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都发生改变.本文描述了在红鲫(♀)与鲤鱼(♂)的远缘杂交后代中,形成了F3-F18两性可育异源四倍体鲫鲤群体(4n=200,简称为4nAT).4nAT的雌、雄个体分别产生的二倍体卵子和二倍体精子,经过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在没有染色体加倍处理情况下,分别发育成雌核发育二倍体后代和雄核发育二倍体后代.其中雌核发育体系衍生出具有遗传变异的改良四倍体鲫鲤和改良二倍体鱼,二倍体杂交鱼产生不减数的配子的现象与减数分裂前核内复制或者核内有丝分裂或者生殖细胞融合有关.用雄性4nAT与雌性二倍体鱼进行倍间交配大规模制备了不育三倍体鱼.在红鲫(♀)与团头鲂(♂)的远缘杂交后代中,成功地获得两性可育的天然雌核发育红鲫(2n=100),不育的三倍体鲫鲂(3n=124)以及两性可育的四倍体鲫鲂(4n=148),此外,还制备了两种五倍体鲫鲂(5n=172;5n=198).该文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不同倍性鱼的生物学特点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比较,揭示了远缘杂交或者将远缘杂交与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相结合的方法在具有遗传变异的不同倍性鱼的形成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在生物进化和鱼类遗传育种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刘少军关键词:远缘杂交 雌核发育 雄核发育 生物进化 体细胞重编程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1 2012年 体细胞重编程是指已分化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或转录因子诱导等手段重建其表观遗传标记,恢复胚胎期多能性或全能性状态的过程。由于这一发现革新了人们对发育生物学的理解,同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了在该领域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两位科学家——约翰·戈登(John Gurdon)和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目前广泛使用的体细胞重编程手段主要有体细胞核移植和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由于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能够分化为机体所有的细胞类型,因此,在药物筛选、疾病病理学研究、细胞替代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本文将简要回顾这一领域的发展过程,并讨论本领域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 蒋明贵 汪妹 肖亚梅 肖亚梅关键词:体细胞重编程 体细胞核移植 诱导多能干细胞 uPA基因重组GFP-腺相关病毒载体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 2007年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用RT-PCR法从幼鼠肾脏获得uPA cDNA,再克隆到质粒pAAV-IRES-hrGFP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AAV-hrGFP-uPA,通过酶切和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的正确性.采用磷酸钙共沉淀法,以重组质粒pAAV-hrGFP-uPA和pAAV-RC、pHelper共转染AAV-293细胞,产生具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用斑点杂交法测定重组病毒颗粒的滴度,再将此病毒颗粒体外转染到培养的肾小管细胞中,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GFP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转染的uPA蛋白表达.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uPA基因GFP-腺相关病毒重组质粒,病毒滴度达每mL 4×1013病毒颗粒,60%~70%肾小管细胞感染了病毒颗粒,感染的肾小管细胞能稳定、高效表达外源uPA蛋白,为今后建立AAV-uPA基因治疗肾纤维化的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毕凌云 易著文 彭海宁 刘明俊 刘喜红 何庆南 党西强 吴小川 莫双红关键词:UPA GFP 腺相关病毒载体 锌指转录因子snail超家族 被引量:5 2003年 snail超家族基因作为一种锌指转录因子参与调控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过程.不同的家族成员已显示在许多信号的级联放大过程中起作用,包括左右轴识别、附肢形成、神经分化和细胞命运决定等形成过程. 王瑛 朱传炳 吴秀山关键词:锌指 转录因子 锌指蛋白与心脏发育 被引量:1 2003年 锌指是最大的DNA结合蛋白家族,是最普遍的核酸识别元件.近年来发现锌指参与生物体的基因转录,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等各种基因调节和控制过程,心脏发育过程中涉及大量锌指基因.综述了心脏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锌指蛋白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 王俊 袁婺洲 吴秀山关键词:心脏发育 锌指蛋白 转录因子 锌指亚家族GATA-4、-5和-6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2003年 GATA蛋白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它们具有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其中的GATA 4、 5和 6亚家族对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起关键性的调控作用.综述了这3种因子的结构功能,在小鼠中的表达模式和基因定位,在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中的作用,对可诱导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与它们相互作用的有关因子等. 肖婧 王跃群 吴秀山关键词:转录因子 锌指 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它们父母本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遗传变异的分析 被引量:17 2004年 采用质粒克隆测序方法 ,获得了异源四倍体鲫鲤 5个个体、异源四倍体鲫鲤雌核发育二倍体后代 2个个体、三倍体湘云鲫 2个个体及红鲫、湘江野鲤和日本白鲫各 1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的全序列。经对比发现 ,异源四倍体 5个个体共享 2种单元型 ,异源四倍体鲫鲤雌核发育二倍体后代 2个个体、三倍体湘云鲫 2个个体以及红鲫、湘江野鲤和日本白鲫各 1个个体分别共享 1种单元型。用MEGA 1 0软件分析了它们的碱基组成和核苷酸序列差异 ,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它们间的序列同源性在 95 %~ 99%之间 ,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它们母本 (分别为红鲫和日本白鲫 )之间的序列同源性大于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它们父本(分别为湘江野鲤和异源四倍体鲫鲤 )之间的序列同源性 ,结果表明 :异源四倍体鲫鲤和三倍体湘云鲫在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上具有母性遗传特征。另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异源四倍体鲫鲤经过 9代 (F3 F11)繁殖后 ,在 5个个体中发现了 2种单元型 ,说明在四倍体基因库中存在遗传多样性 ,为四倍体基因库的繁殖。 郭新红 刘少军 颜金鹏 刘筠关键词:RRNA基因 DNA序列 异源四倍体鲫鲤 三倍体湘云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