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学院蒙古文史学院
- 作品数:108 被引量:96H指数:5
- 相关作者:乌日罕秀云李书敖拉哈斯更多>>
-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论蒙古族谚语的民族特色被引量:2
- 2014年
- 谚语是民族的智慧、经验的结晶,是民族语言词汇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具有民族性,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谚语都有自己的本民族特色。蒙古族作为著名的"马背上的民族",世代繁衍生息在草原上,其谚语更是具有鲜明的本民族特色。本文主要从馥郁的草原气息、浓厚的牧民情结和特有的崇马精神三方面论述蒙古族谚语的民族特色,以期从这一角度对蒙古族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生存环境等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 李书
- 关键词:蒙古族谚语民族特色
- 试论本、专科教育的基本区别被引量:2
- 2007年
- 本、专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具代表有性的两种基本形式和两个不同层次。二者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具有明显的差别。专科教育注重“专业”性,而本科教育侧重“综合性”。学科建设是本、专科教育的根本区别,专科教育不提倡学科建设,而对本科教育而言,学科建设是核心工作。本专科教育在育人机制上也有不同要求和特点。
- 王其格
- 关键词:学科建设育人机制
- 清代翁牛特左右二旗人文地理变迁概述
- 2016年
- 清初翁牛特部落来归,朝廷在西拉沐伦河与老哈河之间的东西宽五百余里,南北长二百余里范围内分地驻牧。本文概述在时间推移,历史变迁中的这些人文地理概况。
- 敖拉
- 关键词:游牧文化地理
- 蒙古族谚语在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蒙古族谚语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在只言片语中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历来为本民族及其他各民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因此,把蒙古族谚语应用到教学中,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继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 李书
- 关键词:教学
- 汤因比历史哲学思想评述
- 2004年
- 汤因比的历史哲学概括起来有两种内容 :一是历史单位 ,二是文明的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和贯穿于其中的历史发展规律。他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把文明作为历史的最小单位 ,另一方面又肯定了历史规律的存在 ,并以文明有规律的运动研究历史。
- 宝音初古拉
- 关键词:汤因比历史哲学思想历史发展规律文明起源
- 试谈蒙古民族“招福驱邪”习俗
- 2004年
- 从蒙古民族历史上的宗教文化 ,哲学思想 ,社会生活入手 ,探析蒙古民族“招福驱邪”习俗 ,“招福”习俗有招唤福气为目的的“达拉拉嘎”和保存原有福气为目的的“贺什格”两种形式 ,“驱邪”习俗包括当事人不慎或触犯禁忌而染上邪气时的“驱邪”和当事人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被迫接触邪气时的“驱邪”习俗。
- 赛音朝克图
- 关键词:蒙古民族自然崇拜萨满教神灵
- 创新与传统:网络环境下文学类课程的教与学
- 2019年
- 本文充分解析了目前传统教学模式下文学类课程遇到的困境的基础上,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板块和环节对传统教学模式和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进而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文学类课程进行创新移动教学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 乌日罕
- 关键词:网络环境文学类课程
- 游牧民族的文化乡愁——鲍尔吉原野民族题材散文综论被引量:1
- 2016年
- 鲍尔吉原野民族题材的散文是一种文化乡愁的抒发和表达,弥漫着浓郁的游牧民族气息,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其乡愁书写,一方面通过"原乡"的构筑,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和恒久意义,表现出创作主体对游牧文明的深深眷恋与文化自觉意识。另一方面,又以"怨乡"的方式,完成其对社会、历史以及民族文化的思辨审美,体现出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文关怀和批判精神,从而使其散文带有某些智性的光辉。
- 包天花
- 关键词:游牧文化民族题材文化乡愁
- 论白居易乐舞诗的艺术魅力
- 2012年
- 艺术是一门较深的学问,然而舞蹈又是瞬息万变的动态艺术,倘若要用形象化的文字将其表述出来,则需要有较高的乐舞欣赏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可以说是一项难度很大的语言艺术,因为要把以音乐和动作作为传达感情手段的乐舞形象用语言再现出来,而且要描摹传神,是很不容易的。但在白居易的笔下,却用语言艺术描绘出了一批乐舞的杰作,其比之历代诗人同类作品更善于描摹乐舞形象,揭示乐舞内涵,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获得美感的享受和诗意的陶醉。
- 李书
- 关键词:白居易乐舞乐舞诗艺术魅力
- 《辽史》记载的“斡里”“斡鲁”“斡耳”“窝鲁”演变分析
- 2018年
- 契丹是中国历史上的古老民族,在中国北方活动二百一十年之久,曾对中国历史产重大影响。正确解读"斡里朵""斡耳朵""斡鲁朵""窝鲁朵"等契丹词汇,对于了解契丹社会组织、辽朝历史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辽史》中的"斡里""斡鲁""斡耳""窝鲁"等译音词汇加以系统地统计、分类,分析了它们的文化含义。
- 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