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921 被引量:18,133H指数:47
相关作者:张红武王兆印杨强张嘎周维垣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04篇期刊文章
  • 4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94篇水利工程
  • 657篇建筑科学
  • 320篇天文地球
  • 175篇理学
  • 1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9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4篇农业科学
  • 90篇经济管理
  • 85篇自动化与计算...
  • 68篇机械工程
  • 60篇动力工程及工...
  • 37篇一般工业技术
  • 35篇矿业工程
  • 19篇文化科学
  • 18篇化学工程
  • 17篇生物学
  • 14篇电气工程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电子电信
  • 8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8篇值模拟
  • 177篇数值模拟
  • 139篇混凝土
  • 130篇黄河
  • 115篇堆石
  • 113篇拱坝
  • 109篇泥沙
  • 108篇有限元
  • 107篇边坡
  • 101篇地震
  • 98篇水库
  • 92篇流域
  • 91篇石坝
  • 83篇水电
  • 83篇模型试验
  • 81篇水工
  • 78篇水利
  • 76篇水流
  • 74篇河床
  • 66篇应力

机构

  • 2,915篇清华大学
  • 143篇中国水利水电...
  • 115篇中国科学院
  • 101篇青海大学
  • 67篇武汉大学
  • 47篇中华人民共和...
  • 45篇长江科学院
  • 43篇河海大学
  • 43篇黄河水利科学...
  • 41篇南京水利科学...
  • 39篇中国水电工程...
  • 37篇北京交通大学
  • 3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2篇中国长江三峡...
  • 30篇北京科技大学
  • 30篇华北电力大学
  • 28篇华北水利水电...
  • 27篇北京师范大学
  • 27篇西南科技大学
  • 20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73篇王光谦
  • 157篇张建民
  • 140篇金峰
  • 115篇吴保生
  • 99篇张嘎
  • 97篇王兆印
  • 96篇李庆斌
  • 95篇杨强
  • 91篇魏加华
  • 90篇张红武
  • 86篇刘耀儒
  • 85篇于玉贞
  • 83篇傅旭东
  • 83篇孙其诚
  • 79篇王兴奎
  • 76篇钟德钰
  • 74篇王忠静
  • 73篇介玉新
  • 70篇刘晓丽
  • 66篇王进廷

传媒

  • 38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59篇水利学报
  • 135篇清华大学学报...
  • 130篇岩石力学与工...
  • 111篇水科学进展
  • 110篇岩土力学
  • 93篇岩土工程学报
  • 73篇应用基础与工...
  • 71篇泥沙研究
  • 70篇人民黄河
  • 66篇工程力学
  • 48篇南水北调与水...
  • 38篇水利水电技术
  • 32篇项目管理技术
  • 29篇水力发电
  • 27篇水利水电科技...
  • 25篇排灌机械工程...
  • 21篇工程热物理学...
  • 2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7篇长江科学院院...

年份

  • 3篇2024
  • 96篇2023
  • 151篇2022
  • 113篇2021
  • 130篇2020
  • 146篇2019
  • 137篇2018
  • 110篇2017
  • 142篇2016
  • 200篇2015
  • 157篇2014
  • 184篇2013
  • 170篇2012
  • 218篇2011
  • 244篇2010
  • 208篇2009
  • 200篇2008
  • 163篇2007
  • 84篇2006
  • 24篇2005
2,9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面板堆石坝软缝接触计算模型及其数值实现被引量:11
2016年
设置软接触纵缝是防止高面板堆石坝发生面板挤压破损的常用工程措施。分析软缝填缝料的挤压特性,提出一个简单实用的双线性软缝挤压模型。通过将软缝概化为可发生相互贯入的软接触界面,提出基于计算接触力学的摄动Lagrange格式,发展相应的软缝接触算法,并采用三维接触分片试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合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设置软缝可有效减低面板的坝轴向挤压应力。
周墨臻张丙印王伟
关键词:高面板堆石坝
混凝土动态双轴强度探讨被引量:11
2008年
本文根据单轴和等压双轴的动态强度的特性,提出用一抛物线方程和双曲线方程来模拟拉-压区和压-压区的强度变化规律,方程的参数是单轴动态强度的函数。在拉-压区和压-压区分别推导出混凝土的动态强度,建立了完整的混凝土静、动态双轴强度包络线。为了得到一致的动态强度准则,建立了统一静态应变率下的混凝土动态单轴抗压强度和动态单轴抗拉强度与应变率的关系式,并根据已有的试验结果,建立了类似的等压双轴动态强度变化关系式,以用于双轴动态强度预测。根据本文方法得到的包络线在拉-压区和压-压区连续光滑,预测的动态双轴强度与已有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作为工程实际应用的参考值。
陈樟福生李庆斌
关键词:混凝土应变率
混流式水轮机飞逸暂态过程的三维非定常湍流计算Ⅰ被引量:11
2008年
根据加速旋转相对坐标系中雷诺平均的连续性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以及转动系统的动量矩方程,推导了水轮机转轮区域的流动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对基于HL220进行改型的混流式水轮机进行飞逸暂态过程的三维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在最优开度工况下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对方程组进行了封闭,得到了暂态过程中水轮机体积流量、转轮水力矩、转轮角速度、及水轮机效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水轮机内部的流动情况,采用RNGk-ε湍流模型进行9种开度工况下的飞逸暂态过程数值模拟,得到各开度下的飞逸过程曲线、水轮机内部流动的变化情况,以及飞逸流量及飞逸转速,并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吻合良好,表明通过计算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水轮机飞逸过程中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李金伟刘树红周大庆吴玉林
关键词:水力机械非定常数值模拟混流式水轮机
长期不规则荷载作用下粗粒土的等价粘弹塑性模型
张幸幸张建民温彦锋
渠道分水扰动可预知算法设计与仿真被引量:8
2011年
维持控制点水位稳定是保证输水渠道安全有效运行的前提。以控制点水位偏差为主要抑制因子,基于线性二次型(LQR)指标,构建了渠道系统水位偏差、偏差变率和流量控制的全状态空间模型,将加入预测模块的线性二次型算法在渠道系统的全状态空间中进行分析和综合,提出了扰动可预知模型的构造方法。通过脉冲响应测试来加深对算法结构的理解,使用南水北调中线电子渠道平台对算法有效性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渠道运行工况改变后,仍能够维持渠道的稳定运行,算法设计极具潜在的应用价值。
尚毅梓吴保生李铁键王光谦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电子渠道
水平壳管式相变蓄能单元传热机理研究
2021年
以水平壳管式相变蓄能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相变的流动传热耦合数学模型,对蓄能单元熔化/凝固过程的传热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化过程传热机理为从以导热主导到以自然对流主导再恢复到以导热主导;而凝固过程,传热机理为全程以导热主导;自然对流对熔化过程影响较大,可以强化传热,减少总的熔化时间,而对凝固过程影响很小;由于自然对流的强化传热效果,熔化过程蓄热速率会在快速下降后经历一个先上升再缓慢下降直至熔化结束的过程;凝固过程释热速率呈现快速下降后再缓慢下降直至凝固结束;熔化和凝固过程热量的吸收与释放均以潜热为主。
金玉龙盛峰盛璐腾王硕冯乐军刘志颖李辉安雪晖
关键词:自然对流传热机理强化传热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渠道的漫溢现象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渠道缺少调节水库的现实情况,采用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模拟了渠道中某一节制闸出流量以不同速率关闭而导致上游渠道中出现的水流漫溢现象。结果显示,水流漫溢现象最先发生在被关闭节制闸前。闸下出流量的变化速率越快,出现漫溢的时间也越短,闸门关闭期间的闸前水位上涨速度与闸下出流量的变化速率呈线性变化关系。实际条件下,为尽量避免出现漫溢事故,应尽量缓慢关闭闸门,延长渠道出现漫溢的时间,以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启动退水闸或其他分流设施。
方神光吴保生赵刚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节制闸非恒定流
葛洲坝电站非汛期日优化发电计划编制方法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水电厂机组为单元建立了葛洲坝电站的发电模拟模块,据此采用经模拟退火算法改进的混合遗传算法,建立葛洲坝电站非汛期厂内日优化发电调度模型,并将其应用到葛洲坝电站发电计划编制工作中,实现枯水期厂内发电流量的优化分配.采用2007年4月1日至4月10日实际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与校核,结果表明模型模拟单日平均出力的精度达98.84%.经优化10日最多可新增电量1270×104kW.h.
蔡治国张艾东张娟
关键词:葛洲坝电站混合遗传算法模拟退火优化调度
五台山区地形雨减少对水资源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海河流域水资源量减少的原因倍受关注,以五台山地区为例分析地形雨减少对水资源量的影响,分析五台山站与山下周边的5个站点年降水量之比——地形强化因子(Ro)的减少趋势以揭示地形雨的减少;并利用水热耦合平衡方程定量评估地形雨减少对该地区水资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间Ro减少了0.53(27%),即地形雨大幅度减少;导致南庄水文站控制的五台山地区天然年径流量减少了1.9亿m3/a,占径流总减少量的70%,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26%。中国很多地区的降水观测站网都缺少位于山上的雨量站,难以估计山区地形雨的减少,导致根据降水进行径流计算时,会低估水资源的减少量。
杨汉波杨大文雷志栋
关键词:地形雨水资源
变形加固理论的力学基础与工程意义被引量:10
2011年
变形加固理论是弹塑性结构稳定性理论,建立基于塑性余能的结构稳定性判据并确定阻止结构失稳的有效加固力。变形加固理论的核心是最小塑性余能原理:结构总是趋于塑性余能最小的变形状态,即自承载力最大、加固力最小的变形状态。完善最小塑性余能原理的证明,并提出弹塑性结构稳定状态的最小余能原理。阐明变形加固理论对有限元法的发展:揭示了不平衡力与修正Newton-Raphson算法的物理内涵。将变形加固理论与刚体极限平衡法对比,阐明其工程意义是对设计中采用的作用-抗力体系的发展,加固完整描述了作用与抗力之差。
杨强冷旷代刘耀儒
关键词:弹塑性有限元
共29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