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锅炉及民用煤清洁燃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作品数:150 被引量:1,094H指数:20
相关作者:唐庆赵浮张彬奚波谭忠超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动力工程及工...
  • 4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9篇理学
  • 27篇化学工程
  • 7篇电气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矿业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9篇脱硫
  • 37篇两相流
  • 31篇锅炉
  • 30篇数值模拟
  • 28篇气固
  • 27篇烟气
  • 26篇气固两相
  • 26篇流化
  • 26篇流化床
  • 26篇值模拟
  • 25篇气固两相流
  • 25篇燃烧
  • 23篇烟气脱硫
  • 23篇气脱
  • 21篇循环流化床
  • 20篇两相流动
  • 16篇气固两相流动
  • 15篇煤粉
  • 14篇燃煤
  • 13篇燃烧器

机构

  • 150篇清华大学
  • 16篇西安交通大学
  • 12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北方交通大学
  • 2篇福井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焦作工学院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华中理工大学

作者

  • 87篇徐旭常
  • 52篇祁海鹰
  • 46篇由长福
  • 42篇陈昌和
  • 17篇何伯述
  • 15篇李定凯
  • 15篇刁永发
  • 11篇樊保国
  • 10篇吕子安
  • 10篇许晋源
  • 9篇李彦
  • 8篇项光明
  • 7篇王爱军
  • 7篇刘向军
  • 6篇王淑娟
  • 5篇杨玉芬
  • 5篇章新喜
  • 5篇杨小勇
  • 5篇姚强
  • 5篇黎强

传媒

  • 19篇工程热物理学...
  • 12篇燃烧科学与技...
  • 11篇中国电机工程...
  • 8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热能动力工程
  • 5篇实验技术与管...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化工学报
  • 4篇动力工程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锅炉技术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流体力学实验...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5
  • 19篇2004
  • 42篇2003
  • 25篇2002
  • 32篇2001
  • 11篇2000
  • 12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4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型锅炉屏式过热器热力计算方法分析被引量:11
2000年
对传统的屏式过热器的热力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提出了一种更为严格的计算方法,并将两种方法的差异做了对比,分析了这种差异对锅炉屏式过热器的设计和运行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传统的热力计算方法存在物理意义上的不严密以及计算结果对屏式过热器的安全不利等问题。
樊保国祁海鹰陈昌和徐旭常
关键词:锅炉屏式过热器热力计算方法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团运动的数值模拟
本文引入聚合力,表征稠密气固两相流动中颗粒所受到的团聚效应,将颗粒团视为床内的离散相,建立了颗粒团的碰撞、形成及破碎模型.并采用此模型数值模拟了循环流化床的两相流动,得到了较详细的床内流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模...
刘向军徐旭常潘小兵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两相流动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粉煤灰微观特征与干法脱炭实验被引量:3
2003年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粉煤灰的微观特征 ,提出了降低粉煤灰残余炭含量并提高粉煤灰活性的干法脱炭思路。摩擦电选实验表明 :干法脱炭是有效的 。
黎强陈昌和杨玉芬章新喜陈清如
关键词:粉煤灰摩擦电选
NO<,2>对中温干法脱硫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利用鼓泡床反应器对NO<,2>对中温干法脱硫反应的影响开展了实验研究.分别采用分析纯CaO和工业级石灰两种物质作为吸收剂,在250℃和350℃两个反应温度下研究NO<,2>对吸收剂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O<,2>的存...
宋蔷杨小勇孙幸超陈昌和徐旭常
关键词:转化率燃煤锅炉干法脱硫吸收剂二氧化氮
文献传递
模糊逻辑方法用于气两相流动PTV测量中的粒子识别过程
PTV技术进行图象处理时主要包括两个过程-颗粒识别与颗粒配对。颗粒识别质量对流动的测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该文采用人工智能中的模糊逻辑方法进行气固两相流动PTV测量中的颗粒识别过程。由于更多地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使得识别效率得...
蔡毅山本富士夫
文献传递
颗粒相流动边界条件对其浓度分布的影响机制被引量:18
2001年
运用描述颗粒相内部作用力的离散介质动力理论和“双流体”欧拉方法对循环流化床中 的稠密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专门研究了颗粒边界条件对其在近壁区浓度分布的影 响,探讨了产生畸变的机制;比较和检验了相关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近壁区颗粒轴向速度 梯度大小;和在那里局部加密的计算网格,对颗粒浓度的径向分布有强烈的影响,导致浓度分 布畸变的原因是不合理的边界条件过高估计了当地颗粒的脉动强度.提出选择边界条件的原则 是允许颗粒在壁面上有一定程度的滑移.
祁海鹰李宇红由长福刘双科徐旭常
关键词:稠密气固两相流动欧拉数值模拟
粉煤灰显微结构与流态化脱炭实验被引量:1
2002年
在分析粉煤灰显微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采用流态化方法脱除粉煤灰中残余炭并提高粉煤灰活性的基本思路。流态化分选实验表明 :这种思路是有效的 ,这一思路将为解决我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黎强陈昌和杨玉芬章新喜陈清如
关键词:显微结构粉煤灰流态化分选综合利用
一个气固两相流动阻力的新模型被引量:22
2003年
为了解决现有经验气固阻力模型的普适性问题 ,合理描述颗粒团聚现象对气固阻力的严重影响 ,从理论分析入手 ,将传统的CFD方法与系统能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建立了计及颗粒团聚效应的气固阻力分析模型 .与现有模型相比 ,新模型不仅合理地描述了气固两相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 ,而且避免了以往采用经验系数所导致的误差和局限性 .经循环流化床数值模拟的检验证明 ,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 ,从而在稠密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中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
肖海涛祁海鹰由长福徐旭常
关键词:稠密气固两相流动循环流化床
蒸汽活化对钙基脱硫剂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
400-800℃的温度范围内蒸汽活化提高脱硫剂钙利用率的课题所进行的实验研究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索活化方法改进脱硫剂固硫特性的机理,本文测量了脱硫剂——石灰的孔隙结构数据,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表现形貌,并研究了孔隙的分形维...
祁海鹰由长福王爱军吕屏徐旭常
关键词:蒸汽活化孔隙结构分形维数脱硫剂
粘性流场无网格方法数值计算
为解决气固两相流动直接数值模拟计算中(特别是三维问题)网格划分所带来的巨大计算量问题,本文采用无网格伽辽金法(EFG)对粘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主要计算了几个经典的流体力学问题:管道流、绕台阶流以及方腔驱动流,并与有...
仇轶由长福祁海鹰徐旭常
关键词:无网格伽辽金法分步法气固两相有限差分法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