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162 被引量:10,754H指数:35
相关作者:任敬心张军锋段继豪张铁昌李海滨更多>>
相关机构:咸阳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图形图像处理研究所咸阳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974篇期刊文章
  • 18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69篇自动化与计算...
  • 375篇航空宇航科学...
  • 341篇机械工程
  • 29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27篇一般工业技术
  • 70篇理学
  • 42篇经济管理
  • 25篇电子电信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医药卫生
  • 7篇化学工程
  • 7篇建筑科学
  • 7篇文化科学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社会学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94篇网络
  • 93篇航空发动机
  • 93篇飞机
  • 92篇图像
  • 76篇涡轮
  • 75篇合金
  • 73篇数控
  • 69篇涡轮叶片
  • 61篇遗传算法
  • 61篇铣削
  • 59篇叶片
  • 55篇仿真
  • 54篇计算机
  • 52篇曲面
  • 49篇锥束
  • 47篇锥束CT
  • 44篇调度
  • 43篇神经网
  • 43篇神经网络
  • 37篇配准

机构

  • 2,154篇西北工业大学
  • 34篇中国航天科技...
  • 31篇西安航空发动...
  • 25篇西安工业大学
  • 23篇成都飞机工业...
  • 19篇西安建筑科技...
  • 19篇咸阳师范学院
  • 14篇北京理工大学
  • 14篇陕西科技大学
  • 13篇西安航空学院
  • 1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0篇西安工程大学
  • 9篇西安科技大学
  • 9篇中国空间技术...
  • 9篇西安飞机工业...
  • 8篇华北水利水电...
  • 8篇南昌航空大学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海南大学
  • 7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308篇张定华
  • 223篇莫蓉
  • 222篇张树生
  • 173篇杨海成
  • 143篇何卫平
  • 120篇李原
  • 107篇常智勇
  • 93篇史耀耀
  • 88篇张卫红
  • 71篇卜昆
  • 70篇姚倡锋
  • 66篇任军学
  • 63篇赵歆波
  • 61篇汪文虎
  • 61篇李山
  • 60篇魏生民
  • 57篇白晓亮
  • 55篇周竞涛
  • 55篇黄魁东
  • 55篇孙树栋

传媒

  • 207篇计算机集成制...
  • 202篇航空制造技术
  • 154篇机械科学与技...
  • 93篇计算机工程与...
  • 75篇机床与液压
  • 73篇西北工业大学...
  • 71篇制造业自动化
  • 71篇航空学报
  • 68篇中国机械工程
  • 59篇机械工程学报
  • 58篇计算机辅助设...
  • 54篇计算机应用研...
  • 49篇现代制造工程
  • 38篇锻压装备与制...
  • 3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3篇机械设计与制...
  • 33篇中国制造业信...
  • 25篇机械制造
  • 18篇计算机应用
  • 17篇塑性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1篇2020
  • 27篇2019
  • 48篇2018
  • 43篇2017
  • 61篇2016
  • 119篇2015
  • 127篇2014
  • 146篇2013
  • 175篇2012
  • 201篇2011
  • 183篇2010
  • 187篇2009
  • 153篇2008
  • 156篇2007
  • 183篇2006
  • 95篇2005
  • 96篇2004
2,1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相位摩擦焊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2014年
相位摩擦焊属于旋转式摩擦焊,用于焊接一对相互旋转相位有要求的工件,在汽车工业、石油勘探和煤炭勘探等领域需求较大。综述了相位摩擦焊机的原理、特点及现状,并对相位摩擦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郭扭杜随更崔安定
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二次曲面提取被引量:2
2005年
在机械产品的逆向工程中,针对测量数据提取常用二次曲面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理解设计意图、指导数据分割,而且可以提高重建模型的精度和速度。首次提出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针对离散数据点进行二次曲面提取。通过数值实验结果及与其它算法的结果对比,证明了此算法的有效性、鲁棒性和精确性。为逆向工程中基于测量点的二次曲面提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刘雪梅张树生皇甫中民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二次曲面遗传算法实数编码逆向工程
数控布带缠绕机参数控制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介绍了采用工控机系统实现数控布带缠绕机的参数控制,并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利用LabW indows/CVI作为开发平台,设计出了一套理想的参数控制监视软件。该系统控制精度高,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涂华军史耀耀李敬华
关键词:PID控制NC
无k+1次幂因子数的两个渐近式(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引进了两个新的可乘函数U(n)和V(n),利用解析方法研究了∑n∈An≤xU(n)及∑n∈An≤xV(n)的均值分布性质,给出了两个较强的渐近公式,其中A表示所有无k+1次幂因子数组成的集合。所得结果表明这两个可乘函数具有较好的渐近分布性质。
马元魁张天平
关键词:可乘函数渐近式
工业CT图像重建的ART算法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工业CT是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手段。传统的滤波反投影算法(FBP)要求完备的投影数据,而实际检测中往往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获得完全的投影数据。针对不完全投影的数据重建问题,提出了利用代数重建法(ART)进行图像重建。分析了影响ART算法的重建速度和重建质量的因素,通过仿真实验对两种算法的重建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投影数据不完备时,ART算法的重建质量要优于FBP算法。
张顺利张定华赵歆波王凯
关键词:工业CT信号处理图像重建
基于平板探测器的锥束CT散射校正方法被引量:7
2009年
针对基于平板探测器的锥束CT系统固然存在的散射伪影,提出在X射线源和被检测物体之间添加一个射束衰减网格装置的散射校正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射束衰减网格的实验装置,然后推导了基于射束衰减网格的锥束CT散射校正方法,最后通过圆柱样品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散射校正方法能有效减少基于平板探测器的锥束CT系统散射伪影,提高了重建切片图像的质量。
胡栋材陈浩张定华
关键词:锥束CT康普顿散射
一种基于ART算法的快速图像重建技术被引量:16
2007年
ART算法是一个不断迭代的图像重建方法,提高该算法的重建速度一直是研究的重要方面。针对ART算法简化权因子重建模型,提出了一种快速网格遍历算法,通过简单的加减法和比较运算,即可确定射束穿过的网格编号。由于权因子在迭代过程中实时计算,节省了大量的存储空间,大大提高了ART算法的重建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非常有效,与传统方法相比,重建速度提高了近10倍。
张顺利张定华王凯黄魁东李卫斌
关键词:ART算法图像重建
压铆过程阶段划分与压铆力计算被引量:12
2009年
压铆是飞机装配过程中常用的机械连接方式,适当的加载压铆力可以减小铆接造成的铆接件变形,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性能。本文提出将压铆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的金属流动方向和受力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压铆过程的所需压铆力的计算方法,最后以直径为4 mm的沉头铆接为实例进行计算,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公式的正确性。
刘平李原张开富余剑峰
面向数字化系统互操作的知识表示技术研究
2009年
复杂产品多学科协同设计需求的增长,对产品设计的协同环境和功能互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异构系统间信息共享问题,采用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方法来对数字化系统进行知识的描述。针对数字化系统互操作的需求,结合数字化系统互操作的信息模型与功能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OWL-S的支持互操作的知识表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原型系统。
陈泽峰莫蓉杨海成
关键词:互操作知识表示本体
TC17钛合金高速铣削表面粗糙度及参数灵敏度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硬质合金刀具高速铣削TC17钛合金时,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为钛合金整体叶盘叶片类零件精加工的高速切削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试验依据。对切削参数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每齿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为敏感,其次是切削速度和铣削深度。
任军学罗远锋姚倡锋梁永收石凯
关键词:TC17钛合金高速铣削表面粗糙度灵敏度
共2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