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498 被引量:4,748H指数:22
相关作者:李光强杨治争李阳程晓茹易正明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东北大学材料与治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30篇期刊文章
  • 16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5篇冶金工程
  • 5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80篇一般工业技术
  • 82篇化学工程
  • 6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9篇理学
  • 23篇机械工程
  • 22篇矿业工程
  • 18篇动力工程及工...
  • 18篇文化科学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电气工程
  • 9篇建筑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 2篇农业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4篇合金
  • 99篇连铸
  • 97篇高炉
  • 85篇数值模拟
  • 84篇值模拟
  • 62篇合金化
  • 60篇精炼
  • 57篇硅钢
  • 56篇力学性能
  • 56篇力学性
  • 51篇取向硅钢
  • 51篇转炉
  • 51篇板坯
  • 51篇不锈
  • 50篇中间包
  • 49篇金属
  • 46篇铁水
  • 46篇不锈钢
  • 45篇夹杂
  • 42篇微合金

机构

  • 1,493篇武汉科技大学
  • 159篇武汉钢铁股份...
  • 35篇东北大学
  • 32篇武汉钢铁(集...
  • 30篇中央研究院
  • 26篇宝山钢铁股份...
  • 19篇武汉钢铁
  • 18篇北京科技大学
  • 16篇宝钢集团中央...
  • 15篇武汉钢铁有限...
  • 13篇中南大学
  • 13篇华菱集团
  • 13篇华菱涟源钢铁...
  • 12篇涟源钢铁集团...
  • 10篇湖北大江环保...
  • 9篇钢铁研究总院
  • 7篇湖南化工职业...
  • 7篇湖南华菱湘潭...
  • 7篇黄石大江集团...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82篇李光强
  • 126篇薛正良
  • 99篇毕学工
  • 93篇倪红卫
  • 84篇彭其春
  • 70篇朱诚意
  • 68篇金焱
  • 67篇张华
  • 55篇徐光
  • 52篇马国军
  • 46篇秦庆伟
  • 44篇程常桂
  • 44篇贺铸
  • 43篇高运明
  • 42篇赵刚
  • 39篇周进东
  • 39篇熊玮
  • 37篇吴志方
  • 36篇潘成刚
  • 35篇常庆明

传媒

  • 248篇武汉科技大学...
  • 112篇钢铁研究学报
  • 81篇特殊钢
  • 76篇炼钢
  • 74篇热加工工艺
  • 58篇钢铁
  • 50篇过程工程学报
  • 32篇中国冶金
  • 30篇铸造技术
  • 29篇金属热处理
  • 29篇钢铁钒钛
  • 25篇钢铁研究
  • 17篇烧结球团
  • 16篇上海金属
  • 16篇材料导报
  • 16篇粉末冶金工业
  • 16篇材料与冶金学...
  • 15篇特种铸造及有...
  • 13篇重庆大学学报...
  • 12篇有色金属(冶...

年份

  • 4篇2024
  • 61篇2023
  • 73篇2022
  • 56篇2021
  • 47篇2020
  • 62篇2019
  • 81篇2018
  • 125篇2017
  • 98篇2016
  • 104篇2015
  • 101篇2014
  • 97篇2013
  • 90篇2012
  • 75篇2011
  • 87篇2010
  • 104篇2009
  • 106篇2008
  • 53篇2007
  • 55篇2006
  • 14篇2005
1,4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5SiCr弹簧钢脱碳与氧化行为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氧化脱碳是影响55Si Cr弹簧钢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加热方式对55Si Cr弹簧钢组织中氧化脱碳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100℃时材料的总脱碳层深度达到最大值,超过1100℃时,总脱碳层深度逐渐减少,1100℃为55Si Cr弹簧钢的脱碳敏感温度。全脱碳层深度在800℃时达到最大值,高于950℃后,全铁素体脱碳层深度趋于稳定。加热温度对脱碳层深度的影响比保温时间的影响更加明显。
鲁修宇吴超罗德信戴明杰任安超蒋跃东
关键词:脱碳
含碳球团高温抗压强度的实验测定被引量:11
2006年
采用自制的高温抗压强度测定装置,研究了使用有机黏结剂的含碳球团在不同温度、气氛条件下高温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有机黏结剂“CC”的含碳球团在800℃下保温1 h,球团仍能保持较高的高温强度(30~40 N/球).在球团开始显著的自还原反应之前,球团高温强度主要由有机黏结剂来保证;而在还原反应(1 000℃以上)之后,球团高温强度则主要依靠还原的大量金属铁;球团的高温强度能满足转底炉生产工艺的要求.
高运明余方超
关键词:高温强度含碳球团转底炉
不同Ni60-SiC比例及厚度等离子熔覆层的组织及性能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提高热锻模具的使用寿命,以W6Mo5Cr4V2为模具钢,在其表面通过等离子熔覆制备了Ni60-SiC金属陶瓷层。用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Ni60-SiC配比及厚度的熔覆层进行了物相鉴定;用光学显微镜对熔覆层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用维氏硬度计测定了熔覆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熔覆层厚度为3mm、Ni60-25% SiC混合粉末所得熔覆层具有最好的冶金结合和最佳的显微硬度。
潘成刚王华昌王洪福周家林
关键词:等离子熔覆W6MO5CR4V2钢显微硬度
RH精炼过程循环流量的物理模拟被引量:4
2012年
以某厂210t钢包RH精炼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1∶4水力模型对现场生产过程进行物理模拟,研究驱动气体流量、钢液处理量、浸入深度、真空度和气孔数对循环流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H循环流量随着驱动气体流量、浸入深度、真空度、气孔数的增大和处理量的减小而增大;该RH装置的循环流量最大可以达到66.4%。
迟云广吕宏禹王恒辉刘云洪军沈巧珍
关键词:物理模拟
新型抑制剂RC分离脆硫锑铅矿和磁黄铁矿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研究了新型抑制剂RC在脆硫锑铅矿和磁黄铁矿浮选分离中的作用。浮选结果表明,新型有机抑制剂RC能有效抑制磁黄铁矿,对脆硫锑铅矿无明显抑制作用。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测定了矿物表面与药剂的吸附产物,进行了RC抑制机理探讨。
张芹徐竞胡岳华陈铁军
关键词:脆硫锑铅矿磁黄铁矿浮选抑制剂
SPHC钢过程氮含量变化以及吸氮机理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检测涟源钢铁公司SPHC钢各工序钢中氮含量(质量分数)的变化,分析吸氮原因.结果表明,在涟源钢铁公司目前生产条件下,LF炉精炼过程中钢液吸氮量最大,高达16.01×10^-6,且氮含量波动较大,在25×10^-6~49.23×10^-6间较大幅度波动,应控制该工序吸氮量并稳定操作.
彭其春李源源张细菊张峰邹卫军周春泉温德智
关键词:精炼热力学
低温变形对Fe-C-Mn-Si超级贝氏体钢组织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研究了Fe-C-Mn-Si超级贝氏体钢低温变形对等温转变贝氏体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变形会明显缩短贝氏体等温转变的孕育期,同时与未变形等温相变相比,25%的小变形显著促进了贝氏体相变,50%的大变形则阻滞贝氏体相变,低温变形对超级贝氏体相变的影响存在临界变形量。同时,变形等温处理后,贝氏体束由规则的超细板条束改变为断续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贝氏体断续特征更加明显。
补丛华徐光刘峰邹航
关键词:等温转变
炉膛高度对步进式轧钢加热炉性能的影响
2018年
以能量平衡为基础,采用辐射段法模型建立了炉气段、炉围段和钢坯表面段的能量方程组,通过钢坯表面的热流与内部导热方程耦合求解,其中炉气和炉围的温度场采用主变量修正法求解,钢坯温度场采用隐式有限差分求解,与现场实测板坯温度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上炉膛各段高度对钢坯温度场及排烟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热段高度在0.5~0.9 m,高度每增加0.2 m,钢坯出炉时上表面温度升高约2.8℃,排烟温度降低约10℃;加热一段高度在0.9~1.9 m,高度每增加0.2 m,钢坯出炉时上表面温度平均增加2.5℃,排烟温度平均降低8.5℃;加热二段和均热段高度变化对钢坯出炉时表面温度及排烟温度影响不大.合理确定预热段和加热一段高度有利于钢坯加热并节省燃料消耗.
李浩戴方钦丁翠娇郭悦
关键词:炉膛高度排烟温度
CuO掺杂对10NiO-NiFe_2O_4陶瓷致密化烧结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冷压成型和常压烧结工艺制备CuO掺杂10NiO-NiFe2O4陶瓷,研究CuO掺杂量对10NiO-NiFe2O4陶瓷的致密度、抗折强度及热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300℃烧结温度下,掺杂CuO能够有效提高10NiO-NiFe2O4陶瓷的致密度,其中添加6%CuO试样的相对密度(95.55%)最大;掺杂CuO可大幅提高10NiO-NiFe2O4陶瓷的抗折强度,其中添加8%CuO试样的抗折强度(139MPa)最高,且在800℃下经过1次和3次热循环后,该试样的抗折强度损失率仅分别为5.7%和8.6%,表现出良好的抗热震性能。
郑达张刚李光强杨建红秦庆伟
关键词:致密化抗折强度抗热震性能
氩弧熔敷Ti-Si-C系陶瓷涂层中物相的热力学预测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热力学原理推导出反应焓和反应吉布斯(Gibb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式.根据Ti-Si-C系相图,对用钨极氩弧(TIG)热在钛合金表面熔敷形成涂层过程中可能的12个化学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热力学计算得出,Ti元素能与SiC,Si及C元素反应生成TiC,Ti_3SiC_2相和Ti_5Si_3,TiSi_2金属间化合物.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TIG熔敷条件下,通过改变不同的原材料初始组成,可以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预测熔覆层的物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闫文青张建强刘升
关键词:物相
共1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