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

作品数:149 被引量:574H指数:13
相关作者:王文华孙红洪张世红许爱军李泮池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唐山学院外语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语言文字
  • 37篇文学
  • 17篇文化科学
  • 7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 1篇艺术

主题

  • 38篇英语
  • 31篇教学
  • 18篇文化
  • 12篇语言
  • 10篇翻译
  • 8篇英语教学
  • 8篇外语
  • 8篇教育
  • 7篇自我
  • 7篇文学
  • 6篇大学英语
  • 6篇外语教学
  • 6篇交际
  • 5篇电影
  • 5篇学法
  • 5篇隐喻
  • 5篇写作
  • 5篇精读
  • 5篇教学法
  • 4篇大学生

机构

  • 142篇国际关系学院
  • 4篇北京大学
  • 2篇唐山学院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波士顿学院

作者

  • 12篇王文华
  • 9篇张世红
  • 9篇孙红洪
  • 9篇梁晓晖
  • 7篇许爱军
  • 7篇苗青
  • 6篇刘岩
  • 5篇边永卫
  • 5篇李泮池
  • 4篇宋新
  • 4篇王天舒
  • 4篇白郁
  • 4篇张碧竹
  • 4篇江玉清
  • 3篇蔡京红
  • 3篇杨亚东
  • 3篇孙硕
  • 3篇金铭
  • 3篇谢葵
  • 2篇朴锋春

传媒

  • 76篇国际关系学院...
  • 5篇解放军外国语...
  • 5篇国际安全研究
  • 3篇天津外国语学...
  • 2篇中国翻译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北京第二外国...
  • 2篇南方论刊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海外英语
  • 2篇外国语文
  • 2篇全国外语外贸...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理论观察
  • 1篇教学研究
  • 1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图书馆建设
  • 1篇国外文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3篇2012
  • 8篇2011
  • 13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16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6篇2003
  • 9篇2002
  • 5篇2001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语习语英译与英语名著
2011年
习语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精华。汉英两个民族虽然文化背景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但汉英习语的产生具有共性,即有些习语来自人们的生产实践,有些来自社会习俗,有些来自宗教信仰,也有些来自文学作品。在汉语习语的英译过程中,如果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名著较为熟悉的话,就会发现有些汉语习语可以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找到对应的英语习语或意义等值的英语,较之自己使出浑身解数去翻译,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世红
关键词:汉英习语翻译喻体喻义
认知隐喻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外延
隐喻是新兴学科认知诗学的重要理论模式。持修辞隐喻观与认知隐喻观的学者普遍认为彼此相互否定,毫无融合之处。首先,认知隐喻观代表Lakoff全盘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修辞隐喻观,同时认知的分析方法又被批评为忽略了诗歌本身的美感。...
梁晓晖
关键词:认知诗学认知隐喻观概念隐喻
文献传递
以电影为工具的大学外语教学
2013年
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必须在外语教学中纳入文化因素。原版电影一直被认为是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原汁原味的语言使用的最佳教学资源,然而究竟如何将电影资源发挥出最佳的外语教学效果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探讨将原版电影应用于外语教学中的合理方式成为必须之举,借此促进学生语言及文化知识的共同进步。文章从探讨借用电影进行教学的积极作用出发,以影片《律政俏佳人》为例,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设计。课程操作包括观影前、观影中、观影后三个阶段的任务活动,目的分别是帮助学习者提高词汇、文化知识、交际水平等方面。
刘岩
关键词:电影文化学习外语教学
任务型输出教学法:一种新的教学尝试被引量:7
2010年
笔者通过结合任务型教学法和意义型输出教学法(MOI),得出了一种新型教学法:任务型输出教学法(TOI)。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比较了输入处理教学法(PI)、MOI和TOI对学生习得英语一般过去时的施教影响。与以往相关实验采用单句测试任务不同,本实验的测试任务为话语层次。实验结果显示:单句层次的PI与MOI教学作用相仿,说明输入练习与输出练习均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二语水平,但话语层次的TOI的效果显著优于PI和MOI,证明了话语层次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刘岩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批评距离的消失:托马斯·品钦《葡萄园》的超级英雄与大众媒介景观
2018年
针对学界在托马斯·品钦的小说《葡萄园》中大众媒体问题上存在的分歧,本文聚焦于小说里的两个中心人物——女忍者DL和因果理算师武志以及围绕他们的第二条情节线,结合玛丽—劳雷·瑞安的虚拟叙述概念,从大众媒介景观的角度分析他们的意义和功能。本文认为该小说一方面使用了虚拟叙述来呈现媒体世界,另一方面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又故意打破虚拟叙述,模糊真实世界与媒体世界的界限,以此展现一个景观化的美国后现代社会。而这部小说也正是通过对这两个大众媒体幻想空间里的超级英雄的塑造,既审视了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的问题,也揭示了被大众媒体浸染的美国社会批评距离的消失。同时,本文的分析也说明了小说对大众媒体的模仿并未削弱其批判性。
李荣睿
关键词:幻想空间托马斯·品钦《葡萄园》
“时间是一个房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解读被引量:4
2011年
英国作家福尔斯深受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其《法国中尉的女人》作为英国后现代元小说的代表作品,其中的存在主义思想备受评论关注。但作品的语言特征如何展现了存在主义思想的认知理据尚无人探究。本文试图借助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探讨文本中关于时间的概念隐喻。本文认为,小说文本中叙述者的用语和人物的语言都蕴含着TIME IS SPACE这一概念隐喻,从而在客观真实的时间观之外又建构了人类感知的时间观,即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所主张的现象学时间观。
梁晓晖
关键词:存在主义概念隐喻
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及其瓶颈
翻译涉及各门学科,任何学科的任何内容都可以译;翻译又是复杂的思维活动,跨学科使翻译研究具有丰富内容,同时也使学科内部难以协调。各门学科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不尽相同的,如适用于社会科学的抽样问卷调查方法(survey),将有...
张碧竹
文献传递
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与英语水平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与英语学习结果有相关性,不同英语语言水平的大学生对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英语成绩优异的大学生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更加丰富多样、灵活有效,元认知管理能力更为突出。教学中应该帮助大学生发现词汇学习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掌握相关策略,提高学习成效。
王天舒
关键词:词汇学习策略词汇学习观念
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机制探究被引量:2
2003年
 阅读能力以特定的方式影响着听力、口语、写作等技能的提高。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能提供阅读能力提高的一切训练,学生必须依靠课下大量阅读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这需要合适的材料,有针对性的阅读目的及正确的方法。
梁晓晖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习得理论课程设置
新时期英国文学史研究中前辈学者的贡献被引量:3
2012年
20世纪80年代初,陈嘉和范存忠的两部英文版《英国文学史》代表了当时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1996年出版了王佐良所著《英国文学史》,这是中国学者用中文撰写的第一部英国文学通史。2006年,王佐良与周珏良主编、33位学者参与编写的五卷本《英国文学史》全部出齐。这部史著具有中国式的观点与风格。杨周翰撰写的《17世纪英国文学》则是一部独具特色的断代史著作。本文将对上述前辈学者的学术贡献分别加以评述。
张世红
关键词:英国文学史苏联模式中国模式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