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851 被引量:3,437H指数:25
相关作者:童思友赵广涛于胜尧毕乃双张会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7篇期刊文章
  • 19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2篇天文地球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4篇水利工程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理学
  • 5篇建筑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电气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军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68篇沉积物
  • 53篇地震
  • 48篇勘探
  • 45篇表层沉积物
  • 43篇海域
  • 41篇地球化
  • 41篇地球化学
  • 36篇盆地
  • 35篇正演
  • 32篇地震勘探
  • 30篇反演
  • 30篇值模拟
  • 29篇海底
  • 28篇影响因素
  • 28篇数值模拟
  • 28篇水合物
  • 27篇地质
  • 27篇正演模拟
  • 27篇逆时偏移
  • 26篇有限差分

机构

  • 851篇中国海洋大学
  • 41篇青岛海洋地质...
  • 29篇中国科学院
  • 20篇国家海洋局第...
  • 20篇中国地质科学...
  • 20篇中国地质调查...
  • 19篇自然资源部第...
  • 16篇中石化重庆涪...
  • 15篇国土资源部
  • 15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篇中海石油(中...
  • 9篇吉林大学
  • 9篇中国石化
  • 8篇同济大学
  • 8篇国家海洋局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广州海洋地质...
  • 7篇西北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03篇刘怀山
  • 57篇朱龙海
  • 56篇李三忠
  • 53篇胡日军
  • 48篇童思友
  • 46篇李广雪
  • 41篇何兵寿
  • 40篇范德江
  • 36篇翟世奎
  • 34篇毕乃双
  • 33篇王厚杰
  • 31篇王永红
  • 28篇杨作升
  • 28篇韩宗珠
  • 27篇邢磊
  • 24篇张进
  • 22篇张会星
  • 22篇吴建政
  • 21篇李予国
  • 20篇索艳慧

传媒

  • 129篇中国海洋大学...
  • 78篇海洋地质与第...
  • 64篇海洋地质前沿
  • 27篇工程地球物理...
  • 2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2篇海洋科学
  • 20篇地球物理学进...
  • 19篇海洋学报
  • 19篇石油地球物理...
  • 16篇岩石学报
  • 14篇海洋与湖沼
  • 12篇沉积学报
  • 12篇中国煤炭地质
  • 10篇物探化探计算...
  • 9篇大地构造与成...
  • 9篇第四届国家安...
  • 8篇石油物探
  • 8篇古地理学报
  • 8篇Applie...
  • 7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4篇2024
  • 53篇2023
  • 58篇2022
  • 59篇2021
  • 64篇2020
  • 61篇2019
  • 80篇2018
  • 78篇2017
  • 58篇2016
  • 49篇2015
  • 65篇2014
  • 44篇2013
  • 24篇2012
  • 36篇2011
  • 41篇2010
  • 39篇2009
  • 17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8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椭圆展开共反射点叠加方法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本文详细介绍了均匀介质条件下椭圆展开共反射点(CRP)叠加原理,并引入双参数(上行波与下行波的速度比和平均速度)来解决非均匀介质条件下的叠加成像,严密论证了所求得的速度是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速度,并结合理论模型计算和地震资料处理证实,利用椭圆展开CRP方法可以对复杂地质剖面求取准确的共反射点叠加速度和正确的零偏移距剖面,得到的成像效果远优于传统共中心点(CMP)方法.
周青春刘怀山Kondrashkov V V李国都林依华高静怀
台风“凤凰(Fung-wong)”对泉州湾重金属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了台风"凤凰(Fung-wong)"登陆后泉州湾6个13h连续站悬浮颗粒物及1个13h连续站(Q4站)表层沉积物的样品中Cr、Ni、Cu、Zn、As、Pb和Cd等元素的含量.表层沉积物中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0.4、50.3、26.5、101.7、3.36、40.0和0.180μg/g;悬浮颗粒物中其平均含量分别在1.108~7.408、0.476~3.394、0.809~5.046、3.190~19.337、0.087~0.595、2.621~10.073μg/L和4.160~50.828ng/L之间,从内湾向外湾逐渐降低.与平静海况下相同站位和潮时中相同元素含量及分布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台风过境后在1个潮周期内的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和分布特征较正常海况下均有显著变化:Q4站表层沉积物中除Ni元素显著增加外,其他元素含量明显降低,分布特征与正常海况下类似,但变化幅度增加;悬浮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其分布特征与正常海况下的有显著差异,因地理位置而异.台风期间的强动力过程导致的重金属"二次污染",以及伴随的强降雨增加了入海物质量及其扩散范围是影响重金属含量和分布的直接原因.本研究结果将为泉州湾重金属污染的准确评价和科学治理提供依据,为评估台风对重金属污染的综合影响提供直接佐证.
李云海陈坚陈建宁黄财宾王爱军李东义
关键词:重金属表层沉积物悬浮颗粒物
一种水下拖曳体的运动特性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进一步提升深海阵列式拖曳系统的深度调节性能,满足阵列式拖曳系统不同深度作业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通过内部调节机构来改变运动姿态与深度变化的水下拖曳体,并对这一水下拖曳体的水动力学进行数值计算。在研究其水动力学相关参数基础上,分析水下拖曳体重心位置变化与运动姿态的关系,验证内部调节机构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拖曳体的设计满足使用要求,不同俯仰角下水下拖曳体深度变化的时间有所不同。在俯仰角40°左右范围内,拖曳体的升力系数最大,并呈现较好的深度调节运动姿态。
孙烨司先才裴建新裴建新刘兰军
关键词:水动力分析俯仰角
一阶速度—胀缩—旋转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22年
弹性波正演在地震波传播机理研究以及多波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和反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的弹性波方程正演模拟常常数值求解一阶速度—应力方程或二阶位移弹性波方程,只能直接得到同时包含纵波和横波的三个质点振动速度分量或位移分量,要想得到更直观的纯纵波和纯横波分量记录,还需要在模拟过程中采用波场解耦算子进行纵、横波分离,因此纵、横波模拟精度同时受制于模拟算法和波场解耦算法的精度。为此,推导了一阶速度—胀缩—旋转弹性波方程在三维交错网格空间中的高阶有限差分格式,并给出了相应的稳定性条件;推导了适应该方程的PML吸收边界条件,实现了一阶速度—胀缩—旋转弹性波方程的正演模拟;分析了模拟结果中各分量的物理意义。由于一阶速度—胀缩—旋转弹性波方程不仅包含了质点的振动速度矢量,而且显式地包含了横波振动速度矢量和纵波振动速度矢量,还包含了一个体应变和一个旋转矢量,因此应用该方程模拟除了能得到三个质点振动速度分量外,还可以直接得到解耦后的纵、横波分量,避免了解耦算法对模拟精度的影响。模型试算证明了该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王辉何兵寿邵祥奇
关键词:交错网格正演模拟有限差分
全新世以来南黄海古气候变化对高纬极地驱动和低纬过程的响应初探
利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YS01 钻孔和YSZ05 钻孔2 根柱样(以YS01 钻孔为主),采取沉积物粒度测试、XRF 地球化学分析、UK'37古水温测试、生物硅测试和AMS14C 测年等多种分析手段进行研究.YS01 钻...
王琳淼李广雪
岩溶塌陷的地质雷达正演模拟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针对各种岩溶发育地带的地球物理特征,构建相应的地电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作地质雷达正演模拟。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分析各种岩溶模型情况下所得正演剖面结果的振幅特性,相位特性,频率特性。总结岩溶探测过程中各种构造的地质雷达响应,作为实际工程探测的依据。从而,验证了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作地质雷达正演模拟的可行性,也有助于实际勘探岩溶塌陷灾害隐患的定性到定量的分析。
刘凯刘怀山裴建新
关键词:岩溶塌陷时域有限差分正演模拟
部分饱和孔隙介质中的纵波方程及衰减特性研究(英文)
2015年
本文以中观孔隙结构的White模型为基础,构建了部分饱和孔隙介质模型,利用Biot方程的建立思路和Johnson推导的体变模量,推导了部分饱和孔隙介质中的纵波方程,并以平面波为例,求取了方程的衰减系数,分析了地震勘探频带范围内地震波的衰减特性。结果表明:在部分饱和孔隙介质中,地震波在低频段也会发生明显的衰减和频散现象,频率越大,衰减越大;且第二纵波的衰减比第一纵波更为明显;这一结论弥补了Biot理论在描述地震勘探频带范围内波的衰减现象的不足。文中还研究了孔隙度、饱和度和模型内径尺寸对第纵波衰减特性的影响机理,主要表现在在地震勘探频带范围内,波的衰减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油气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孔隙内径尺寸小于二分之一外径尺寸时,波的衰减随内径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当内径尺寸大于二分之一外径尺寸时,波的衰减随内径尺寸增大而减小。
张会星何兵寿
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逆时偏移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
2021年
基于矢量波动理论的多波地震技术在解决各向异性地层的精确勘探方面具有理论基础优势,纵、横波深度域成像是多波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之一,多分量联合逆时偏移是实现纵、横波深度域成像的重要方法之一。总结了横向各向同性(TI)介质中弹性波逆时偏移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弹性波延拓和纵、横波成像中各个环节的实现思路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TI介质中弹性波方程逆时偏移领域重点技术主要包括:三分量地震数据之间的频谱一致性处理技术、各向异性随机边界构建技术、各向异性逆时偏移的噪声压制技术、数据驱动的TI介质中的纵、横波解耦技术、更准确的纵、横波传播方向求取技术和横波三叉区的处理与成像技术等。
何兵寿高琨鹏徐国浩
关键词:各向异性TI介质弹性波方程逆时偏移成像条件
夏季潮流作用下龙口湾海域悬浮泥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输运机制被引量:4
2020年
根据龙口湾海域海流、悬浮泥沙等实测资料,利用Morlet小波分析与单宽悬沙通量机制分解法,分析了研究区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悬浮泥沙的输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面分布上,研究区的悬浮泥沙分布呈现人工岛外悬沙浓度大于岛内水道海域的分布特征;垂向上,各站位平均含沙量由底层向表层逐层递减,特征明显。悬浮泥沙浓度在潮周期的变化较为复杂,各站位悬浮泥沙浓度在单日内一般出现2~4次峰值;悬浮泥沙浓度峰值往往滞后于流速峰值0.5~2 h;悬浮泥沙浓度在时间上的变化以12~16 h尺度为主要周期。研究区单宽输沙通量主要介于2.64~24.68 gs-1m-1;整体上呈现人工岛外海域悬沙通量高于人工岛内的平面分布格局。悬浮泥沙输运方向与潮致余流方向基本一致;受余流、地形、悬沙浓度等影响,各个输沙分项对输沙率的贡献相差较大,平流输运在悬沙输移中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垂向净环流输沙。
刘波胡日军李毅朱龙海袁晓东尹砚军冷星
关键词:悬浮泥沙
海洋可控源电磁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探测中的应用
李予国裴建新
文献传递
共8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