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557 被引量:941H指数:9
相关作者:齐锦刚于景媛刘伟东武晓峰商剑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0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7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5篇文化科学
  • 35篇化学工程
  • 25篇理学
  • 17篇机械工程
  • 14篇冶金工程
  • 7篇电子电信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电气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6篇合金
  • 63篇教学
  • 49篇力学性能
  • 49篇力学性
  • 35篇合金组织
  • 33篇显微组织
  • 32篇凝固
  • 32篇复合材料
  • 32篇复合材
  • 29篇课程
  • 29篇教学改革
  • 27篇AL
  • 25篇电脉冲
  • 22篇激光
  • 19篇时效
  • 19篇价电子
  • 19篇粉末冶金
  • 18篇实验教学
  • 17篇耐蚀
  • 16篇凝固组织

机构

  • 547篇辽宁工业大学
  • 26篇东北大学
  • 20篇北京科技大学
  • 10篇江南大学
  • 9篇渤海大学
  • 6篇南昌工学院
  • 5篇吉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金...
  • 5篇沈阳铸造研究...
  • 5篇辽宁石化职业...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天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锦州美联桥汽...
  • 3篇内蒙古大学
  • 3篇西北有色金属...
  • 3篇上海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国立室兰工业...
  • 3篇吉林化工学院

作者

  • 79篇齐锦刚
  • 68篇李强
  • 64篇于景媛
  • 63篇刘伟东
  • 61篇赵作福
  • 56篇王冰
  • 53篇常国威
  • 46篇商剑
  • 40篇李青春
  • 39篇王建中
  • 39篇唐立丹
  • 37篇周岐
  • 36篇武晓峰
  • 35篇陈淑英
  • 34篇刘亮
  • 33篇屈华
  • 32篇张越
  • 30篇张广安
  • 29篇赵荣达
  • 27篇马胜男

传媒

  • 88篇辽宁工业大学...
  • 57篇辽宁工业大学...
  • 55篇热加工工艺
  • 44篇特种铸造及有...
  • 19篇金属热处理
  • 19篇铸造技术
  • 13篇材料热处理学...
  • 11篇材料导报
  • 11篇铸造
  • 10篇功能材料
  • 9篇高教学刊
  • 8篇稀有金属与硬...
  • 7篇兵器材料科学...
  • 7篇实验室科学
  • 7篇实验科学与技...
  • 6篇润滑与密封
  • 6篇人工晶体学报
  • 5篇轻合金加工技...
  • 5篇机械工程材料
  • 5篇稀有金属

年份

  • 30篇2023
  • 25篇2022
  • 27篇2021
  • 28篇2020
  • 34篇2019
  • 49篇2018
  • 57篇2017
  • 77篇2016
  • 63篇2015
  • 48篇2014
  • 35篇2013
  • 27篇2012
  • 29篇2011
  • 1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材料CH_3NH_3Pb_(0.5)Sn_(0.5)Br_3的制备与表征
2016年
采用溶液法制备一种新型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结构CH_3NH_3Pb_(0.5)Sn_(0.5)Br_3材料,采用X线衍射、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吸收、霍尔测试对其结构、稳定性、光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材料具有部分层状结构,在251.6℃下分解,同时光吸收范围在紫外和可见光范围,是一种p型半导体材料,载流子迁移率为63.1cm/V·s。
梅海林唐立丹王冰
关键词:载流子迁移率光吸收
梯度多孔载Ag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孔隙呈现梯度分布的多孔载Ag羟基磷灰石(Ag-HA)陶瓷。研究了造孔剂分布、烧结温度和载Ag含量对梯度多孔Ag-HA陶瓷孔隙度的影响。分析了烧结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测量了烧结后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压缩性能和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间层造孔剂含量增加,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孔隙度增大,抗压强度减小;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大,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孔隙度减小,抗压强度增大;当造孔剂分布为20%-10%-20%(质量分数),压制压力为100 MPa,烧结温度为1150℃,Ag含量为2.0%(摩尔分数)时,烧结后梯度多孔2.0Ag-HA陶瓷的孔隙度为24.7%,抗压强度为12.6 MPa。XRD分析表明烧结产物为掺杂Ag离子的HA相。SEM观察表明烧结样品的孔隙呈现梯度分布。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抗菌实验表明:随载Ag含量和孔隙度的增大,梯度多孔Ag-HA陶瓷对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增加,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性能,而纯HA陶瓷未表现出抗菌性能。
陈晨于景媛李强
关键词:孔隙度抗压强度抑菌圈
原位合成莫来石柱状晶强化羟基磷灰石材料
2013年
以羟基磷灰石(HA)为基体,经硅溶胶表面包覆处理的A12(S04)3(AES)为第二相,采用原位反应合成法制备自生莫来石柱状晶增强羟基磷灰石材料。研究莫来石晶体的形成过程以及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AES可以提高HA的抗弯强度,经1050℃烧结、含10%AES的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可达71.21MPa,比基体提高185%;硅溶胶在加热过程中结晶化转变的顺序是:800℃以下为非晶态,800~950℃晶化成方石英,950~1100℃为方石英+磷石英;A12(S04)3与Si02反应原位生成柱状莫来石,柱状莫来石可起到类纤维的增强作用使材料强度提高。
穆柏春李强于景媛王征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原位合成AL2(SO4)3硅溶胶莫来石
浸铝硅石墨复合材料氧化及滑动磨损性能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浸铝硅石墨材料在高温下动态密封性能,采用环块式磨损试验机考察浸铝硅石墨材料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及室温下的干滑动磨损性能,通过光学及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表征浸铝硅石墨氧化表面及磨损表面形貌及组成,探讨浸铝硅石墨的氧化及磨损机制。结果表明,与石墨材料相比,浸铝硅石墨在300-50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由于铝的浸渗,提高了基体材料的强度及承载能力,而其中的石墨在磨损过程中可在磨损表面形成一层摩擦层,因而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抗磨性能。
阎冬李自起姜超商剑
关键词:显微组织表面形貌
Te变质处理对原位自生Mg_2Si/AZ91D复合材料的影响
2016年
研究了Te变质处理对原位自生Mg_2Si/AZ91D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索了变质机理。结果表明:Te变质使复合材料中初生Mg_2Si基本消失,共晶Mg_2Si数量增多,尺寸减小,并且部分共晶Mg_2Si由汉字状变成了蠕虫状和短杆状,β-Mg_(17)Al_(12)由断续的网状变成了细小的板条状、颗粒状。α-Mg基体的晶粒尺寸随Te含量的增加而减小。Te含量为0.7%时,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150℃)力学性能最佳。
陈淑英陈智麟邵秉川常国威
关键词:原位自生MG2SI
Cr12MoV钢氮碳共渗工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Cr12MoV是高碳高铬类莱氏体钢,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稳定性和高抗弯强度,在冷作模具钢中得到广泛使用。适当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概述了Cr12MoV钢氮碳共渗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期待对材料科研工作者们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鑫赵作福单东栋齐锦刚王建中
关键词:CR12MOV钢使用性能氮碳共渗
Zr_(55)Al_(10)Ni_(5)Cu_(30)非晶合金晶化相转变的价电子结构分析
2023年
基于EET理论,计算了F-Zr_(2)(Ni,Cu)和tI-Zr_(2)Cu及tI-Zr_(2)(Cu,Ni)相的价电子结构,用最强键键合力n1、结构单元总成键能力F和单位成键能力Fv分析了F-Zr_(2)Ni亚稳相向tI-Zr_(2)Cu型稳定相的转变过程。研究发现:F-Zr_(2)Ni的n1F-Zr_(2)Ni值比tI-Zr_(2)Cu的n1tl-Zr_(2)Cu值大115.36%,FF-Zr_(2)Niv值比tI-Zr_(2)Cu的FtI-Zr_(2)Cuv值大34.03%;F-Zr_(2)(Ni_(0.3),Cu_(0.7))的n1(F-Zr_(2)(Ni_(0.3),Cu_(0.7)))值比tI-Zr_(2)Cu的n1tl-Zr_(2)Cu值大0.36%,F(F-Zr_(2)(Ni_(0.3),Cu_(0.7)))v值比tI-Zr_(2)Cu的FF-Zr_(2)Niv值大1.25%;tI-Zr_(2)(Cu_(0.6),Ni_(0.4))的n1(tI-Zr_(2)(Cu_(0.6),Ni_(0.4)))值比F-Zr_(2)(Ni_(0.3),Cu_(0.7))的n1(F-Zr_(2)(Ni_(0.3),Cu_(0.7)))值大12.95%,F(tI-Zr_(2)(Cu_(0.6),Ni_(0.4)))v值比F-Zr_(2)(Ni_(0.3),Cu_(0.7))的Fv(F-Zr_(2)(Ni_(0.3),Cu_(0.7)))值大14.41%;从价电子结构角度看,F-Zr_(2)Ni不能直接转变为tI-Zr_(2)Cu,F-Zr_(2)(Ni,Cu)不易分解重构为tI-Zr_(2)Cu;F-Zr_(2)(Ni_(0.3),Cu_(0.7))可分解并转变为tI-Zr_(2)(Cu0.6,Ni0.4)。
屈赫刘伟东屈华杨松
关键词:价电子结构
应用型本科焊接专业生产实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对生产实训内容"项目化、模块化",采取适合生产实训的灵活的教学手段、贯穿生产实训的考核方式、最大程度减小生产实训成本等教学改革措施,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焊接专业开展校内生产实训进行了探索和教学实践,推动了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要求的实用型焊接专业人才目标的实现,对在应用型工科高校中开展专业生产实训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总结。
周岐辛立军陈明华张广安刘伟东
关键词:生产实训应用型本科教育
挤压态CNTs/Al-Zn-Mg-Cu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熔融铸造工艺制备了12vol%CNTs(碳纳米管)/Al-Zn-Mg-Cu铝基复合材料,随后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热挤压变形处理。利用MG-200型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铸态及挤压态复合材料进行摩擦磨损测试,研究了不同载荷作用下挤压态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演变,并且探究了挤压态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NTs的加入细化了Al-Zn-Mg-Cu合金中的α-Al晶粒并且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随后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热挤压变形,材料的晶粒被挤碎,CNTs与第二相沿挤压方向呈流线型分布。随着外加载荷的增加,挤压态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逐渐增大,磨损形貌逐渐恶化。在40 N载荷作用时,挤压态复合材料的磨损率为0.011976 g/mm,与铸态复合材料相比磨损率降低了80.11%,此时挤压态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曾敏张莉姜毅武晓峰武晓峰
关键词:磨损率
磁场成型对锶铁氧体磁性能影响的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磁场成型是锶铁氧体获得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关键工艺.利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研究锶铁氧体磁畴中心和材料几何中心相对位置变化对锶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磁畴中心向下偏移比其向上偏移时,外磁场对磁畴中心的作用效果明显;同时当试样呈平面时,外磁场全部垂直作用于试样上,有效作用为最佳,并可以得到高矫顽力各向异性锶铁氧体.
齐锦刚赵作福张东军李峰王建中王君
关键词:锶铁氧体磁场各向异性磁性能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