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作品数:2,080 被引量:12,903H指数:39
相关作者:李志辉肖化顺何方陈建华吕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85篇期刊文章
  • 14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19篇农业科学
  • 286篇生物学
  • 172篇环境科学与工...
  • 90篇经济管理
  • 82篇文化科学
  • 42篇化学工程
  • 42篇轻工技术与工...
  • 39篇自动化与计算...
  • 34篇建筑科学
  • 23篇天文地球
  • 18篇医药卫生
  • 12篇理学
  • 8篇水利工程
  • 7篇电子电信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政治法律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6篇油茶
  • 137篇植物
  • 122篇基因
  • 121篇土壤
  • 68篇教学
  • 61篇杉木
  • 57篇生态
  • 57篇胁迫
  • 55篇林分
  • 53篇人工林
  • 51篇污染
  • 46篇马尾松
  • 43篇幼苗
  • 40篇重金
  • 40篇萌发
  • 40篇经济林
  • 38篇林业
  • 38篇课程
  • 34篇性状
  • 33篇景观

机构

  • 2,029篇中南林业科技...
  • 158篇中国林业科学...
  • 85篇湖南省林业科...
  • 57篇国家林业局
  • 49篇湖南农业大学
  • 48篇北京林业大学
  • 20篇广西林业科学...
  • 18篇中国农业科学...
  • 17篇国家林业局中...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中国科学院亚...
  • 14篇中国科学院植...
  • 12篇贵州大学
  • 1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2篇湖南省森林植...
  • 12篇学研究院
  • 11篇广西大学
  • 1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0篇湖南文理学院

作者

  • 187篇谭晓风
  • 122篇袁德义
  • 100篇李志辉
  • 88篇王森
  • 80篇李际平
  • 77篇乌云塔娜
  • 66篇曹小玉
  • 58篇张党权
  • 58篇张琳
  • 54篇唐丽
  • 52篇文仕知
  • 50篇喻勋林
  • 49篇张斌
  • 46篇周国英
  • 45篇谢碧霞
  • 45篇钟秋平
  • 44篇曾艳玲
  • 43篇廖柏寒
  • 43篇袁军
  • 42篇邹锋

传媒

  • 376篇中南林业科技...
  • 188篇经济林研究
  • 52篇湖南林业科技
  • 44篇林业科学
  • 37篇中国农学通报
  • 36篇安徽农业科学
  • 33篇北方园艺
  • 28篇生态学报
  • 24篇江西农业大学...
  • 24篇西北林学院学...
  • 21篇林业资源管理
  • 21篇绿色科技
  • 20篇中南林学院学...
  • 19篇南京林业大学...
  • 18篇中国林业教育
  • 18篇湖北农业科学
  • 16篇水土保持学报
  • 16篇园艺学报
  • 14篇广东农业科学
  • 14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9篇2024
  • 77篇2023
  • 78篇2022
  • 82篇2021
  • 92篇2020
  • 67篇2019
  • 56篇2018
  • 94篇2017
  • 109篇2016
  • 81篇2015
  • 130篇2014
  • 85篇2013
  • 136篇2012
  • 129篇2011
  • 186篇2010
  • 169篇2009
  • 187篇2008
  • 168篇2007
  • 83篇2006
  • 10篇2005
2,0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初探
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条件,也是反映高校综合水平和竞争力的一项主要指标。特色专业因为其所具有的稀缺性、不可模仿与替代性的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是高校的核心资源与特质资源,是高校品牌创建的重要因素,加强特色专业...
石军南王忠诚汤腾方周晓芳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乡土珍贵树种钩栗幼苗种源间光合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利用Li-6400光合仪对湖南浏阳、桑植、永顺、福建建瓯和湖北恩施等5个不同地理种源的钩栗1 a生幼苗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里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探讨钩栗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其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分析珍稀树种日趋减少的原因及保护措施,为钩栗的良种选育与迁地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钩栗的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在春季、夏季和秋季3个季节中呈现为"双峰"曲线,在冬季则呈现为"单峰"曲线,4个季节钩栗的日均Pn值均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5个钩栗种源的光合能力强弱顺序为:恩施>桑植>永顺>浏阳>建瓯。钩栗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效率(R_d)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均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且夏季光合优势明显。钩栗的光合能力在生理上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具有阳性树种的特点。恩施种源的LCP、LSP、AQY、R_d和P_(nmax)在4个季节中均表现为最大,这表明恩施种源是光合能力最强的种源。
王佩兰康华荣李柏海李志辉张斌吴毅
关键词:种源光合特性
中国梨S-RNase基因启动子的TAIL-PCR克隆及功能预测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TAIL-PCR技术从中国砂梨品种‘金花’、‘懋功’及白梨品种‘鸭梨’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长度为854、1448和1137bp的S13-、S12-、S21-RNase基因5′端上游序列,并提交GenBank,序列号为HM047239、HM047240、HM047241。经PLACE和PlantCARE软件顺式调控元件预测发现,这3个启动子均具有典型核心启动子TATA盒和CAAT盒,且在上游均存在光应答调控元件(box4,G-box)、脱落酸应答元件ABRE及水杨酸应答元件TCA-element等,由此可知其可能受光照、脱落酸、水杨酸等多种条件的共同调节。此外,与已知日本梨S2-、S3-、S4-、S5-RNase基因启动子序列比对发现,S-RNase启动子TATA盒上游存在一约200bp的同源区域。以MEG4.0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梨属和苹果属S-RNase等位基因多态性可能在亚科的分化之前就已形成。
乌云塔娜刘学英李振国
关键词:TAIL-PCRS-RNASE启动子
森林景观斑块耦合体的筛选及特征分析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在景观尺度上提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体"。从耦合体的构建条件、构建方法和筛选方法上进行论述,并对耦合体内的斑块类型进行统计,结合景观指数对不同类型耦合体进行特征分析:1)结合所需的耦合体数,设定耦合体中受人为干扰较强的斑块数占总斑块数的比例为阈值X,设定耦合体中斑块类型数占研究区总斑块类型数的比例为阈值Y。当X等于30%且Y等于50%时,可选耦合体53个,其信息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耦合体的信息,方法较为合理。2)巨型耦合体主要位于大型山脉或偏远山区,其耦合体内部斑块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弱;微型耦合体则主要集中在村庄或住宅区附近,其耦合体内部斑块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强。3)巨型耦合体各项景观指数均为最优,为最理想耦合体;微型耦合体则较差;大型、中型耦合体处于中间水平,且由于数量较多,应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对耦合体的筛选和分析,可为下一步研究耦合体内部能量和物质的循环打下基础。
李锐李际平袁晓红曹小玉张利利
关键词:森林景观景观指数
海南省尖峰岭林业局天然林碳汇价值
2016年
基于海南省尖峰岭林业局2014年遥感影像数据和201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尖峰岭林业局天然林进行抽样随机布点,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估算碳储量,并利用造林成本法计算其碳汇价值。结果表明:1碳汇价值的空间分布呈西北低东南高的趋势,主要受尖峰岭林业局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影响,海拔越低的区域林分的整体生长状况越好。2尖峰岭林业局天然林碳汇价值与郁闭度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即郁闭度高的区域其碳汇价值较大,反之则较小。3基于201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估算出尖峰岭林业局天然林碳汇总价值约为3650万元与使用克里格插值法估算出的3850万元不存在显著差距,说明针对尖峰岭林业局天然林碳汇价值的克里格插值效果很好。4利用克里格插值法客观地预测森林碳汇价值,能直观地反映出森林碳汇的分布情况,具有准确、快速、无破坏且省时省力等优点。
刘青佘济云陆禹陈冬洋段翔
关键词:天然林碳储量GIS
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被引量:67
2006年
根据行业统计、文献调研和现场走访的结果,对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产生具有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背景,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休闲农庄、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商贸流通和农业公园等主要形态,表现出了产业拉动能力明显、投资主体多元化、整合多种农业要素与生产形态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作用明显等特色,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主管机关的角度上看,缺乏有效而规范的管理部门与手段;从产业经营的角度上看,缺乏科学的经营手段和专业人员,经营档次较为低下;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方面也较为滞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行业管理,制定总体产业布局规划和开展基础理论与支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确保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
张建国俞益武朱志泉蔡新光袁益钧蔡碧凡
关键词:农业休闲观光可持续发展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研究被引量:53
2006年
通过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实例说明了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受到公众和城市建设者普遍欢迎的景观特质,包括自然生态特质———自然特色浓郁、景观丰富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显著和功能复合全面,社会效益特质———游憩活动性质明确、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和教育功能突出以及经济效益特质。针对我国部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设置不分地域和条件、景观设计形式化、游憩活动城市化、忽视其它生命、“物种入侵”形势严峻、忽略教育意义等景观建设的误区,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应遵循严格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严格控制人类干扰、建设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游憩活动主题化、建筑自然化生态化等重要原则。最后,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中的概念设计和景观分区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文中研究能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毅川乔丽芳陈亮明
关键词:景观建设湿地公园城市
中国梨2个自交不亲和新等位基因(S等位基因)的分子鉴定(英文)被引量:16
2007年
自交不亲和是显花植物的一种重要生殖生理现象,为探明中国梨的自交不亲和特性,对‘锦香’(Pyrus bretschneideri cv. Jinxiang)和‘鹅酥’(Pyrus bretschneideri cv. Esu)2个中国梨品种进行了基因组PCR特异扩增、S基因序列分析及田间杂交授粉试验。结果确定它们各含1个新S-RNA酶基因,分别命名为S37-和S38-RNase,GenBank序列号为DQ839238和DQ839239。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37-和S38-RNA酶的推导氨基酸序列与S1-至S36-RNA酶36个梨S基因具有相同的、高度保守的C1和C2区,但其高变区与S1-至S36-RNA酶差异较大,其中与S15的差异最小,只有3个氨基酸不同。在推导的氨基酸水平上,S37与S38有96%的序列相似性,但两者与S15的相似性更高,皆为98%,与S32的相似性最低,都只有63%;S37和S38的内含子较大,分别为786bp和723bp,与S15的777bp大小接近。最后,经分析验证确定‘锦香’和‘鹅酥’的S基因型分别为S34S37和S15S38。
谭晓风张琳乌云塔娜袁德义曹玉芬姜傲芳梁文杰曾燕玲
关键词:自交不亲和聚合酶链式反应S基因型
闽楠叶片功能性状及表型可塑性对其与杉木混交的响应被引量:12
2021年
慢生(闽楠)与速生(杉木)树种混交后,植物是如何改变功能性状来适应环境,在资源获取与分配权衡中来实现共存?是人工林精准提质改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了闽楠(Phoebe bournei)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混交后,其叶厚(LT)、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碳含量(LC)、氮含量(LN)、磷含量(LP)和氮磷比(N∶P)7项性状指标的差异,探讨其各性状间的变异大小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与闽楠纯林相比,混交林闽楠叶片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碳含量、叶氮含量和氮磷比分别增加了16.78%、8.50%、3.12%、21.38%和17.61%,而叶厚与叶磷含量减少了8.80%和25.87%,除叶碳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他6项功能性状差异性均达到显著(P<0.05)。(2)混交使闽楠叶LC、LN、LP含量与LT、LA、SLA相关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对其叶厚、叶面积、比叶面积及其交互作用对叶片C∶N、C∶P、N∶P产生一定的影响,表明混交闽楠叶功能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发生了适应性调整;(3)闽楠主要叶片功能性状的表型可塑性指数分布在0.04—0.33之间,叶厚、叶面积、比叶面积和氮磷比的可塑性变化不敏感(PPI<0.20),叶氮含量、磷含量的可塑性变化较敏感(PPI>0.20),其大小排序为LP>LN>N∶P>LA>SLA>LT>LC。以上结果表明了闽楠杉木混交造林模式对闽楠叶形态性状可塑性变化影响较小,没有受到生长空间和光资源的限制,混交是一种较好的造林模式。但闽楠叶氮、磷含量可塑性变化在混交模式中十分敏感,表明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N、P的限制,在培育过程中应注意N肥和P肥的及时补充。这一研究结果,将为今后速生树种与珍贵树种混交造林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孙嘉伟罗丽莹李淑英王光军何功秀文仕知
关键词:表型可塑性闽楠
枣树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分子育种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和基因工程育种。目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已成功应用于枣树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亲缘关系研究、QTL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对枣树优良品种选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基因工程育种已经...
文亚峰原勤勤何钢
关键词:枣树基因工程
文献传递
共20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