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作品数:3,783 被引量:16,781H指数:52
相关作者:王贵玲张光辉费宇红张发旺杨振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09篇期刊文章
  • 760篇专利
  • 670篇会议论文
  • 66篇标准
  • 4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54篇天文地球
  • 7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7篇农业科学
  • 195篇水利工程
  • 13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9篇生物学
  • 129篇理学
  • 102篇建筑科学
  • 62篇经济管理
  • 43篇文化科学
  • 3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0篇矿业工程
  • 26篇化学工程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2篇历史地理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机械工程
  • 10篇政治法律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73篇地下水
  • 499篇污染
  • 396篇地质
  • 260篇土壤
  • 185篇同位素
  • 182篇水资源
  • 165篇水质
  • 128篇水文地质
  • 122篇孢粉
  • 118篇盆地
  • 116篇水化学
  • 111篇浅层
  • 109篇华北平原
  • 103篇气候
  • 101篇水污染
  • 100篇浅层地下
  • 97篇地下水资源
  • 95篇地下水污染
  • 92篇浅层地下水
  • 91篇地下水质

机构

  • 3,75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5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0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2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6篇河北地质大学
  • 80篇中国科学院
  • 59篇石家庄经济学...
  • 47篇中国地质环境...
  • 44篇新疆农业大学
  • 39篇中国科学院植...
  • 38篇同济大学
  • 32篇华北水利水电...
  • 31篇中国矿业大学...
  • 30篇河北省地矿局
  • 27篇吉林大学
  • 24篇北京大学
  • 23篇南京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2篇西北大学
  • 21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270篇王贵玲
  • 199篇张光辉
  • 192篇费宇红
  • 157篇杨振京
  • 145篇张发旺
  • 145篇聂振龙
  • 142篇王金哲
  • 141篇刘景涛
  • 139篇孙继朝
  • 137篇刘长礼
  • 123篇张兆吉
  • 123篇韩占涛
  • 113篇蔺文静
  • 110篇李亚松
  • 107篇严明疆
  • 103篇张胜
  • 98篇张云
  • 97篇陈宗宇
  • 93篇张礼中
  • 91篇桂建业

传媒

  • 152篇南水北调与水...
  • 151篇地球学报
  • 118篇水文地质工程...
  • 76篇干旱区资源与...
  • 65篇中国地质
  • 52篇地质学报
  • 40篇地质通报
  • 39篇现代地质
  • 38篇2005年全...
  • 36篇安徽农业科学
  • 34篇地学前缘
  • 34篇2010年城...
  • 32篇岩矿测试
  • 32篇科学技术与工...
  • 31篇地下水
  • 30篇勘察科学技术
  • 29篇水文
  • 27篇工程勘察
  • 26篇全国地下水与...
  • 25篇2008年全...

年份

  • 137篇2024
  • 184篇2023
  • 215篇2022
  • 283篇2021
  • 199篇2020
  • 193篇2019
  • 143篇2018
  • 152篇2017
  • 131篇2016
  • 208篇2015
  • 200篇2014
  • 124篇2013
  • 166篇2012
  • 157篇2011
  • 235篇2010
  • 151篇2009
  • 202篇2008
  • 109篇2007
  • 86篇2006
  • 121篇2005
3,7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不同深度的淤泥质海岸原状底泥沉积物采样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深度的淤泥质海岸原状底泥沉积物采样器,包括顶架和安装在顶架下的采样筒,采样筒的底端转动连接有采样头,传动轴的底端与采样头之间通过万向节传动连接;采样筒内通过竖向自上而下等间距水平设置的五块隔板将采样筒...
毕志伟
可拆卸有机碳高温密闭燃烧系统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碳元素测量领域,具体涉及可拆卸有机碳高温密闭燃烧系统及其应用,包括石英管、石英舟、电炉、碱液吸收装置、真空泵、压力变送器、进气单元、冷却密封组件和管路,石英舟放置在石英管内,石英管两端均密封安装有冷却密封组件,...
郭华良彭玉荣
文献传递
直接推进钻探技术在污染场地调查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7
2014年
在污染场地调查中,快速、准确地确定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是调查工作的重点。作为新兴的污染场地调查技术,直接推进钻探技术可以用来进行包气带和含水层土壤样品采集、地层渗透系数探测,以及直接测定地层中污染物组成,具有快速、准确、不引起交叉污染的优点。该文对直接推进钻探当前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对技术改进方向进行叙述。
赵龙韩占涛孔祥科黄爽兵李玉梅
关键词:污染调查激光诱导荧光
新疆巴里坤县汉水泉洼地承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质量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区域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对地下水开发利用及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离子比值法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对新疆巴里坤县汉水泉洼地承压水中的主要离子比值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汉水泉洼地承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汉水泉洼地承压水沿地下水流向,水动力条件逐渐变差,水交替程度逐渐变弱,总溶解固体逐渐升高;汉水泉洼地承压水不是海相沉积水;汉水泉洼地承压水质量属于Ⅴ类,水质较差。
李丰琇周金龙
关键词:承压水地下水质量评价
黑河流域民乐山前隐伏构造带地下水补给与更新被引量:7
2010年
第四系地下水是民乐山前地区居民清洁饮水的重要水源,而复杂的隐伏构造对区内地下水的运移和更新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应用环境同位素技术,深入讨论了该区地下水的补给、更新能力以及隐伏构造对地下水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民乐山前第四系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包括出山河水渗漏和当地降水入渗,二者对地下水补给的贡献分别为89%和11%;(2)地下水更新能力由山前向下游变差,山前一带地下水更新周期在20~30年之间,下游的六坝北部一带地下水更新周期大于50年;(3)隐伏构造具有明显的阻水作用,导致地下水径流速度减缓。
聂振龙陈宗宇张光辉申建梅王金哲严明疆
关键词:隐伏断层地下水补给
通过抽水试验研究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被引量:3
2010年
对河北平原不同层位含水组深层地下水开展了抽水试验工作。利用MODFLOW软件对抽水试验的水位降深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求得了水文地质参数Kx、Kz和S,利用这些参数计算了不同层位含水组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结果表明:深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主要是贮存量,越流量和侧向径流量所占的比例较小,并且含水组埋藏越深,二者所占比例越小。
高业新
关键词:深层地下水补给来源数值模拟
沧县隆起中部大地热流及岩石圈热结构特征:以献县地热田为例被引量:3
2023年
岩石圈热结构是了解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及演化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重要基础,更是地热田热源机理研究的核心问题,尤其对于深部地热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沧县隆起中部地热资源丰富,地热地质条件较好,但该地区岩石圈热结构尚不明确,制约着区域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本文以沧县隆起中部献县地热田为研究区,开展了4000 m深井测温、精细的岩土热物性测试,查明了该区大地热流特征及热结构特征,填补了大地热流测量空白区,建立了研究区岩石圈热结构概念模型,估算了其深部温度及岩石圈厚度.结果表明,献县地热田大地热流值为70.58 mW/m^(2),居里面埋深约为24 km,莫霍面温度约为749℃,热岩石圈厚度约为85~96 km.
段和肖刘彦广刘彦广边凯王贵玲牛飞胡静
关键词:大地热流岩石圈热结构地热能
太平洋中部微生物与多金属结核的生成关系被引量:19
1992年
作者采用洋底水-岩-微生物相互作用系统的观点首次对太平洋中部洋底多金属结核开展了微生物成矿作用的研究。通过洋底各介质中微生物活动与多金属结核生成机制、成矿物质转化的微生物作用及化学作用对比模拟实验研究、观察和测定系统中成矿物质浓度及环境参数的变化,揭示了成矿组分由微生物活动引起的反应速度和演变方向;从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观点,论证了多金属结核微生物成矿机制和成矿模式;提出了多金属结核微生物成矿阶段和成矿理论。
阎葆瑞张胜胡大春
关键词:微生物成矿多金属结核
三峡库区隐伏岩溶特性的地球物理探测被引量:8
2003年
三峡库区隐伏岩溶问题是近期发现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利用电法EH 4、地震面波、浅震、地震CT等方法对隐伏岩溶进行探测 ,得出隐伏岩溶在中三叠统巴东组 (T2 b)泥灰岩中普遍存在 ,具有由浅至深由强变弱的分层性和局部不均匀性 ,并与地貌和地下水具有密切关系。
张加桂陈宝荪殷跃平李洪涛孙党生曹福祥
关键词:三峡库区地球物理探测隐伏岩溶
太行山前平原非河道条件下地下调蓄功能实验研究——以滹沱河冲洪积平原为例被引量:15
2004年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太行山前平原地下调蓄能力,实验研究表明,在汇水坑渗、井灌和引水渠渗条件下,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调蓄功能不仅与地表积水深度、入渗时间有关,而且还与汇水总量的多少有关。单位时间渗漏量的大小与地表蓄水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地表蓄水深度愈大,单位时间渗漏量愈大;累计渗漏量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渗漏速率随着累计渗漏量的增加而减小。采用井灌方式进行地下调蓄的关键,是选择具有强渗透性的层位。
张光辉费宇红邢开刘克岩王金哲申建梅聂振龙
共37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