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作品数:4,362 被引量:27,145H指数:58
相关作者:郑源马宏忠许昌赵晋泉郑玉平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01篇期刊文章
  • 392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2,664篇电气工程
  • 539篇自动化与计算...
  • 409篇动力工程及工...
  • 329篇水利工程
  • 16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63篇电子电信
  • 135篇机械工程
  • 109篇经济管理
  • 101篇文化科学
  • 63篇农业科学
  • 62篇理学
  • 38篇一般工业技术
  • 33篇天文地球
  • 32篇建筑科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化学工程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86篇电力
  • 491篇电网
  • 412篇电机
  • 381篇电力系统
  • 376篇发电
  • 296篇配电
  • 267篇风电
  • 254篇配电网
  • 217篇发电机
  • 210篇电压
  • 192篇网络
  • 171篇光伏
  • 169篇功率
  • 167篇无功
  • 163篇数值模拟
  • 163篇值模拟
  • 160篇神经网
  • 160篇神经网络
  • 156篇电站
  • 147篇水轮机

机构

  • 4,302篇河海大学
  • 147篇国家电网公司
  • 124篇东南大学
  • 72篇国电南瑞科技...
  • 72篇国网江苏省电...
  • 57篇南京供电公司
  • 46篇中国电力科学...
  • 46篇中国电力科学...
  • 44篇南京航空航天...
  • 43篇国网江苏省电...
  • 42篇江苏方天电力...
  • 41篇南京工程学院
  • 41篇国网电力科学...
  • 36篇南瑞集团有限...
  • 35篇国网江苏省电...
  • 30篇清华大学
  • 30篇国网江苏省电...
  • 29篇浙江大学
  • 27篇国网江苏省电...
  • 21篇国网江苏省电...

作者

  • 288篇马宏忠
  • 276篇郑源
  • 272篇卫志农
  • 255篇鞠平
  • 215篇袁越
  • 185篇孙国强
  • 163篇陈星莺
  • 153篇王宏华
  • 133篇丁晓群
  • 107篇刘皓明
  • 101篇许昌
  • 85篇臧海祥
  • 84篇孙永辉
  • 84篇潘文霞
  • 82篇吴峰
  • 81篇王冰
  • 76篇周大庆
  • 72篇赵晋泉
  • 71篇潘学萍
  • 71篇余昆

传媒

  • 248篇电力系统自动...
  • 236篇电力自动化设...
  • 14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29篇电网技术
  • 122篇河海大学学报...
  • 121篇机械制造与自...
  • 115篇中国电机工程...
  • 90篇电力系统保护...
  • 87篇电力系统及其...
  • 87篇可再生能源
  • 83篇电网与清洁能...
  • 72篇太阳能学报
  • 66篇排灌机械工程...
  • 65篇电测与仪表
  • 63篇电子设计工程
  • 61篇电力建设
  • 60篇中国电力
  • 60篇电力需求侧管...
  • 58篇江苏电机工程
  • 55篇中国高等学校...

年份

  • 15篇2024
  • 227篇2023
  • 238篇2022
  • 221篇2021
  • 242篇2020
  • 256篇2019
  • 223篇2018
  • 249篇2017
  • 223篇2016
  • 239篇2015
  • 278篇2014
  • 254篇2013
  • 160篇2012
  • 155篇2011
  • 163篇2010
  • 115篇2009
  • 128篇2008
  • 138篇2007
  • 193篇2006
  • 123篇2005
4,3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力系统短路试验合闸角的准确控制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短路试验的实时数据采集和控制的系统.首先介绍了高精度定时的实现以及定时起点的获得.然后主要阐述了此控制系统中如何实现合闸角的准确控制.在此控制系统中我们选用快速高效、具有可视化控件编程功能的D...
吕国芳马文静曹永刚
关键词:电力系统短路试验过零检测
文献传递
变结构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1991年
本文研究变结构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证明了在系统存在控制延迟、非线性以及对象参数和外扰的界限未知的情况下,变结构控制系统是鲁棒的,并提出了进一步增强这类系统鲁棒性的措施.数字仿真支持了理论结果.
王柏林
关键词:变结构控制系统鲁棒性
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分布式多机通讯原理及应用被引量:5
2001年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S7-2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和特点;讨论了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以及单片机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在闸门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并详细分析了上、下位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及其功能的具体实现。
王平杨启彬
关键词:分布式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闸门
基于ELM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被引量:3
2014年
由于模拟电路的非线性、易受外界干扰等因素,模拟电路的故障在设备总故障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对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文中针对雷达电路的故障进行快速有效的特征提取,采用神经网络中ELM网络建立诊断系统结构,并通过对具体电路的仿真,输出ELM网络的诊断结果。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诊断精度高的特点,达到了设计要求。
韩越李志华
关键词: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频率特性
最小资源分配网络在风功率在线校正预测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最小资源分配网络(MRAN)研究了风功率超短期实时预测技术,以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验证了网络的有效性。针对传统MRAN具有过度估计网络误差和删减所选参数对网络结构影响大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RAN,以柯西误差函数作为增加隐节点的判断依据,根据隐节点间线性相关关系精简网络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RAN的风功率预测系统的预测精度较高;改进后的网络较传统MRAN的预测精度略微提高,网络结构更加精简,预测速度显著提升。
魏媛郭颖许昌李涛王长宝石磊
关键词:神经网络自校正
自然坐标系下的光伏零电压穿越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实现光伏并网逆变器零电压穿越(zero-voltage ride through,ZVRT),提出一种自然坐标系下的ZVRT控制策略,该控制无需锁相环和减少坐标变换,降低了控制的复杂度,同时避免因锁相环引起的控制延迟导致的并网电流的过冲。分别讨论对称和不对称故障下并网光伏逆变器ZVRT控制,在对称故障时,采用有功、无功电流协调控制实现ZVRT;在不对称故障时,通过抑制并网电流负序分量,协调控制正序有功、无功电流,实现ZVRT。仿真结果表明了2种不同故障工况下光伏并网逆变器ZVRT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胡松蔡昊
关键词:自然坐标系光伏并网逆变器负序电流
含大规模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线性化最优潮流计算被引量:2
2017年
考虑随机因素的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计算属于非线性计算,随着系统规模增大,计算难度大大增加,计算效率低,难以满足电力系统在线计算分析要求。针对含大规模风电场的电力系统,首先利用近似简化方法对传统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最优潮流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同时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进行风电场景生成,基于场景削减技术获得概率测度较大的少数风电场景;然后建立一种新的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线性化最优潮流模型;最后利用简化内点法进行求解。IEEE 300节点、Polish 2 736节点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线性化最优潮流精度高、计算时间短、适用性强。
张清松卫志农徐基光孙国强臧海祥何天雨
关键词:线性化
基于CRP和RQA的变压器绕组压紧状态检测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掌握绕组压紧力状况,通过分析变压器表面振动变化情况,提出了基于交叉递归图(Cross Recurrence Plot,CRP)和递归定量分析(Recurrence Quantification Analysis,RQA)的绕组压紧状态检测方法。首先,从振动信号的递归特性出发,对多元和一元振动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然后,分别采用CRP和RQA对相轨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据此对绕组压紧状态进行检测。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CRP中对角线结构的变化能定性反映出绕组压紧状态的变化,多元与一元振动信号的RQA度量能够分别从整体和局部角度对绕组压紧状态进行定量检测。研究结果为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监测绕组松动故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春梅马宏忠吴明明刘勇业王春宁许洪华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绕组振动
逆系统方法在电气传动中应用综述
2006年
综合了两类逆系统在电气传动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右逆系统在电机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朱博王宏华
关键词:逆系统电气传动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振动反应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为分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在干湿模态下的振动特性,建立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的动力分析模型,基于强耦合方法,将声场理论运用到有限元计算中,计算厂房整体结构在考虑尾水管流体作用后的湿模态,并与厂房的干模态进行比较,通过计算得到尾水管内流体对厂房各关键部位自振频率的影响;通过水力脉动试验,获得该抽蓄电站流道的脉动压力的荷载特性;通过谐响应计算,计算了干、湿模态下水力脉动对厂房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水体阻尼作用,厂房及各关键部位的各阶振动频率均有所减小,在对厂房进行振动分析时水体的作用不能忽略;抽蓄电站尾水管内水力脉动的频率和幅值与活动导叶的开度有关,频率变化范围为0~26.70Hz,呈"V"型分布;厂房在尾水管流体脉动压力作用下频率响应都很小,且随着水力脉动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研究成果可为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振动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陈晨王沛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动力响应
共4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