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全军免疫学研究所

作品数:590 被引量:1,913H指数:16
相关作者:傅晓岚黎万玲黄云辉宋建勋何海洋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工学院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8篇期刊文章
  • 4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0篇医药卫生
  • 41篇生物学
  • 21篇文化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97篇细胞
  • 108篇免疫
  • 91篇表位
  • 82篇抗原
  • 67篇肿瘤
  • 54篇蛋白
  • 51篇基因
  • 48篇淋巴
  • 47篇病毒
  • 46篇淋巴细胞
  • 46篇分子
  • 45篇疫苗
  • 39篇CTL
  • 35篇免疫学
  • 34篇小鼠
  • 31篇肝炎
  • 30篇CTL表位
  • 29篇教学
  • 28篇乙型
  • 27篇毒性

机构

  • 589篇第三军医大学
  • 80篇第三军医大学...
  • 4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重庆工学院
  • 9篇军事医学科学...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重庆理工大学
  • 5篇温州医学院附...
  • 4篇南华大学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哈佛大学
  • 3篇空军总医院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武警医学院附...
  • 3篇西南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遵义县人民医...

作者

  • 340篇吴玉章
  • 85篇倪兵
  • 69篇邹丽云
  • 58篇贾正才
  • 57篇李晋涛
  • 54篇万瑛
  • 52篇王莉
  • 48篇姜曼
  • 46篇周伟
  • 39篇黎万玲
  • 37篇朱锡华
  • 30篇唐艳
  • 30篇林治华
  • 29篇傅晓岚
  • 26篇白云
  • 22篇许桂莲
  • 22篇郭波
  • 21篇牟芝蓉
  • 21篇陈永文
  • 20篇赵建平

传媒

  • 192篇免疫学杂志
  • 12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8篇中国免疫学杂...
  • 13篇现代医药卫生
  • 1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0篇局解手术学杂...
  • 8篇西北医学教育
  • 8篇重庆医学
  • 6篇中国免疫学会...
  • 5篇生命的化学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国外医学(免...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国外医学(分...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国生物工程...
  • 4篇实用临床医药...
  • 4篇现代免疫学
  • 4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8篇2017
  • 10篇2016
  • 17篇2015
  • 29篇2014
  • 15篇2013
  • 17篇2012
  • 15篇2011
  • 29篇2010
  • 26篇2009
  • 49篇2008
  • 47篇2007
  • 41篇2006
  • 52篇2005
  • 52篇2004
  • 41篇2003
  • 47篇2002
  • 39篇2001
  • 47篇2000
  • 8篇1999
5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HCⅠ类分子在内质网中的组装研究进展
2001年
MHCI类分子在内质网中组装形成肽 MHC复合体。抗原肽主要来自于胞内蛋白 ,在蛋白酶体作用下形成的 8~ 10个氨基酸小肽。内质网中的多个伴侣分子与I类分子相互作用形成肽组装复合体。这些伴侣分子对于Ⅰ类分子的有效组装以及配体的选择均有重要作用。
牟芝蓉吴玉章
鼠源轮状病毒vp7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构建表达鼠源轮状病毒抗原基因vp7的植物表达载体及植物转化研究。方法 抗原基因vp7经PCR扩增后直接克隆到PUC T载体 ,双酶切目的片断和植物表达载体 ,以T4连接酶将目的片断与载体相连接 ,电转化方式将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结果 以重组农杆菌为介导将靶基因转入到马铃薯外植体。成功地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 ,并转入到农杆菌中 ;以农杆菌为介导获得抗性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结论 通过PCR检测 ,初步确定轮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vp7已成功地整合到马铃薯植株中。
费蕾李晋涛吴玉章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轮状病毒VP7基因基因工程婴幼儿腹泻
SARS-CoVS2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Vero E6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克隆人SARS病毒S2蛋白分子的编码序列 ,并在VeroE6细胞上获得表达。方法 从人SARS病毒cDNA文库中用PCR技术克隆编码SARS病毒S2蛋白的片段。将它插入质粒载体pVAX1中构建重组S2 pVAX1真核表达载体 ,并对插入片段序列进行测序。采用脂质体法转染VeroE6细胞 ,用Westernblotting检测SARS CoVS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用PCR方法扩增出一个 1845bp的基因片段 ,并插入pVAX1载体中 ,成功构建出重组S2表达载体 ,经测序证实克隆的S2片段阅读框正确完整。将其转染的VeroE6细胞经WesternBlotting检测获得一条特异性目的蛋白条带。结论 成功克隆基因并获得表达S2分子的VeroE6细胞系。
姜曼王希良李晋涛倪兵黎万玲肖宇吴玉章
关键词:SARS病毒克隆真核表达
EV71的受体研究进展
2011年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一种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婴幼儿疾病,其病原体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和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最为常见[1]。2008年中国卫生部将HFMD列入丙类传染病目录。近年来,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71型[2]。
徐广振李明李晋涛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受体小RNA病毒柯萨奇病毒病原体
HPV16E7抗原HLA-A2限制性CTL表位预测及其合成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预测、合成、纯化及鉴定人乳头瘤病毒E7抗原的HLA A2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 ,为表位抗原特异性鉴定和临床研究提供靶肽。方法 采用超模体、多项式和量化模体方案相结合的方法 ,对靶抗原HPV16E7的HLA A2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ytotoxicTlymphocyte ,CTL)表位进行预测 ,并运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 ,经RP HPLC纯化及纯度分析 ,用质谱进行定性鉴定。结果 分别预测出了 16个、10个和 3个九肽表位 ,确定其中 5个九肽为候选合成表位 ,各合成肽的纯度都在 95 %以上。经质谱分析 ,各肽的分子量测定值与理论值相符。结论 超模体、多项式和量化模体方案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效率 ,避免了在研究E7抗原表位时盲目合成多肽 ;所合成的多肽为高纯度靶肽 。
徐云升郝飞吴玉章林治华贾正才郝进
关键词:HLA-A2CTL表位人乳头瘤病毒
穿膜肽研究展望被引量:2
2001年
传统细胞生物学的观点认为 :亲水性大分子只能通过经典的胞吞作用才能实现细胞内在化。近几年研究发现一些多肽可能通过一种无耗能、无受体介导的方式穿过真核细胞的质膜 ,这些肽被称为穿膜肽 ;现已有许多关于成功利用穿膜肽将生物大分子转运至多种真核细胞内的报道。目前 ,穿膜肽因其高效无害的细胞穿透功能 ,受到现代细胞生物学、药学。
王莉吴玉章
关键词:穿膜肽
肝细胞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IL-17^+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分析IL-17+CD8+T淋巴细胞(Tc17)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CC肿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IL-17的表达;多色流式技术检测HCC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及健康者PBMCs中Tc17的频率,并分析TILs中Tc17的表型和功能;比较TNMⅠ、Ⅱ和Ⅲ期患者TILs中Tc17频率的差异。结果 HCC患者肿瘤组织IL-17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HCC患者TILs中Tc17频率为(2.41±1.45)%,显著高于患者外周血(0.71±0.29)%和健康者外周血(0.51±0.37)%(P<0.05)。TILs中的Tc17细胞具有活化的效应记忆细胞表型(CD45RA-CD28+CD27-/+CCR7-CD69high),高表达炎性因子TNF和IFN-γ,几乎不表达颗粒酶B和穿孔素。TNM各期患者肝内Tc17细胞频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Tc17在HCC患者肝内TILs中表达上调,这些细胞具有活化的效应记忆细胞表型,几乎不表达颗粒酶B和穿孔素,但高表达炎性因子TNF和IFN-γ,可能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谭晓菁刘小波高小艳黄靖禹赵婷婷吴玉章石统东
关键词:肝细胞癌TH17细胞肿瘤微环境
小鼠精子Sp17与IL-5融合蛋白的免疫性避孕效应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小鼠精子抗原Sp17与佐剂IL-5融合蛋白避孕疫苗的避孕效应及毒性作用。方法:重组蛋白疫苗Sp17-IL-5经鼻内免疫途径免疫小鼠后,观察其妊娠率、每胎产仔数,对免疫后小鼠的重要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对免疫后小鼠及其子代的骨髓有核红细胞的微核及精子进行检测。结果:蛋白疫苗Sp17-IL-5鼻内免疫雌性Balb/c小鼠可明显降低受孕率和每胎产仔数,免疫后小鼠的重要脏器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免疫后小鼠及其子代的骨髓有核红细胞微核率及精子畸形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重组蛋白疫苗Sp17-IL-5有较明确的抗生育作用,对免疫后小鼠及其子代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
张巧玉梁志清李玉艳李晋涛史常旭
关键词:精子分子佐剂黏膜免疫避孕
免疫识别、分子设计与抗原工程被引量:19
2000年
吴玉章
关键词:免疫识别分子设计
HBV新型免疫原的设计、合成及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39
2000年
目的 探讨如何将表位构建成有效免疫原。方法 以Pre S( 2 ) 蛋白两优势性B细胞表位和HBcAg两Th细胞表位为基础 ,设计、合成了 2种MAP多肽 ,以此两MAP肽为免疫原免疫兔和小鼠 ,观察体液免疫反应。结果 此两种MAP多肽均比Pre S( 2 ) 蛋白诱发更高抗体滴度 ;Th细胞表位引入可显著增强反应强度。结论 增加肽抗原结构复杂性可提高其免疫原性 ,其表位排列以B细胞表位在赖氨酸核心外侧为佳 。
吴玉章刘茂昌贾正才邹丽云
关键词:乙型肝炎HBVMAPB细胞表位
共5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