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品数:1,919 被引量:4,963H指数:24
相关作者:何刚杨力王向前李慧宗何叶荣更多>>
相关机构: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安徽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52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09篇经济管理
  • 18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3篇文化科学
  • 12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1篇矿业工程
  • 56篇社会学
  • 40篇政治法律
  • 22篇建筑科学
  • 19篇哲学宗教
  • 1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理学
  • 11篇水利工程
  • 10篇医药卫生
  • 8篇电子电信
  • 8篇历史地理
  • 7篇机械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5篇电气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0篇物流
  • 131篇企业
  • 102篇煤矿
  • 98篇实证
  • 85篇城市
  • 80篇高校
  • 79篇教学
  • 78篇煤炭
  • 74篇影响因素
  • 71篇生态
  • 61篇实证研究
  • 55篇金融
  • 52篇经济带
  • 50篇能源
  • 50篇网络
  • 48篇商务
  • 48篇资本
  • 48篇绩效
  • 46篇经济发展
  • 43篇低碳

机构

  • 1,776篇安徽理工大学
  • 58篇淮南师范学院
  • 24篇天津大学
  • 21篇复旦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技术...
  • 14篇淮南职业技术...
  • 14篇安徽建筑大学
  • 13篇合肥工业大学
  • 13篇宿州学院
  • 11篇南京大学
  • 10篇安徽大学
  • 10篇山东工商学院
  • 9篇南京理工大学
  • 9篇盐城工学院
  • 9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安徽财经大学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6篇四川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55篇杨力
  • 131篇何刚
  • 101篇王向前
  • 63篇汪克亮
  • 59篇朱艳娜
  • 55篇王建民
  • 51篇李慧宗
  • 49篇盛武
  • 47篇杨超宇
  • 46篇孟祥瑞
  • 46篇徐超毅
  • 45篇苗成林
  • 41篇荀守奎
  • 39篇兰国辉
  • 36篇桂海霞
  • 35篇程云鹤
  • 33篇孙丽艳
  • 33篇丁明智
  • 32篇董洪光
  • 32篇乔国通

传媒

  • 146篇安徽理工大学...
  • 56篇淮南师范学院...
  • 49篇黑龙江工业学...
  • 46篇淮南职业技术...
  • 36篇宿州学院学报
  • 35篇合作经济与科...
  • 32篇商场现代化
  • 27篇时代经贸
  • 23篇辽宁工业大学...
  • 21篇技术经济
  • 19篇哈尔滨商业大...
  • 18篇绥化学院学报
  • 18篇南阳理工学院...
  • 16篇中国安全生产...
  • 15篇统计与决策
  • 14篇科技经济市场
  • 14篇中国环境管理...
  • 14篇科技信息
  • 13篇煤炭经济研究
  • 13篇赤峰学院学报...

年份

  • 8篇2024
  • 173篇2023
  • 170篇2022
  • 130篇2021
  • 145篇2020
  • 115篇2019
  • 127篇2018
  • 129篇2017
  • 113篇2016
  • 81篇2015
  • 61篇2014
  • 77篇2013
  • 109篇2012
  • 62篇2011
  • 48篇2010
  • 46篇2009
  • 52篇2008
  • 33篇2007
  • 34篇2006
  • 18篇2005
1,9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式的移动营销变革
从中国营销发展进程回顾与分析入手,讨论了移动营销的企业需求、技术基础等方面的相关热点问题.通过对应用情况的分析,探讨了中国企业通过移动营销变革,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获得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竞争优势的可能性.
邵康
关键词:MOBILEMARKETINGMARKETINGCHANGEMOBILECOMMERCEMARKETINGWIRELESSMARKETING
资源计税方式变化的动态多区域一般均衡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中国资源禀赋优越,但区域差异较大,且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发达区域优势明显,而资源禀赋优越区域出现"资源诅咒";资源税改革作为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税制改革的重点,影响社会经济、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将资源税与区域发展和节能减排相结合,构建动态多区域CGE模型,并以石油资源为对象,研究资源计税方式变化对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同一标准从价税率设置是资源税改革的方向,整体而言,资源税改革对社会经济影响不大,能有效地抑制污染物排放,并取得很好的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效应;但就区域而言,同一标准从价税率对资源禀赋优越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负面影响较大,对经济发达地区影响较小,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徐晓亮许学芬
关键词:资源税改革计税方式石油
班组长领导方式对矿工安全行为的影响效用研究——基于调整焦点理论被引量:6
2016年
围绕班组长领导方式和矿工安全行为的内涵,通过文献分析与因子分析,剖析出班组长领导主要包含领导魅力、鼓励性激励、智力激发、个性化关怀、权变性奖励、积极例外管理和消极例外管理七种方式,矿工安全行为主要包含安全遵守与参与一种方式。以班组长七种领导方式为外在潜变量,矿工安全行为一种方式为内在潜变量,基于调整焦点理论下构建班组长领导方式对矿工安全行为的影响效用模型。运用SPASS17.0和AMOS7.0软件,探析班组长各领导方式对矿工安全行为的作用路径及其影响,从而为煤矿安全管理提出新思路。
兰国辉张学森汪刘菲王新林
关键词:班组长
东北三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对东北三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以2008-2016年东北三省22项统计指标的数据为基础,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结合熵权法对东北三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变化趋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东北三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度普遍较高,两系统之间存在较强的依赖关系;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序列呈上升趋势,并伴随着显著的地区差异;耦合协调类型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明显的变化。
舒婷雷思友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熵权法耦合度耦合协调度
我国矿区生态环境研究知识图谱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以1992—2017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为数据源,借助CiteSpace V对我国矿区生态环境研究的高产作者、发文机构以及关键词绘制了知识图谱,直观展现我国矿区生态环境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结果显示:矿区生态环境研究在经历了8年的缓慢沉淀后,于2000年开始迅速发展,2013年后历年的发文量基本停止增长;以白中科、胡振琪等为首的学者在该领域做出突出性贡献;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为高产科研机构;《中国矿业》《金属矿山》《煤炭工程》载文量位居前三。国内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主要围绕土地复垦、重金属、煤矿区、生态修复等热点展开,遥感监测、矿区景观生态重建等将成为未来关注重点。
王雪芹盛武
关键词:矿区生态环境知识图谱
数字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性及空间效应——以黄河流域为例
2023年
通过探究黄河流域数字技术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构建引力模型深入研究数字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对黄河流域各省的影响以及各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显著作用主要体现在下游地区,以山东、河南为中心对其他省份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相邻的省份或其他关联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够起到带动作用。从农业数字基础、资源配置、绿色农业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加快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参考。
赵梦梨姚彩慧苗成林
关键词:数字技术农业现代化黄河流域耦合协调度空间溢出效应
浅析职业教育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必要性和对策被引量:2
2009年
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能力是造成今天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本文就高等学校中职业教育的不足现状,提出了把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在社会范围内结合的相关教改措施,希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缓解有所帮助.
吴刚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就业
基于习惯领域理论的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方法被引量:4
2013年
为加速煤矿企业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提升其应急能力,根据习惯领域(HD)的特征,提出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方法。用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建立评价指标赋权的网络结构图,根据该结构图,提出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并给出评价步骤。将模型应用于淮南某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的实例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行为机制的基础上确立权重,得出该煤矿应急能力中最强的是实际救援能力,其权重为0.170 7,最弱的是应急反应能力,其权重为0.075 0,这与该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苗成林孙丽艳杨力冯俊文马蕾
关键词:应急能力指标赋权
基于EES-TOPSIS模型的水土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被引量:4
2020年
开展对水土生态安全的研究,对于丰富水土生态安全的理论体系、维护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构建基于经济-环境-社会(EES)的水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进行赋权,运用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评价和诊断安徽省水土生态安全水平和关键障碍因子,借助灰色GM(1,1)模型预测未来五年(2019~2023年)安徽省水土生态安全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8年安徽省水土生态安全水平经历了大幅度下降后慢速上升的变化过程,整体处于中级水平,有向良好水平发展的态势;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环境系统与安徽省水土生态安全呈显著正相关,环境系统对安徽省水土生态安全的影响最大;未来五年内经济、社会系统均达到优质水平,环境系统仍处于中级水平,安徽省水土生态安全将在2021年达到优质水平.人均用水量一直制约安徽省水土生态安全水平,土地垦殖比例、人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和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已经成为制约安徽省水土生态安全的新障碍因子.虽然安徽省水土生态安全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受环境系统的限制,仍处于中级水平.
赵疏航何刚朱艳娜李洁杜宇
关键词:TOPSIS法熵权法障碍度
基于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的安徽省矿业城市水土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矿业城市生态安全状况,厘清制约生态安全发展因素,为安徽省矿区可持续开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安徽省9个矿业城市水土生态安全为例,构建基于经济—环境—社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乘法归一化法结合优化后的G1和CRITIC赋权法实现主客观赋权,再运用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VIKOR)模型,基于折中规划考虑了群体效应和个体妥协,兼顾不同权重指标实测值的差异性,利用障碍度模型对其进行障碍因子诊断。[结果]多指标交互作用下的G1-CRITIC-VIKOR综合模型与实际数据匹配良好,安徽省矿业城市水土生态安全水平由高到低排序为池州、宣城、滁州、铜陵、马鞍山、宿州、亳州、淮北和淮南地区;其中工农就业人员比例、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人均用水量、土地垦殖比例、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制约安徽省矿业城市水土生态安全水平的关键因素。[结论]安徽省矿业城市应积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实施植树造林,做好受损矿区生态修复、重建工作,保障其在水土生态安全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开采煤矿资源。
何刚侯小宇王晓东赵疏航
关键词:矿业城市
共17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