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 作品数:171 被引量:207H指数:6
- 相关作者:常纪刘兰玲张恒博崔利平张玉秀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东北话的特点及流行特色被引量:9
- 2008年
- 东北话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它与普通话的差异很小,而且东北话又具有独特的流行因素,为此东北话能够通过小品等艺术形式流行于全国各地。本文在分析东北话的特点基础上,探究东北话的流行特色。
- 冯常荣
- 加强文化建设 创建和谐校园——关于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 2009年
-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功能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所关注,校园文化还被认为是评定学校是否良性发展的标准,所以探讨校园文化对加强校园整体建设的重要作用就有了现实意义。本文作为一篇社会调查报告,通过对松原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从校园文化的理论基础、承托的载体、组成要素、突出矛盾四个方面得出相应结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建设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 吕作民李玥男
- 关键词:校园文化
- 全球性文学理论研究走势及出路探询
- 2003年
- 当下,文学理论研究的非学科化已呈现全球化的趋势。通过对欧美现当代文论发展史及其在中国学界的应答的梳理,特别是经过对"作者、文本、世界、读者"四维文学活动世界的逐极探求,我们会发现文学理论研究的出路在于改造、整合和综合创新。
- 盖生
- 关键词:文学理论四维矩阵
- 浅谈苏轼词作中“月”意象被引量:1
- 2009年
- 在苏轼词"月"意象的文化层面中,他以"月"相思、以"月"感伤;其词中的"月"意象具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探寻。这两个经典情结表达了对人生存在的思考,勾勒出他人生观的复杂性:既豁达又悲观,带有浓重的仕宦及隐逸的双重色彩。
- 刘松梅潘怡良
- 关键词:文化内涵
- 评《普通话方言基础的再检讨》
- 2003年
- 《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 1期刊登了《普通话方言基础的再检讨》一文 ,对现行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标准均提出了置疑 ,并主张应该建立新标准。然而 ,纵观普通话发展的历史 ,普通话的标准 ,不是主观臆断的 ,而是汉民族共同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顺应历史潮流 ,合乎民族共同需要的。
- 于宏王琼
- 关键词:普通话北京话方言语音词汇语法
- 宗教与人性——解析《红字》中的海丝特·白兰被引量:3
- 2009年
- 十九世纪的美国经济迅猛发展,而文化观、道德观、宗教观则大多继承了西方传统模式,作为生活在这一时代的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及其作品深受宗教的影响,他的代表作《红字》便是其经典作品。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性格及命运的分析,探讨宗教对人性的渗透和影响。
- 陈坤
- 关键词:《红字》清教人性
- 二十世纪初至今中国古典小说意境研究述论
- 2011年
- 二十世纪初至今,中国古典小说意境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并表现为两种状态:1900年至1948年为第一阶段,前期延续了晚清的发展态势并开始出现转型倾向,但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受研究思路与时代氛围的影响,表现为急剧衰落的趋势;1949年至今,受特定时代氛围的影响,古典小说意境研究经历了近30年的沉寂后于1977年开始复苏并有诸多论述问世,但又存在着"泛化"现象。总体而言,虽然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古典小说意境范畴仍缺乏科学严谨的系统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 康建强王鑫淼董明会
- 关键词:中国古典小说意境研究
- 高师中文专业教学与中学新课程语文教学对接的思考被引量:3
- 2009年
- 随着中学新课程在全国推广实施,高师教学明显出现与中学教学脱节的现象。高师中文专业教学应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尽快完成与新课程中学语文教学的对接。其策略是:开展调研活动,了解中学语文课改态势;构建高师中文专业创新教学模式;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寻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 于宏
- 关键词:高师中文专业中学新课程对接
- 刚健不挠 抱诚守真——萧军延安时期文艺活动评述被引量:1
- 2009年
- 蒋昌丽冯常荣
- 关键词:延安时期文艺活动鲁迅研究个人话语
- 论写作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写作教学
- 2008年
- 写作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写作课教师应该把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作为提高写作教学能力与写作能力的重要支撑,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宽写作平台。积极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张恒博
- 关键词:写作知识结构写作实践写作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