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药学系

作品数:37 被引量:248H指数:8
相关作者:李向荣吴双双陈英杰蔡赛君叶舟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药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药物
  • 9篇黄酮
  • 6篇总黄酮
  • 5篇活性
  • 4篇抗菌
  • 3篇蛋白
  • 3篇正交
  • 3篇氢键
  • 3篇菌药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3篇抗氧化
  • 3篇化合物
  • 3篇QSAR
  • 2篇毒性
  • 2篇鸭跖草
  • 2篇药物设计
  • 2篇药物吸收
  • 2篇抑制蛋白
  • 2篇用药

机构

  • 37篇浙江大学城市...
  • 21篇浙江大学
  • 5篇杭州市第一人...
  • 3篇复旦大学
  • 3篇浙江省中医院
  • 2篇杭州医学院
  • 2篇杭州市中医院
  • 2篇杭州华东医药...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浙江省医学科...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杭州容立医药...

作者

  • 13篇傅旭春
  • 9篇李向荣
  • 4篇宣贵达
  • 3篇叶华进
  • 3篇郑一凡
  • 3篇蔡赛君
  • 3篇陈献华
  • 3篇陶锋
  • 3篇张薇
  • 3篇彭正羽
  • 3篇陈英杰
  • 3篇王国平
  • 3篇方晓
  • 3篇吴双双
  • 2篇占洁
  • 2篇雷群芳
  • 2篇徐平
  • 2篇詹淑玉
  • 2篇刘晓光
  • 2篇朱龙观

传媒

  • 7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医药导报
  • 3篇中国药学会学...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海峡药学
  • 2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药学进展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芎当归单煎共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 比较川芎当归单煎共煎液中有效成分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的变化,初步探索二味中药配伍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RP—HPLC法。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枉温25℃;梯度洗脱,流动相A(1%冰醋酸),B相为甲醇;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98nm处检测。结果 川芎嗪回归方程Y=58.401ρ+3.9318,r=0.9997,在0.25—25mg·L^-1范围内相关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1.00%,RSD为2.7%;阿魏酸回归方程Y=76.976ρ-12.375,r=0.9999,在0.35~35mg·L^-1范围内相关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8.17%,RSD为1.3%。结论 川芎当归共煎液中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比各单煎液中含量要高。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测定川芎嗪和阿魏酸的含量。
周建设孔毅申屠建中郑公义
关键词:川芎当归
镉(Ⅱ)-环丙沙星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抗菌与抗肿瘤活性被引量:8
2005年
A new Cadmium!-Ciprofloxacin ionic compound, (HCPFX)2CdCl4·3H2O, is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 tal structure is determined. The crystallography data are as follows,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a=1.01039(6) nm, b=1.39989(9) nm, c=2.82245(18) nm, β=95.765 0(10)°, V=3.972 0(4) nm3, Z=4, Dc=1.627 g·cm-3, F(000)= 1984. R1=0.0540, wR2=0.1503 (I>2σ(I)). In the title compound, four chloride ions are coordinated to the cadmi- um ion forming a slightly distorted tetrahedron. Both Ciprofloxacin and the compound were assayed against gram- 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by doubling dilutions method, the compound shows the same minimal in- 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as the Ciprofloxacin against S. Aureus, M. Lutens, E. Coli and P. Aeruginosa bacte- ria.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two compounds on leukemia HL-60 cell line has been measured by using MTT (Methyl-Thiazol-Tetrozolium) assay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lex has very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 on HL-60 cell line. CCDC: 259367.
范振中傅旭春王国平朱龙观
关键词:环丙沙星晶体结构
用神经网络法预测药物在体透过人皮肤的渗透性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预测药物在体透过人皮肤的渗透性。方法 :以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 (log P)、分子体积 (V)、氢键酸度(Σα2 H )和氢键碱度 (Σβ2 H )等理化参数作为输入层神经元 ,以药物在一定时间内在体透过人皮肤的透过比的对数值(R,透过量 /未透过量 )作为输出层神经元 ,建立起合适的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结果 :17个药物在一定时间内在体透过人皮肤的透过比的神经网络计算值和实测值均相当符合。结论 :用
傅旭春
关键词:神经网络法药物渗透性药物设计
桑叶黄酮抗氧化及抑制蛋白糖基化作用被引量:25
2005年
为观察桑叶总黄酮的降糖作用及其对抗氧化酶、蛋白糖基化的影响.用桑叶总黄酮(8g生药/kg体重)灌胃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4周,观察给药前后血糖变化,测定LPO、SOD、GSH-px及果糖胺水平;分别以0.001,0.01,0.1g/L桑叶总黄酮浓度加入体外蛋白糖基化体系孵育1,4,7,14,21,28d,测定早期糖化蛋白产物的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桑叶总黄酮组有明显降血糖作用.桑叶总黄酮组血糖由(18.33±3.33)mmol/L降至(10.19±4.45)mmol/L,P<0.05,LPO含量由(10.51±2.31)nmol/L,降至(6.01±2.04)nmol/L,P<0.05,SOD水平由(471.1±103.0)Nu/mL,升至(678.7±31.5)Nu/mL,P<0.001,果糖胺水平由(6.22±1.37)mmol/L,降至(1.70±0.32)mmol/L,P<0.05,体外糖化蛋白产量孵育时间呈正相关,0.1g/L桑叶总黄酮在各时间点均能使糖化蛋白生成量降低.因此:桑叶总黄酮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LPO含量并提高SOD水平,抑制蛋白糖基化.
李向荣方晓俞灵莺
关键词:总黄酮抗氧化蛋白糖基化糖尿病大鼠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金钱草总黄酮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金钱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已各种浓度梯度的乙醇洗脱后,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钱草总黄酮收率和纯度为指标。结果实验条件下,采用NKA-9型大孔树脂进行吸附,6倍量纯化水冲洗,然后用50%乙醇50mL洗脱,经大孔树脂处理后得到总黄酮的纯度可达60.8%。结论该法可为金钱草制剂的研制与生产提供原料药。
陶锋李向荣占洁
关键词:金钱草总黄酮大孔树脂
桑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动物的降血脂效应被引量:49
2009年
目的观察桑叶总黄酮(MTF)的降血脂作用。方法用Triton WR-1339诱导建立急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和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别测定小鼠和大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并计算HDL-C/TC和HDL-C/LDL-C的比值。结果MTF能显著抵抗Triton WR-1339诱导的小鼠血清TG,TC和LDL-C等指标的升高,同时升高血清HDL-C/TC和HDL-C/LDL-C的比值。给药后12h作用效果更明显。喂高脂饲料的大鼠模型也同样表明MTF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而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MTF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高脂血症小鼠和大鼠的血脂水平,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
李向荣陈菁菁刘晓光
关键词:桑叶总黄酮高脂血症
SRp38基因在小鼠视网膜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GluR-B小基因可变剪接的调控
2008年
SR蛋白在前体mRNA可变剪接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SRp38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具有神经及生殖组织特异性的SR蛋白,能够调控一些在神经组织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如GluR-B,Trk-C,NCAML1等)的前体mRNA可变剪接,同时还可以在有丝分裂M期及热休克时抑制前体mRNA剪接的发生.利用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SRp38蛋白在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以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SRp38蛋白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具有区域特异性,在外网层、内核层、内网层以及节细胞层中均有表达,而在外核层无表达.对分离培养的小鼠视网膜细胞进行免疫双标记分析的结果表明,SRp38蛋白在视杆-双极细胞的胞体、轴突、树突中表达.通过瞬时共转染以及RT-PCR分析,发现在R28细胞中,SRp38过表达可以促进GluR-B小基因Flip亚型的剪接.结果提示SRp38蛋白可能通过调控小鼠视网膜内前体mRNA可变剪接、进而在小鼠视网膜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彭正羽李淑贞张薇陈献华
关键词:视网膜双极细胞
超声波辅助提取鸭跖草中总黄酮的工艺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鸭跖草中总黄酮成分的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鸭跖草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在此试验确定的各因素较佳水平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进行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超声波提取鸭跖草的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同时与传统醇回流法(2 h)比较。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的最优工艺为25倍药材量的70%乙醇于70℃提取30 min。超声波辅助提取鸭跖草中总黄酮的含量为52.51 mg/g,而传统醇回流法提取总黄酮含量为32.34 mg/g。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鸭跖草在提取时间和效果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醇回流法,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潘冬梅张巧萍沈斌卓娟娟李向荣
关键词:鸭跖草总黄酮含量超声波辅助提取正交试验
黄酮醇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8年
黄酮醇是黄酮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本文介绍了黄酮醇化合物提取和分离工艺的研究,并对各工艺的利弊进行了分析,从而为黄酮醇类化合物在各行业的应用开辟了一条可靠的途径。
陶锋李向荣占洁
关键词:黄酮醇
车前草降血尿酸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建立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通过灌胃给药考察车前草的降血尿酸作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车前草所含大车前苷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乙醇用量4种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大车前苷和血尿酸的含量均用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车前草醇提组的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乙醇用量4种因素对车前草乙醇提取物中的大车前苷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药材量的6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
钱莺傅旭春王建平白海波
关键词:车前草血尿酸正交试验设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