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病理生理学与高原生理学教研室全军高原生理与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21 被引量:46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雪辉高钍琪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军需系营养食品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军需系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氧习服大鼠骨骼肌葡萄糖摄取能力贮备增强
- 高原习服-适应的本质亟需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维持能量平衡是细胞代谢在缺氧习服过程中主要的适应性改变。在高原缺氧情况下必须对能源物质进行选择性利用,提高用氧效率,节约用氧。因此葡萄糖利用能力调整可能是缺氧习服的重要机制。...
- 黄瑊高钰琪张国斌罗德成曹利飞孙秉庸
- 关键词:缺氧习服葡萄糖转运骨骼肌大脑皮层
- 文献传递
- 缺氧对大鼠软脑膜微循环白细胞流变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急、慢性缺氧对大鼠软脑膜微循环白细胞流变性的影响。方法:低压氧舱模拟大鼠急、慢性缺氧模型,开放式颅骨窗、活体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其白细胞的流变性。结果:急性缺氧大鼠白细胞沿血管壁滚动个数明显增多(P<0.05),与血管壁发生粘附数目显著增加(P<0.05),白细胞-内皮细胞接触时间(TLECT)明显延长(P<0.05);慢性缺氧大鼠白细胞粘附数目减少和TLECT缩短比较明显。结论:急性缺氧使白细胞流变性显著改变,可能是导致缺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慢性缺氧可使白细胞流变性一定程度恢复,对研究习服适应可能有重要意义。
- 张钢高钰琪刘福玉
- 关键词:软脑膜微循环白细胞活化高原脑水肿缺氧脑微循环障碍内皮细胞粘附
- 缺氧促进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 目的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液体闪烁计数的方法分别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胶原酶敏感的H-脯氨酸结合率、以及H-亮氨酸结合率,以观察缺氧(2%O)对离体培养的成年Wistar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成年W...
- 严俊高钰琪张恒陈莉王培勇
- 关键词:缺氧心脏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 文献传递
- 植物雌激素对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作用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植物雌激素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元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的预防作用 ,为防治HPH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 ,体重 (2 10 3± 2 8 7)g,随机分为 6组 :①平原对照组 (C) ;②慢性缺氧组 (H) ;③染料木黄酮低剂量组 (H +L) :给药剂量为 2 5mg·kg-1;④染料木黄酮中剂量组 (H +M) :给药剂量为 5 0mg·kg-1;⑤染料木黄酮高剂量组 (H +H) :给药剂量为 10 0mg·kg-1;⑥大豆苷元组 (H +D) :给药剂量为 5 0mg·kg-1。C组在平原环境 ,②~⑥组每天灌胃大鼠受试物或与受试物等容积的溶媒 ,置于减压舱 ,模拟海拔 5 0 0 0m高原 ,8h·d-1,持续 2 1d ,分别测定肺动脉压、右心室功能和右心室肥大指数。结果 慢性缺氧后大鼠肺动脉压显著增加 (P <0 0 1) ;与慢性缺氧组相比 ,染料木黄酮可以显著抑制慢性缺氧引起的肺动脉压升高 (P <0 0 1) ;大豆苷元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与平原对照组相比较 ,单纯缺氧组右心室肥大指数 [RV/ (LV +Sep) ]显著增加 (P <0 0 1) ;与单纯缺氧组比较 ,染料木黄酮各组右心室肥大指数从低剂量到高剂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40 5 3%±3 80 % ,P >0 0 5 ;39 0 7%± 3 6 9% ,P >0 0 5 ;33 73%±3 2 0 % ,P <0 0 1) ,高剂量组 (10 0mg·kg-1)差异有显著?
- 李晓莉高钰琪刘福玉项德坤蒋春华黄庆愿
- 关键词:植物雌激素染料木黄酮大豆苷元缺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
- 胍丁胺在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 肺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的精氨酸——氧化氮代谢异常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L-精氨酸经一氧化氮合酶(NOS)代谢产生NO,而L-精氨酸除了在NOS的作用下产生NO外,还可在细胞中精氨酸脱羧酶的作用...
- 刘福玉高钰琪项德坤黄庆愿吴毅
- 关键词:胍丁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
- 文献传递
- Bloodletting: a medical resource since the stone age
- 2004年
- 黄缄廖卫公陈建范有明黄庆愿高钰琪孙秉庸GustavoZubieta-Calleja
- 关键词:红细胞压积体格检查
- 缺氧复合运动促进高原习服
- 高原环境影响机体的主要因素是低氧,机体对高原环境的习服(acclimatization)也主要是围绕氧的摄取、运输和利用这条轴线来进行的,是在缺氧环境中通过有关供氧系统功能的代偿性增强及/或组织、细胞用氧能力的代偿性提高...
- 高钰琪高文祥黄缄蔡明春黄庆愿刘福玉孙秉庸
- 关键词:高原环境高原习服低氧高原病
- 文献传递
- 缺氧诱导因子1与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被引量:19
- 2005年
-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参与缺氧调节的核心因子,可调控一系列缺氧诱导基因的表达,与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也密切相关。尽管一些研究显示缺氧和非缺氧性刺激可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途径诱导HIF-1的表达和活性,PI3K信号途径是否参与对HIF-1的调节仍然是个有争议的研究热点。明确HIF-1和PI3K的相互作用关系,能进一步为肿瘤等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主要就HIF-1和PI3K/Akt/mTOR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 孙胜高钰琪高文祥范明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P13KAKTMTOR信号转导
- 大豆异黄酮对PC12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 目的: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主要成分:金雀异黄酮(genistein)和大豆甙元(daidzein)对PC12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一)、PC12细胞以1×10/ml接种于96孔板每孔100ul,金雀异黄酮...
- 高文祥陈建李小莉高钰琪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PC12细胞抗缺氧
- 文献传递
- 缺氧对大鼠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急、慢性缺氧对大鼠中性粒细胞(PMNs)趋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微管吸吮实验技术,从单细胞角度研究在血清趋化作用下不同缺氧状态PMNs伪足生长的变化。结果:自身血清作趋化剂,急性、慢性缺氧组PMNs伪足长度分别为(1.200±0.178)μm和(1.094±0.164)μm,显著大于常氧对照组(0.914±0.156)μm(P<0.05);常氧、急性缺氧和慢性缺氧血清作用于常氧PMNs时,急、慢性缺氧血清作用下PMNs伪足长度分别为(1.059±0.179)μm和(1.041±0.175)μm,显著大于常氧血清作用(P<0.05);常氧血清作用于常氧、急性和慢性缺氧PMNs时,急性、慢性缺氧PMNs伪足长度分别为(1.058±0.163)μm和(1.118±0.126)μm,显著大于常氧对照组(P<0.05)。结论:急、慢性缺氧促进了大鼠PMNs趋化能力,缺氧后血液微环境的变化和PMNs响应能力的变化是其重要原因。
- 张钢高钰琪
- 关键词:缺氧趋化作用中性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