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作品数:567 被引量:6,904H指数:36
相关作者:刘诗洋李娟娟陈吟刘洋郭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4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7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8篇哲学宗教
  • 3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社会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53篇影响因素
  • 45篇艾滋病
  • 42篇健康
  • 38篇病毒
  • 26篇结核
  • 25篇疫苗
  • 24篇肝炎
  • 23篇满意度
  • 22篇公共卫生
  • 21篇流行病
  • 21篇流行病学
  • 20篇卫生服务
  • 20篇慢性病
  • 20篇老年
  • 19篇艾滋病病毒
  • 18篇接种
  • 17篇吸毒
  • 16篇队列研究
  • 15篇第三方评估
  • 15篇乙型

机构

  • 55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3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5篇北京协和医院
  • 19篇北京协和医学...
  • 15篇哈佛医学院
  • 13篇北京大学
  • 12篇四川省疾病预...
  • 11篇西昌市皮肤病...
  • 7篇青海省疾病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北京市疾病预...
  • 6篇北京医院
  • 6篇卫生部
  • 6篇中国预防医学...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5篇四川大学
  • 5篇江苏省疾病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01篇刘远立
  • 64篇江宇
  • 40篇孙静
  • 30篇黄建始
  • 30篇胡琳琳
  • 28篇马良坤
  • 21篇梁晓峰
  • 19篇王璐
  • 17篇阮玉华
  • 16篇尤莉莉
  • 16篇刘诗洋
  • 15篇崔富强
  • 15篇张敏
  • 14篇王华庆
  • 14篇李娟娟
  • 13篇吴振华
  • 12篇王富珍
  • 12篇郑徽
  • 10篇缪宁
  • 10篇龚晓红

传媒

  • 34篇中华流行病学...
  • 31篇中国疫苗和免...
  • 25篇中国艾滋病性...
  • 2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8篇疾病监测
  • 18篇中华预防医学...
  • 18篇中国慢性病预...
  • 17篇中华医院管理...
  • 17篇国外医学(卫...
  • 15篇中国研究型医...
  • 14篇中华疾病控制...
  • 12篇中国防痨杂志
  • 12篇中国食品卫生...
  • 12篇中华健康管理...
  • 9篇中国卫生政策...
  • 8篇中国药房
  • 7篇卫生研究
  • 7篇中国全科医学
  • 7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1篇2021
  • 59篇2020
  • 50篇2019
  • 40篇2018
  • 36篇2017
  • 17篇2016
  • 13篇2015
  • 17篇2014
  • 16篇2013
  • 21篇2012
  • 28篇2011
  • 53篇2010
  • 41篇2009
  • 37篇2008
  • 22篇2007
  • 24篇2006
  • 18篇2005
  • 15篇2004
  • 15篇2003
5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核潜伏性感染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2年
结核潜伏性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是宿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尚未发病,无活动性结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或细菌学证据的一种特殊状态。潜伏性感染者如不进行治疗,约有5%~10%会发展成活动性结核。早期识别和治疗结核潜伏感染者,是结核病防治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诊断潜伏感染的结核菌素试验(TST)和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方法、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使用方面的选择,为开展现场调查和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施雯慧成诗明陈伟
关键词:结核病
社交网络对城市社区老人生活满意度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社交网络与生活满意度的关联。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5月,在北京、合肥、兰州3个城市各选取1个社区共1148名≥60岁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社交网络、生活满意度。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社交正常的老人生活满意度(62.65%,379/625)高于社交孤立的老人(46.60%,233/500),家庭社交正常的老人生活满意度(60.84%,491/807)高于家庭社交孤立的老人(41.07%,131/319),朋友社交正常的老人生活满意度(60.27%,361/599)高于朋友社交孤立的老人(49.42%,257/5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社交孤立(OR=2.045,95%CI=1.362~3.071)和较低的生活满意度有关联(P<0.01)。未发现社交孤立、朋友社交孤立和生活满意度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朋友社交网络,家庭社交网络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更为密切。
连至炜李晋磊金平阅王紫娟朱之恺刘远立
关键词:社交网络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完善中国区域环境规制的思考与建议被引量:7
2016年
虽然中国区域环境规制体系正不断完善,但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差异较大,各区域的环境规制强度也差异明显,中国区域资源环境优势格局、生态承载力,以及环境规制与生产力布局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难以有效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为完善中国区域环境规制,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议:在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重视市场作用,加快推进区域环境规制由管制向治理转型,不断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建立公平多样精细的政策工具体系,实施分区域差别化的环境规制措施,加强区域政策的针对性,进一步强化区域间环境规制的统筹,建立协调统一的规制体系。
兰宗敏关天嘉
关键词:区域环境承载力
基于网络的健康相关行为及生活方式干预服务被引量:6
2008年
传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印发健康教育资料,利用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统媒体进行健康教育,电话咨询、指导和督促,面对面咨询和指导,小组座谈和健康讲座等方式。然而,这些方式分别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难以对服务对象进行跟踪服务、不能提供个体化的指导、费用较高、服务提供者的时间和场所受限、提供的信息可能与基于循证医学制订的指南有偏差、
吴海云潘平黄建始
关键词: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相关行为健康教育资料服务提供者电话咨询
预防接种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因果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其发病与微生物感染、接种疫苗、自身免疫状况等因素有关。不同类型的GBS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因首发症状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经常会有误诊的情况发生,需要与一些疾病鉴别。近年来,预防接种后发生的GBS备受关注,该文通过检索国内外发表的文献,对GBS的基本情况及预防接种与GBS的因果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亚敏刘大卫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预防接种疫苗
大米中桔青霉素的薄层色谱测定被引量:7
2002年
建立了大米中桔青霉素的薄层色谱测定方法。大米样品用含 10 %乙醇酸的乙腈溶液提取 ,经过净化 ,再用三氯甲烷溶液定容至 1ml。薄层板浸泡在含草酸的甲醇溶液中进行预处理。大米样品中桔青霉素的加入水平为 10 0~ 10 0 0 μg kg时 ,回收率为 80 %~ 12 0 % ,方法的灵敏度为 30 μg kg ,最低检出量为 0 0 0
江涛张靖刘红蕾计融罗雪云
关键词:大米薄层色谱食品卫生
面粉强化叶酸对出生缺陷的影响
2008年
大量数据显示面粉中强化叶酸能有效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并降低其危害性。影响叶酸强化面粉对出生缺陷作用的因素可能包括:种族差异、孕妇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围产期的医疗质量水平、叶酸强化的剂量等。面粉中强化叶酸是预防出生缺陷安全有效的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妇女在孕期摄入足够的叶酸以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王冰洁孙静黄建霍军生
关键词:强化面粉叶酸神经管畸形
早餐食用频率和食物种类与儿童肥胖及相关慢性病发生率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哈尔滨等6城市抽取2-5年级6-12岁小学生7009名进行问卷调查.并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的测量探讨早餐的食用频率和食物种类与儿童肥胖以及相关慢性病的关系发现不经常吃早餐或早餐食物种类单一均会增加儿童患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风险,保质保量的早餐能为儿童提供更加均街的营养素摄入.
尚现文李艳平刘爱玲张倩郝利楠房红芸徐海泉段一凡胡小琪马冠生
关键词:早餐食物种类慢性病儿童
中国2010-2015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预期寿命差异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分析我国2010年-2015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变化对预期寿命影响的年龄、地区差异。方法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0年-2015年人口普查结果,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应用简略寿命表、Arriaga分解法计算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地区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变化对预期寿命增量的贡献值和百分比。结果2010年-2015年,我国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有所下降。2010和2015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减少的寿命分别为2.0岁和1.6岁,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降低对预期寿命增量的贡献分别为,东部地区15.4%,中部12.5%,西部55.6%。从年龄维度分析,0~5岁、7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的下降对提升预期寿命贡献最大。结论2010年-2015年全国因呼吸系统疾病减少的寿命降幅为20.0%,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从疾病别维度分析,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对预期寿命的影响最大,但对预期寿命的增加贡献较小;肺炎对预期寿命的增加有贡献,其中0~10岁人群肺炎的改善促进预期寿命增长。
严宝湖蔡玥李琦江宇薛明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
慢病治疗中运动依从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其中体力活动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慢病上升的重要健康危险因素。适宜运动在慢病的预防及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患者的运动依从性与运动疗法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依从性高低是决定运动疗法成败的关键。
魏凡盖小荣王振捷李星明黄建始
关键词:依从性慢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健康危险因素运动疗法
共5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