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分子免疫学实验室

作品数:18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崔健王顺涛钟国成黎燕郭黎明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活性
  • 4篇细胞
  • 4篇抗体
  • 4篇克隆
  • 4篇蓖麻毒
  • 4篇蓖麻毒素
  • 3篇基因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调节性
  • 2篇调节性B细胞
  • 2篇胸腺
  • 2篇疫苗
  • 2篇原核表达
  • 2篇真核
  • 2篇真核表达
  • 2篇生物活性
  • 2篇生物活性检测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稳态

机构

  • 18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8篇沈倍奋
  • 5篇郭建巍
  • 4篇冯健男
  • 3篇马骢
  • 3篇黎燕
  • 2篇于鸣
  • 2篇肖鹤
  • 2篇冯建男
  • 2篇王希良
  • 2篇王顺涛
  • 2篇邢陈
  • 1篇孙玉英
  • 1篇蒋学兵
  • 1篇郭宁
  • 1篇马远方
  • 1篇张纪岩
  • 1篇李松
  • 1篇黄一飞
  • 1篇王庆阳
  • 1篇刘士山

传媒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第七届全国肿...
  • 1篇第十届全国免...
  • 1篇中国科协首届...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鲁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7年
布鲁菌是一种兼性细胞内寄生菌,能够严重地导致人畜共患布鲁菌病。本文就影响布鲁菌致病能力的毒力因子进行综述。
赵忠鹏王希良
关键词:布鲁菌毒力因子
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体外活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别采用MTT和ATPLiteTM-M发光法分析人B细胞刺激因子对培养的小鼠脾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分离小鼠脾细胞,培养72h后,MTT和ATP方法测定不同密度脾细胞的增殖,从中选定适当的脾细胞密度分析BLyS活性。然后,检测不同剂量的BLyS对脾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用MTT和ATPLiteTM-M发光法分析发现:BLyS在1、5、10和20mg/L时,都能明显促进小鼠脾细胞的增殖。结论:MTT法检测BLyS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作用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利用这种细胞模型,可以对BLyS拮抗剂进行初步筛选以期获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治疗剂。
孙剑林周黎燕冯建男沈倍奋
关键词:B细胞刺激因子自身免疫性疾病B细胞MTT
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对SARS-CoV GZ-01株中和作用的研究
2005年
观察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对SARS-CoV GZ-01毒株的中和作用,为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用于SARS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CPE、MTT测定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对SARS-CoV GZ-01株的中和作用。结果显示,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F(ab’)2治疗性抗体对SARS-CoV GZ-01株具有很好的中和作用,三批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的CPE和MTT中和效价分别达到1:6400、1:6400、1:12800,且两种方法测得结果一致。
石辛甫张良艳赵光宇邢丽安玉军刘士山朱和平王希良
关键词:SARSSARS-COV
重组蓖麻毒素A链的原核表达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实现重组蓖麻毒素A链(rRTA)的高效表达,获得rRTA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基于单抗的蓖麻毒素检测方法.方法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RNA二级结构预测和偏性密码子等手段设计引物 用PCR将rRTA基因克隆至载体pE132a(+) 用双酶切和DNA测序技术对构建的载体进行鉴定 IFTG诱导rRTA原核表达载体pET32a(+)/rRA/BL21,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ELISA及Western blot鉴定rRTA蛋白 rRTA免疫Balb/c小鼠,建立杂交瘤细胞株,获得抗rRTA的单克隆抗体,用Westem blot鉴定.结果 构建了rRTA原核表达载体pET32a(+)/rRA/BL21,实现了rRTA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高效可溶性表达,获得了高纯度约10~20 mg/L rRTA 获得抗rRTA的单克隆抗体 建立的ricin EIJSA检测方法检出ricin的最低浓度为3.125 ng/mL,目视比色对蓖麻毒素的最低检出浓度为6.25 ng/mL.结论 本研究表达的rRTA及其单克隆抗体和基于单抗的ricin检测方法,将在肿瘤生物治疗、ricin生物恐怖袭击的侦检、治疗和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建巍王顺涛郭黎明冯健男马骢沈倍奋
关键词:蓖麻毒素蓖麻毒素A链融合蛋白
蓖麻毒素拮抗剂及疫苗研究概况被引量:2
2006年
自“911”以后,蓖麻毒素已被列为最有可能被用作恐怖袭击的生物战剂,作为目前最具危险性和威胁性的生物恐怖病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研究其拮抗剂及疫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中和性抗体、抗RTA适配体、Ricin的小分子拮抗肽、抗独特型疫苗、重组疫苗、超级疫苗、微球疫苗等多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非常必要。
郭建巍沈倍奋
关键词:蓖麻毒素拮抗剂疫苗生物恐怖
蓖麻毒素快速ELISA检测法的建立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建立蓖麻毒素快速ELISA检测方法。方法:从8株抗蓖麻毒素的杂交瘤细胞中,筛选亲和力较高的单克隆抗体,用Westernblot和ELISA鉴定、ProteinA纯化、HRP标记,经交叉配伍筛选最佳的抗体组合。结果:建立了蓖麻毒素的快速ELISA检测方法,对蓖麻毒素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75ng/L,目视检测最低浓度为625ng/L,整个实验不需仪器可在40min内完成检测。结论:蓖麻毒素快速ELISA检测法为蓖麻毒素生物战剂的快速侦检提供了有效手段。
郭建巍沈倍奋冯健男孙瑛勋胡美茹于鸣
关键词:蓖麻毒素单克隆抗体快速ELISA
抗蓖麻毒素A链人源化单域抗体的设计、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检测
2008年
目的运用计算机辅助蛋白质分子设计的方法设计针对蓖麻毒素A链(RTA)的拮抗肽,实现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可溶性表达,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方法根据RTA的晶体结构、RTA-rRNA相互作用复合物模型,在CVFF(consistent-valence force field)、Amber力场下,对RTA的空间构象进行理论模拟,初步确定其生物活性功能域;然后针对该功能域设计小分子拮抗肽,并借助人抗体重链可变区骨架,在CDR3区对拈抗肽进行展示,用重叠延伸PCR全基因合成人源化的单域抗体并克隆至载体pET-32a(+);双酶切和DNA测序技术对构建的载体进行鉴定;IPTG诱导人源化的单域抗体表达,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竞争ELISA和MTr法分别进行结合和中和活性检测。结果从头搭建并设计合成了人源化的单域抗体,实现了其原核表达,并进行了生物活性检测;建立了基于人源化的单域抗体的RTA和蓖麻毒素检测方法。结论研究结果为新型蓖麻毒素小分子拈抗剂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郭建巍冯健男王顺涛马骢王珍光蒋学兵沈倍奋
关键词:蓖麻毒素
胸腺CD19~+CD5~+IL-10~+调节性B细胞参与维持免疫稳态
目的:调节性B细胞(Bregs)能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10等)或直接细胞接触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研究表明Bregs主要存在于外周,如脾T2-MZP B细胞,淋巴结MZ样B细胞及人外周血CD24hi CD38hi...
邢陈马宁肖鹤王小茜沈倍奋黎燕王仁喜
关键词:胸腺调节性B细胞免疫稳态
文献传递
抗ricin中和性单抗4C13单链抗体的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检测
2007年
目的:实现基于中和性单抗4C13单链抗体的真核表达,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方法:用TRIzol提取抗ricin中和性单抗杂交瘤细胞4C13总RNA,扩增其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登陆GenBank;用Linker(GGGGS)3将VH和VL连接,用重叠延伸PCR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用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对瞬时表达产物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中和性单抗杂交瘤细胞4C13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DQ389248和DQ389245,ScFv与ricin可特异性结合,培养上清原液和2倍稀释液的抑制率分别为33.7%和29%;ScFv在ricin浓度为0.01~0.005ng/mL时可中和ricin对SP2/0细胞的细胞毒,随着ricin浓度逐渐增大,细胞存活率逐渐减低.结论:研究结果为研制基于中和性单抗的其他ricin拮抗剂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郭建巍冯健男马骢扬霄鹏沈倍奋
关键词:RICIN基因表达单链抗体
组成性JNK活化促进B淋巴瘤细胞增殖
2011年
本研究以人B淋巴瘤细胞系Daudi和Raji为研究对象,探讨组成性JNK活化对B淋巴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Daudi、Raji B淋巴瘤细胞中组成性JNK的变化;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Daudi、raji B淋巴瘤细胞中JNK的亚细胞定位;用JNK抑制因子(SP600125)处理Daudi和raji B淋巴瘤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周期;用ATPLite法检测SP600125对Daudi、Raji B淋巴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Daudi和raji B淋巴瘤细胞有组成性JNK活化;Daudi和raji B淋巴瘤细胞JNK亚细胞定位异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入核;JNK特异性抑制因子SP600125诱导B淋巴瘤细胞Daudi、Raji G2/M期细胞比例升高,并具有时间依赖性,且G0/G1峰前出现亚二倍体峰,证实SP600125在B淋巴瘤细胞中诱导G2/M阻滞和凋亡。ATPLite检测结果显示,SP600125显著抑制Daudi和Raji B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并随着抑制因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组成性JNK活化促进Daudi和Raji B淋巴瘤细胞增殖。JNK活性的升高通过促进JNK从胞浆进入胞核来促进B淋巴瘤细胞的增殖。SP600125通过多种机制阻抑JNK的活性抑制B淋巴瘤细胞的恶性生长。JNK可作为临床治疗B淋巴瘤的潜在靶点。
郭媛媛崔健侯春梅王庆阳王晶马远方张纪岩
关键词:JNKB淋巴瘤细胞DAUDI细胞RAJI细胞亚细胞定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