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作品数:525 被引量:2,133H指数:20
相关作者:刘洋王旭亮刘克龙张珍铭梁珩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南昌航空大学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3篇期刊文章
  • 6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2篇航空宇航科学...
  • 73篇一般工业技术
  • 69篇理学
  • 23篇机械工程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兵器科学与技...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87篇飞机
  • 81篇复合材
  • 80篇复合材料
  • 75篇起落架
  • 52篇气动
  • 45篇有限元
  • 42篇飞行
  • 35篇仿真
  • 35篇飞行器
  • 29篇机翼
  • 24篇客机
  • 23篇无人机
  • 23篇超声速
  • 20篇缓冲器
  • 19篇动力学
  • 19篇优化设计
  • 19篇刚度
  • 18篇高超声速
  • 16篇代理
  • 16篇代理模型

机构

  • 525篇南京航空航天...
  • 12篇中国空间技术...
  • 10篇上海飞机设计...
  • 9篇沈阳飞机设计...
  • 7篇中国飞机强度...
  • 7篇成都飞机工业...
  • 6篇湖北航天技术...
  • 5篇西北工业大学
  • 5篇中国商用飞机...
  • 4篇南昌航空大学
  • 4篇中国商飞上海...
  • 4篇中国航空工业...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国电子科技...
  • 3篇中国运载火箭...
  • 3篇中国燃气涡轮...
  • 3篇中国航空工业...
  • 3篇广州民航职业...
  • 3篇西安卫星测控...
  • 3篇成都飞机设计...

作者

  • 125篇姚卫星
  • 87篇聂宏
  • 77篇童明波
  • 59篇魏小辉
  • 49篇余雄庆
  • 40篇张明
  • 20篇昂海松
  • 20篇金海波
  • 17篇王志瑾
  • 16篇薛彩军
  • 15篇朱书华
  • 14篇张红英
  • 14篇陈普会
  • 14篇丁运亮
  • 13篇黄杰
  • 12篇尹乔之
  • 12篇王宇
  • 11篇曾建江
  • 10篇吴富强
  • 9篇张鹏

传媒

  • 79篇南京航空航天...
  • 39篇航空工程进展
  • 34篇机械设计与制...
  • 30篇航空计算技术
  • 27篇航空学报
  • 19篇复合材料学报
  • 18篇江苏航空
  • 13篇中国机械工程
  • 11篇宇航学报
  • 11篇航天返回与遥...
  • 10篇机械科学与技...
  • 8篇振动与冲击
  • 8篇机械设计与制...
  • 8篇计算机辅助工...
  • 7篇机械强度
  • 7篇北京航空航天...
  • 7篇飞机设计
  • 7篇科学技术与工...
  • 7篇航天器环境工...
  • 6篇振动.测试与...

年份

  • 3篇2024
  • 9篇2023
  • 17篇2022
  • 16篇2021
  • 19篇2020
  • 26篇2019
  • 31篇2018
  • 33篇2017
  • 36篇2016
  • 44篇2015
  • 49篇2014
  • 41篇2013
  • 44篇2012
  • 34篇2011
  • 38篇2010
  • 39篇2009
  • 46篇2008
5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升机惯性传感器结构的模态优化
2018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抽样和径向基插值的自适应代理模型方法。这种自适应方法以减少仿真计算数量和提高代理模型自适应能力为目的,使用多岛遗传算法选择新增样本点并使新增样本点位于设计空间的稀疏区域,使得所有的样本点均匀分布于设计空间。标准误差用来判断代理模型的精度大小以决定是否对代理模型进行更新。这种自适应代理模型结合多岛遗传算法对直升机的惯性传感器结构模态进行优化。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选择10个样本点构建初始的代理模型,自适应代理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2%的误差条件下需要额外增加7个样本点。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权重系数对最优模态特性的影响很大,惯性传感器结构的一至六阶模态值更加远离直升机的激励频率。
郭述臻昂海松
关键词:模态分析自适应抽样多目标优化
危险蚀坑评判及疲劳寿命计算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对在EXCO(exfoliation corrosion)溶液中加速腐蚀不同时间后的LC4CS试件表面腐蚀形貌进行观测,得到不同腐蚀时间下试件表面蚀坑深度及底部曲率半径。通过分析给出张开角的定义,并以此确定危险蚀坑及预测预腐蚀件的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张开角可以合理地确定危险蚀坑以及初始裂纹的等效尺寸。通过算例分析,用张开角来确定危险蚀坑可以较好地预测预腐蚀件的疲劳寿命。
张川姚卫星
关键词:预腐蚀
基于LMS Virtual.Lab的一种折叠机翼动力学仿真被引量:5
2015年
对舰载机折叠机翼的折叠及展开运动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LMS Virtual.Lab的折叠机翼动力学仿真建模方法,实现了机构的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到了折叠机翼作动筒载荷、翼稍运动包络面、结构应力水平等动力学指标。
白昀博许锋
关键词:折叠翼舰载机动力学仿真LMSVIRTUAL.LAB
飞机液压能源系统振动特性优化控制仿真被引量:2
2016年
液压能源系统振动引起的管路失效问题突出,严重威胁飞机液压系统的可靠性。为了深入研究液压系统振动特性的优化控制,考虑了频率相关摩擦模型的传递矩阵法计算流体管路的频率特性,同时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在Visual Studio 2010/MFC软件开发平台上,自编基于流程图的飞机液压能源系统振动特性仿真软件(HCAD-1.0),为液压系统振动特性分析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对国内某型飞机液压能源系统振动特性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缓冲瓶和支管对压力脉动的优化控制作用,为液压能源系统振动特性优化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华松曾建江张奇童明波
关键词:软件开发
考虑模具和黏弹性的复合材料固化变形数值模型被引量:5
2020年
考虑了模具作用和材料的黏弹性,建立了复合材料构件残余应力和固化变形的三维数值模型。在模具与复合材料构件间引入界面剪应力,模拟升温过程中模具-构件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固化过程中温度和固化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线弹性和黏弹性本构方程描述凝胶前后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热-力顺序耦合分析方法,在ABAQUS软件中建立了模拟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固化过程中温度场、固化度场、残余应力及变形。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固化过程中单向板和非对称层合板内产生的残余应力在厚度方向上呈非对称分布,这是脱模后层合板变形的根本原因。
乔巍姚卫星黄杰
关键词:复合材料残余应力
弹性拉杆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分析
2014年
弹性拉杆是某断离机构的重要元件,其在静力载荷和冲击载荷下的力学响应特性尤为关键。采用理论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了该弹性拉杆在静力载荷和冲击载荷下的分析模型,得出了其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位移响应特性,发现在冲击载荷下弹性拉杆有明显振荡,其位移有0.06mm左右的振幅。进而研究了不同材料对弹性拉杆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在10 000k N/s的加载速率下,现阶段的常用金属材料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能是一样的。
陈凯帆魏小辉何思元聂宏徐奎
关键词:冲击载荷力学性能固有频率位移函数
基于拓扑优化的薄板加筋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针对常规薄板加筋方法中加筋比和厚度比的选取具有一定随意性的问题,通过编程实现最优加筋比和厚度比的选取。鉴于常规加筋方法中设计变量较单一,通过对基板的拓扑优化,将薄板加筋结构中的筋条布局设计跟拓扑优化方法联系起来,使结构中筋条的布局设计问题转化为基板中材料的分布问题,增加了筋条的设计变量。相对于常规加筋方法,拓扑优化指导加筋的方法能够达到减重的效果。
钟焕杰金海波
关键词:加筋板拓扑优化稳定性
考虑轮胎变形的系留计算模型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对传统舰载机的系留计算模型进行了改进:在系留计算模型中不仅考虑系留索的弹性变形,还考虑舰载机轮胎的压缩变形;把系留计算的位移状态由平面的3个自由度增加到空间6个自由度;利用船纵横摇和升沉加速度的周期、峰值等参数形成的余弦曲线作为各船运动参数的输入形式。通过二维模型分析和实际模型计算表明,上述模型的改进在结果上增加了系留索的计算载荷,提高了系留计算的准确度,这对提高舰载机的机体强度,减轻舰载机的结构重量和改进系留设备的受力情况提供了更可靠的计算依据。
金海波戴元伦王云
关键词:轮胎变形摩擦力舰载机
起落架着陆姿态对缓冲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在海鸥300水陆两栖飞机主起落架落震适航试验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着陆姿态下起落架的缓冲性能,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着陆姿态的试验结果,总结出着陆姿态角对摇臂式起落架缓冲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3°到12°之间时,着陆...
薛彩军薛秀丽戚文刚聂宏
关键词:落震试验
文献传递
大型民用飞机起落架应急断离分析与仿真被引量:4
2014年
起落架应急断离设计是民用飞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根据适航相关规定,论述了起落架应急断离设计的结构设计要求。基于LMS Virtual.Lab Motion多体动力学仿真平台,建立了某型民用飞机主起落架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完成主起落架自由落震、地面滑跑过障碍物等情况的仿真计算,并着重对仿真过程中各断离点载荷进行分析,确定了相应的断离载荷和断离序列,实现了大型民用飞机起落架应急断离动力学特性的分析与仿真。
杜瑞许锋
关键词:民用飞机起落架LMSVIRTUAL.LAB
共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