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学系

作品数:249 被引量:958H指数:15
相关作者:周叔平郭尧杰钱小燕陆汎王亚东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9篇期刊文章
  • 7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50篇中医
  • 35篇针灸
  • 18篇中医药
  • 18篇疗效
  • 14篇药疗
  • 14篇药疗法
  • 14篇辨证
  • 13篇中药
  • 11篇抑郁
  • 11篇针刺
  • 11篇针灸疗法
  • 11篇灸疗
  • 11篇灸疗法
  • 10篇证论治
  • 10篇辨证论治
  • 9篇病机
  • 8篇临床疗效
  • 7篇电针
  • 7篇综合征
  • 5篇代谢

机构

  • 247篇厦门大学
  • 17篇北京中医药大...
  • 16篇厦门市中医院
  • 11篇福建中医药大...
  • 9篇湖南中医药大...
  • 9篇中国中医科学...
  • 9篇湖北民族大学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安徽中医学院...
  • 4篇福建省人民医...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安徽中医学院
  • 3篇福建省中医药...
  • 3篇甘肃省中医院
  • 3篇集美大学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福州市第二医...

作者

  • 38篇孟宪军
  • 31篇陈少东
  • 23篇杨宗保
  • 21篇奚胜艳
  • 20篇朱安宁
  • 18篇周海虹
  • 15篇周叔平
  • 15篇钱林超
  • 15篇朱红梅
  • 14篇周然宓
  • 12篇孙孝忠
  • 11篇王彦晖
  • 11篇何宽其
  • 9篇岳利峰
  • 9篇钱小燕
  • 9篇廖铦
  • 9篇吕崇山
  • 8篇赵育芳
  • 7篇周志华
  • 7篇王玉杰

传媒

  • 38篇光明中医
  • 26篇中国针灸
  • 16篇中华中医药杂...
  • 13篇中医杂志
  • 8篇中医药通报
  • 7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国中医骨伤...
  • 4篇澄江针灸学派...
  • 3篇World ...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世界中医药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福建中医学院...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中国医学伦理...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11篇2016
  • 10篇2015
  • 18篇2014
  • 37篇2013
  • 29篇2012
  • 13篇2011
  • 24篇2010
  • 24篇2009
  • 20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14篇2005
  • 2篇2004
2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家族医药学生药十三反、十四反药物考证及相反药性理论探讨被引量:6
2012年
土家族医药学是我国少数民族医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植根于湖南、湖北、贵州、重庆等广大土家族地区,有其自身的民族药物理论认识、用药特色与经验,特别是关于用药禁忌方面,形成了土家族传统药配伍禁忌的生药十三反、十四反原则,对数以万计中草药的配伍原则及使用上有一定指导作用。文章针对土家族医药工作者们常遵循的此配伍禁忌,对药物的来源进行考证,并结合性味、功效记载,从药性特别是四性、毒副作用分析等方面对土家医的生药十三反、十四反之相反理论基础作出初步探讨,以期为完善中药的配伍禁忌理论提供借鉴,为传统民族医药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研究提供一些切入思路。
奚胜艳赵敬华赵晖朱红梅钱小燕李卫东岳利峰
关键词:药性理论
中医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证型和用药规律文献讨论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检索1999年至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对所选文献中的证型和用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合格文献63篇、证型26个,常见证型有脾肾阳虚、痰瘀互结、肾虚血瘀、肾阴虚、痰湿阻滞、肾虚痰湿共占56.33%。证素有10个,其中虚证占81.88%,主要有阳虚、气虚、阴虚、阴阳两虚和血虚;实证占18.12%,主要有痰湿、痰瘀、气滞、血瘀,其中痰湿占总证候要素的6.97%。用药148味,按功效归为15类,补虚药使用最多占比39.83%,其次是化痰湿药、活血药、理气药,前4类共占比84.19%。结论:本病病机复杂,以肾虚为主,痰湿瘀阻为标,肝病是重要发病环节,故补肾调肝兼祛痰化瘀是治疗大法。
朱红梅李君仪洪燕珠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证型分析用药规律补肾调肝化痰祛瘀
紧脉的再认识被引量:1
2010年
综合历代有关紧脉的医籍记载及最近研究成果,探讨紧脉的命名、脉形、主病、形成机理等问题。
杨宗国陈晓蓉廖铦
关键词:紧脉脉象
从GPS谈对人体神经功能和经络实质的假设
本文根据GPS原理,对人体神经作用原理和经络实质作出假设,认为当机体的某一点受到针刺时,有多个感觉神经细胞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然后感觉冲动传到脊髓或大脑,在产生局部感觉的同时,又有多个运动神经细胞因此兴奋,将冲动传出至刺...
周然宓周叔平
关键词:经络实质GPS
文献传递
从《伤寒论》辛味药的运用看张仲景扶阳思想被引量:13
2017年
《伤寒论》中处处贯穿扶阳思想,阳气未伤者防患于未然,阳气既伤者温助阳气。阳气贵在流通,阳气不能枢运亦可致其不足,此时运通阳气即是扶阳,故张仲景的扶阳法主要体现在温补阳气与运通阳气两方面。故分析辛味药在六经病中所起的通阳、护阳、运阳及回阳的作用,如通阳扶阳以辛甘温,清热通阳以辛寒,调枢运阳以辛苦,温扶阳气以辛热,指出了张仲景对阳气的重视,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思路。
朱红梅周扬李丽丽
关键词:《伤寒论》辛味药扶阳法
2种逼尿肌功能障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建立满足针刺疗效机理研究的逼尿肌功能障碍模型。方法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A组、模型B组,3组经尿道插管行膀胱持续以20 mL/h匀速定量灌注并动态测定膀胱内压,模型A组注射0.005%新斯的明10 mL,模型B组注射0.05%山莨菪碱10 mL,对照组注射10 mL生理盐水,记录该期间膀胱内压波动及给药结束即时的尿液排出速度。结果模型A组膀胱内压不稳定波型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排尿速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模型B组稳定型膀胱内压波型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排尿速度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经静脉匀速注射新斯的明可建立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模型,经静脉匀速注射山莨菪碱可建立膀胱逼尿肌过度抑制模型,2种模型均为无创性,为在整体功能完整条件下,对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针刺疗效机理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基础。
韩静叶笑然孟宪军陈玄黄晓卿
关键词:针刺疗法逼尿肌动物模型山莨菪碱
浅谈介壳类药对在妇科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介类动物在《本草纲目》中分为龟鳖类和蚌蛤类,共15种。现临床上多以介类动物之外壳人药,如牡蛎、海螵蛸、龟板、鳖甲、石决明、珍珠母、瓦楞子、海蛤壳等等。中药主要来源为植物,介壳类中药为数不多,介壳类药对则更少,但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疗效独到,历代文献皆有记载。本篇就妇科常用的介壳类药对作归纳探讨。
陈少东王玉杰
关键词:妇科
土家族医药学“生药十三反、十四反”药物考证及相反药性理论探讨
土家族医药学是我国少数民族医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有其自身的民族药物理论认识、用药特色与经验,特别是于用药禁忌方面,形成了土家族传统药配伍禁忌的生药十三反、十四反原则,对数以万计中草药的配伍原则及使用上有一定指导作...
奚胜艳赵敬华朱红梅钱小燕赵晖李卫东岳利峰
关键词:药性理论
针灸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7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与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症疗效。笔者通过治疗组、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得出结论:用针刺与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症,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周叔平周然宓林华
文献传递
精室病证治疗思路探讨
男子之胞名为精室,包括与男子生殖相关的诸多器官组织,具有贮藏精液、生育繁衍的功能。精室位居下焦,具有"亦脏亦腑,能藏能泄"的奇恒之府特征,为男子奇恒之府。精室的生理功能是生精、藏精、排精。精室之精,贵在流通,精室病证以通...
夏智波
文献传递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