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
- 作品数:282 被引量:1,480H指数:19
- 相关作者:胡传荣谭再文王畅徐婷叶建英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工业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保护——从双边协定到海外私人投资公司被引量:8
- 2011年
- 双边投资协定很好的满足只有两个行为体间的形式偏好问题,不但可以根据不同的谈判对象灵活的达成微调后的国际协议,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现有的国内制度安排享受到国际双边制度的权利。从而使国际国内的制度安排产生良性的互动。在多边体系层次无法达成有效的国际协定的情况下,"义务性"最强的双边投资协定可以满足目前美国保护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利益。本文首先运用"国际制度理性设计"模型解释为什么产生双边投资协定,并在学理上厘清其有效性的意义。其次将从历史的维度考察双边投资协定,探讨双边投资协定的发展脉络,国际层面的制度变迁是如何塑造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的。第三部分解释美国之所以可以有效的保护其对外直接投资利益,在于美国双边投资协定的国内机构设置承担国际承诺的"可信性",其国内建立了可取得"代位求偿权"的海外私人投资公司,从而使国际上双边规范性制度安排降落到国内的执行性制度安排,在实践中对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保护作用。最后,涉及到美国双边投资协定与海外私人投资公司互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制度完善,以及政治利益的考量问题。
- 吉小雨
- 关键词: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双边投资协定
- 外交政策学:在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之间被引量:2
- 2013年
- 在政治学中没有哪门学问比外交政策学更具有交叉性。从发展脉络来看,外交政策学演变出三条研究路径:外交决策论、比较外交政策论和外交政策环境论,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交叉研究在这里随处可见。从研究视角来看,外交政策学有国内政治视角、国际政治视角和国内——国际政治视角三类,在这里既可以找到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国际体系方法,又可以找到比较政治研究中的国内结构方法,还可以看到国际体系与国内结构方法的交叉融合。随着外交政策议题的多样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化,未来更应注重交叉研究的推进。
- 焦佩陈金英
- 关键词:外交政策比较政治国际政治
- 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现状和发展被引量:10
- 2009年
-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现状作了回顾。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中占据主导性的地位;通过引进、批判、吸收,西方国际关系关系理论对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具有促进和补充作用;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还较为注重从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中吸取资源,以寻求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本土思想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学派"的辩论,反映了中国学者学科建设自主性意识的提高。作者认为,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为中国和平发展以及与世界关系的和平共处作出了一定的智力贡献。
- 苏长和
- 关键词:中国国际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
- 中国企业在西班牙经营环境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西班牙是世界吸引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企业要在西班牙扎根,就应该既要对西班牙国情有充分了解,又要对自己的东方思维和行为模式有足够的认识。本文试图对中国与西班牙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为中国投资西班牙及其他欧盟国家提出一些建议。
- 楼项飞
- 关键词:文化比较
- TPP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被引量:21
- 2013年
- TPP最初只是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一个小型的高标准的多边自由贸易安排,美国加入其中并主导其谈判议程后,不仅赋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以政治和战略寓意,也使其从多方面对中国在东亚格局中的地位产生了现实的或潜在的影响与冲击。作为回应,中国可以做两手准备,既要以开放的心态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开展可能的合作,又应通过创新东亚整合机制建设以对冲其不利影响,以期推动亚太地区实现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
- 王联合
- 关键词:TPP自由贸易协议
- 公平性原则的回归——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卫生体系改革被引量:2
- 2010年
- 以世界卫生组织影响中国卫生体系改革为案例,本文探讨了国际力量影响中国社会政策制定的动力、渠道及其结果。作者认为,国际与国家两个层次上的议题特征变化,导致了国际制度顺利发挥了对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影响力:随着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性上升,在医改问题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公平性原则在政策优先度、聚焦度以及支持度上均有所提升;由于SARS危机强化了中国政府重视改革医疗体制,建立了国家层面上的跨部门决策机制,从而打通了国际组织影响中国国内政治的制度渠道。
- 汤蓓
- 关键词:世界卫生组织
- 国际化与地方的全球联系——中国地方的国际化研究(1978~2008年)被引量:28
- 2008年
- 地方国际化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进程对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外交转型与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运用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理论,从地方政治经济与全球政治经济的互动出发,通过研究地方国际化的表现及其结果,揭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关系中的地方因素。作者分析了影响中国地方国际化的国际制度、国内政策和央地制度因素,认为地方国际化降低了中国与国际体系交易的成本,加强了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合作关系。作者同时指出,由于特殊的财政制度,使得中国地方之间的经济保护与地方对外部世界的开放成为值得关注的两种并行现象,尤其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保护主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在外交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难度。
- 苏长和
- 关键词:中国外交
- “入世”对小型企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及解释——以安徽省为例
- 2008年
- 采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实证分析并解释中国过渡期的改革开放对小型企业不同行业发展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大中型企业在结构分布上要优于小型企业,小型企业在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
- 汪段泳陈会玲
- 关键词:产业结构竞争力实证分析
- 民族主义、民族国家与正当性问题被引量:3
- 2011年
- 当代国际关系议题已无法避开民族主义及其政治正当性问题。在现代国家历史之前,民族表现为"历史自然民族",具有一切民族要素,但与国家仅具有极松散的关系;在现代国家时代,民族表现为"现代政治民族",并等同于"人民",成为现代国家正当性的唯一根据。民族主义合法性根据在于现代国家原则即同一而平等的公民之间的公共契约;现代国家要避免民族主义对政权合法性的挑战,或要把民族主义纳入爱国的行列,就要成功建立"公民宗教"或说"国民教育"。这是对付极端分子分离主义运动的根本方式。
- 熊文驰
- 关键词:民族主义民族国家分离主义
- 制度变迁与地理政治秩序转型——现代欧洲国际体系的起源
- 2013年
- 体系转型是一个变革既有体系的构成性规则从而创设新体系的制度变迁过程,新构成性规则所确立的行为体'分离'的原则实现了对原先体系中的行为体身份的转换,重新界分了行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合法的行动的选择集合。现代国际体系的生发,以中世纪封建地理政治秩序提供的组织化场所的存在为前提条件,是在中世纪体系的制度要素引导、限制和调控下,对中世纪体系的制度结构的变革。
- 马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