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

作品数:1,234 被引量:3,737H指数:24
相关作者:经福谦祝文军邹立勇李大红韩长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53篇期刊文章
  • 28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9篇理学
  • 1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7篇化学工程
  • 6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4篇机械工程
  • 57篇兵器科学与技...
  • 29篇电子电信
  • 26篇电气工程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天文地球
  • 14篇建筑科学
  • 1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核科学技术
  • 7篇矿业工程
  • 6篇水利工程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冶金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20篇炸药
  • 113篇爆轰
  • 91篇冲击波
  • 89篇数值模拟
  • 89篇值模拟
  • 55篇动力学
  • 51篇层裂
  • 48篇相变
  • 47篇金属
  • 45篇分子
  • 41篇激光
  • 37篇激波
  • 36篇加载
  • 34篇第一性原理
  • 34篇分子动力学
  • 31篇陶瓷
  • 31篇合金
  • 31篇本构
  • 30篇冲击加载
  • 28篇声速

机构

  • 1,234篇中国工程物理...
  • 94篇四川大学
  • 46篇中国科学技术...
  • 36篇武汉理工大学
  • 32篇宁波大学
  • 30篇国防科学技术...
  • 30篇西南科技大学
  • 27篇北京应用物理...
  • 27篇西南交通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四川师范大学
  • 19篇北京理工大学
  • 13篇四川联合大学
  • 9篇哈尔滨工程大...
  • 9篇兰州大学
  • 8篇电子科技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7篇南京理工大学
  • 7篇重庆师范大学
  • 6篇成都科技大学

作者

  • 135篇谭多望
  • 105篇经福谦
  • 102篇贺红亮
  • 100篇谭华
  • 85篇蔡灵仓
  • 66篇王翔
  • 61篇孙承纬
  • 58篇刘仓理
  • 56篇柏劲松
  • 53篇文尚刚
  • 53篇戴诚达
  • 51篇李平
  • 51篇赵继波
  • 46篇邹立勇
  • 41篇赵锋
  • 41篇祝文军
  • 39篇周显明
  • 35篇吴强
  • 34篇傅华
  • 33篇张远平

传媒

  • 318篇高压物理学报
  • 141篇爆炸与冲击
  • 92篇物理学报
  • 79篇高能量密度物...
  • 41篇原子与分子物...
  • 24篇含能材料
  • 20篇第17届中国...
  • 19篇强激光与粒子...
  • 13篇力学学报
  • 13篇第七届全国冲...
  • 11篇实验力学
  • 11篇爆轰波与冲击...
  • 11篇中国科学:物...
  • 10篇四川大学学报...
  • 10篇兵工学报
  • 10篇中国力学大会...
  • 9篇火炸药学报
  • 7篇第十届全国冲...
  • 6篇无机材料学报
  • 6篇光子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10篇2021
  • 10篇2020
  • 10篇2019
  • 17篇2018
  • 21篇2017
  • 49篇2016
  • 34篇2015
  • 60篇2014
  • 49篇2013
  • 63篇2012
  • 89篇2011
  • 91篇2010
  • 96篇2009
  • 87篇2008
  • 119篇2007
  • 75篇2006
  • 73篇2005
  • 41篇2004
1,2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立方氮化硅粉体的超高压烧结特性被引量:5
2008年
以冲击波合成的立方氮化硅(γ-Si_3N_4)粉体为原料,添加Y_2O_3-Al_2O_3-La_2O_3系烧结助剂,进行了超高压烧结,研究了在不同烧结温度与压力下,烧结样品的相对密度、力学性能、物相变化及显微结构。经5.4~5.7 GPa和1670~1770K,保温保压15 min超高压烧结后,烧结制备的氮化硅陶瓷主要由长柱状晶粒组成,显微结构均匀,γ-Si_3N_4已完全转化为β-Si_3N_4。烧结样品的最高相对密度与Vickers硬度分别为99.16%,23.42GPa。
姚怀唐敬友唐翠霞刘雨生贺红亮寇自力贺端威
关键词:力学性能显微结构超高压烧结
流场非均匀性对非平面激波诱导的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组,采用可压缩多介质黏性流动和湍流大涡模拟程序MVFT (multi-viscousflow and turbulence),模拟了均匀流场与初始密度呈现高斯函数分布的非均匀流场中马赫数为1.25的非平面激波加载初始扰动air/SF6界面的Richtmyer-Meshkov (RM)不稳定性现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初始流场非均匀性将会影响非平面激波诱导的RM不稳定性演化过程。反射激波加载前,非平面激波导致的界面扰动振幅随着流场非均匀性增强而增大;反射激波加载后,非均匀流场与均匀流场条件下的界面扰动振幅差异有所减小。进一步,定量分析流场中环量分布及脉动速度统计量揭示了前述规律的原因。此外,还与平面激波诱导的RM不稳定性进行了简单对比,发现由于非平面激波波阵面区域的涡量与激波冲击界面时产生的涡量的共同作用,使得非平面激波与平面激波诱导的界面失稳过程存在差异。
王震王涛柏劲松肖佳欣
关键词: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大涡模拟
高温高密度氦流体物态方程被引量:1
2005年
用二级轻气炮作为冲击压缩加载手段和多通道瞬态辐射高温计作为主要测量工具,测量了冲击压缩下氦气(初始温度293K,初始压力为0.6,1.2和5.0MPa)的Hugoniot曲线和高达15000K的冲击温度.发现用Saha方程和Debye-Hückel修正模型计算初始压力为5MPa的氦气物态方程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符合程度.理论计算的氦气(初始压力P0=5.0MPa,初始温度T0=293K)在低压条件下冲击波速度与粒子速度关系D=C0+λu(u<10km/s,λ=1.32)与Nellis液氦实验数据拟合的D-u曲线近似平行(λ=1.36),这表明氦流体的Hugoniot参数λ不依赖于初始密度ρ0;当冲击温度约大于18000K(冲击压缩氦气电离度达到10?3量级)后,气氦D-u曲线很快过渡到λ=1.2另外一条曲线,达到了压缩氦气的极限值.
蔡灵仓陈其峰顾云军张颖周显明经福谦
关键词:冲击温度辐射高温计HUGONIOT曲线氦气流体
弹丸挤进压力对平衡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利用工程法和挤进时期内弹道法计算了某口径平衡炮的弹丸挤进压力,分析了其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只要参数选取合理,便可用工程值代替挤进时期内弹道计算值,既简化了计算模型,又满足了试验精度,还可为此类火炮内弹道建模和试验提供依据。
段吉员王彦平刘仓理于川
关键词:内弹道平衡炮
带有点缺陷的二维颗粒系统离散元模拟被引量:8
2008年
首先用离散元方法研究了颗粒系统在各向同性挤压和纯剪切状态下粒子间力的分布情况,并与相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模拟了带有不同数目点缺陷的二维颗粒系统在各向同性挤压和纯剪切时粒子间力的分布情况,并与无缺陷的情况做了比较,发现了点缺陷对颗粒系统的影响规律.
宜晨虹慕青松苗天德
关键词:离散元点缺陷
应用SPH方法对平板铅飞层对碰凸起动载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模拟研究了两点起爆圆柱炸药驱动组合飞层(铝+铅)的动载行为,得到了爆轰波对碰区铅飞层类似射流状超前凸起的计算图像。模拟结果表明,对碰凸起呈现与实验结果相同的分层结构,且凸起头部具有散碎特征,根部相对密实。因此,SPH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铅这类低熔点、低强度金属在对碰区中出现的散碎等破坏现象。
袁帅胡海波张崇玉李平
关键词: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含铝炸药水中爆炸冲击波相似律适应性探索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含铝炸药非理想性显著的特点,探索其水中爆炸后远场冲击波相似律的适用性。实验在8 kg当量TNT的爆炸水池中进行,在距离爆心不同位置处测量了冲击波压力剖面曲线,得到了峰值压力和压力衰减时间,结合量纲分析方法和含铝炸药的特点,对冲击波相似律适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含铝炸药来说,存在着峰值压力相似而时间常数不太相似的特点,这与铝粉的二次反应放能有关。
赵继波谭多望李金河龚晏青孙永强
关键词:含铝炸药相似律
液氘Hugoniot曲线的理论计算被引量:4
2002年
用液体变分微扰理论加量子力学修正和指数 6 (EXP 6 )相互作用势 ,计算了液氘的一次和二次冲击压力为 0~ 80GPa范围Hugoniot曲线。计算结果表明 :冲击压力与实验符合较好。但冲击温度明显高于实验值 ,对其偏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陈其峰蔡灵仓陈栋泉经福谦
关键词:HUGONIOT曲线冲击温度冲击压缩特性高温高压实验
平面冲击波作用下TiO2晶粒的相变纳米化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平面冲击波技术,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锐钛矿型TiO2粉体和干凝胶进行冲击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LPSA)等手段对冲击前后的TiO2粉体和干凝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冲击波的高温作用能够实现亚稳态的锐钛矿型TiO2向稳定态的金红石型TiO2转变,并且冲击波直接作用于干凝胶时更容易获得稳定态的金红石型TiO2;冲击波的瞬时性可以抑制TiO2晶粒的长大,实现晶粒纳米化;冲击波的高压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由于溶胶-凝胶法导致的粉体团聚现象。
李厚深杨世源向芸蔡灵仓王军霞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相变
金属微喷射现象数值模拟
微喷射现象是指在冲击波加卸载作用下,材料表面破碎并喷射出高速物质的动力学现象.微喷射的形成机制有样品表面加工缺陷、空穴、杂质等.目前国内外微喷射研究主要以样品表面缺陷、动力学条件、材料物性影响为主.由于微喷射发展的典型尺...
赵信文李欣竹王学军宋萍
关键词:SPH
共1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