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

作品数:6,459 被引量:21,947H指数:46
相关作者:李晓杰钟万勰闫鸿浩李守巨陈浩然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工程力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12篇期刊文章
  • 1,932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26篇理学
  • 967篇一般工业技术
  • 874篇建筑科学
  • 670篇交通运输工程
  • 459篇航空宇航科学...
  • 4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381篇机械工程
  • 3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97篇天文地球
  • 181篇医药卫生
  • 168篇化学工程
  • 121篇水利工程
  • 12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3篇动力工程及工...
  • 91篇电子电信
  • 80篇电气工程
  • 71篇矿业工程
  • 60篇文化科学
  • 31篇冶金工程
  • 2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48篇有限元
  • 323篇值模拟
  • 321篇数值模拟
  • 319篇复合材料
  • 319篇复合材
  • 247篇优化设计
  • 199篇拓扑优化
  • 186篇应力
  • 181篇纳米
  • 153篇振动
  • 141篇有限元法
  • 140篇荷载
  • 137篇有限元分析
  • 128篇非线性
  • 128篇爆轰
  • 122篇精细积分
  • 119篇离散元
  • 111篇屈曲
  • 107篇地震
  • 102篇虚拟激励法

机构

  • 6,450篇大连理工大学
  • 12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13篇大连交通大学
  • 89篇北京宇航系统...
  • 80篇大连海洋大学
  • 68篇辽宁工程技术...
  • 58篇大连医科大学
  • 57篇大连医科大学...
  • 54篇大连海事大学
  • 53篇上海交通大学
  • 51篇大连大学
  • 42篇天津大学
  • 36篇清华大学
  • 34篇北京大学
  • 34篇青岛科技大学
  • 31篇山东理工大学
  • 30篇大连民族学院
  • 29篇香港城市大学
  • 27篇中国科学院
  • 27篇大连水产学院

作者

  • 337篇李晓杰
  • 244篇张洪武
  • 238篇闫鸿浩
  • 235篇李守巨
  • 219篇刘迎曦
  • 217篇钟万勰
  • 188篇刘书田
  • 186篇岳前进
  • 184篇季顺迎
  • 181篇陈浩然
  • 156篇李刚
  • 151篇邵龙潭
  • 138篇程耿东
  • 131篇王小红
  • 126篇顾元宪
  • 122篇杨海天
  • 122篇王博
  • 118篇吴志刚
  • 113篇林家浩
  • 111篇阎军

传媒

  • 465篇计算力学学报
  • 398篇大连理工大学...
  • 183篇力学学报
  • 171篇工程力学
  • 147篇应用数学和力...
  • 93篇固体力学学报
  • 85篇复合材料学报
  • 80篇机械工程学报
  • 75篇振动与冲击
  • 70篇船舶力学
  • 69篇岩土力学
  • 66篇计算机辅助工...
  • 51篇中国力学学会...
  • 48篇力学与实践
  • 48篇海洋工程
  • 47篇爆炸与冲击
  • 47篇动力学与控制...
  • 45篇中国力学大会...
  • 43篇实验力学
  • 42篇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

  • 7篇2024
  • 124篇2023
  • 213篇2022
  • 184篇2021
  • 160篇2020
  • 176篇2019
  • 278篇2018
  • 279篇2017
  • 290篇2016
  • 420篇2015
  • 362篇2014
  • 425篇2013
  • 310篇2012
  • 352篇2011
  • 307篇2010
  • 353篇2009
  • 217篇2008
  • 323篇2007
  • 225篇2006
  • 257篇2005
6,4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界面上间断信息插值方法在流固耦合中的应用
在爆炸、冲击、激波等高梯度变化、阶跃载荷作用下,流场和固体位移场均会存在间断的压力场、位移场信息流固界面上往往存在间断的信息交互现象.间断信息的存在,使得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过程中,流场、固体位移场以及间断面上信息交互过程中...
郭攀武文华刘君
压电驱动器对含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分层扩展和屈曲控制研究
研究了压电片对含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加筋板分层扩展和屈曲控制。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ABAQUS模拟表面粘贴压电片对复合材料加筋结构的分层扩展和屈曲控制。分别使用三维体单元和压电单元进行模拟计算,用cohesive单元模拟分层...
王亮白瑞祥
关键词:压电复合材料加筋板屈曲
文献传递
具有金属内衬复合材料缠绕结构成型和使用过程多场耦合一体化分析
具有金属内衬复合材料缠绕结构成型过程一般需经历缠绕、固化和超压三个工艺阶段,此三个阶段在成型过程中是连续的,各阶段的工艺参数都将会对结构的最终使用性能和承载能力带来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对该结构的成型和使用过程进行一体化...
陈浩然任明法
关键词:结构承载力
文献传递
无限域空气起爆冲击波的数值模拟及误差分析
目前国内对炸药爆炸后爆炸冲击波在无限域空气中的传播规律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用LS-DYNA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是主要研究手段之一。本文研究LS-DYNA模拟冲击波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误差问题...
闫鸿浩王立鹤李晓杰
关键词:爆炸冲击波
文献传递
热荷载下梁的振动和稳定性分析及优化
梁在受热荷载时会发生热膨胀。如果梁两端的约束限制了梁的热膨胀,就会在梁剖面上产生轴压力,从而降低梁的自振频率。当温度很高时还会发生热失稳。适当改变梁的截面沿轴线的分布可以改变轴压力,从而提高梁的自振频率以及梁热失稳的临界...
于娜程耿东
关键词:结构频率重特征值
文献传递
刮板输送机系统机电耦合模型及仿真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根据刮板输送机机械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推导出刮板输送机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机电耦合方程,采用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刮板输送机的仿真模型,对刮板输送机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问题进行仿真和研究;采用等效变化载荷质量分析刮板输送机在空载启动、平稳运行、载荷突增以及卡链工况下的刮板链速度、电磁转矩的特性曲线,得到了启动时两链轮的转角曲线。结果表明,驱动链轮与从动链轮启动时转角差约为85°,从动链轮启动旋转较驱动链轮滞后约0.8s。研究结果为研究刮板输送机不同工况、载荷下的转矩、速度变化以及计算链轮张紧度提供了理论和数值依据。
张强张强王海舰毛君
关键词:刮板输送机机电耦合电磁转矩转角
辛对偶体系下薄壁圆柱壳强迫振动响应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在辛对偶体系下,采用波传播分析方法研究了薄壁圆柱壳在简谐外力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首先,通过Hamilton函数将薄壁圆柱壳的振动问题导入辛对偶体系;然后,通过求解辛本征问题建立了具有共轭辛正交性质的波形矩阵,并将物理空间中的问题转换到波形空间中进行描述;最后,结合外力作用处和边界处的位移和内力协调关系,以及圆柱壳轴向的波传播关系,得到圆柱壳任意位置处的波幅表达式。与振型叠加法相比,此方法对高频振动问题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另外,此方法可方便地处理复杂边界条件。算例考虑了不同边界条件的情况,与振型叠加法或NASTRAN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李榆银张亚辉秦朝红
基于投资-效益准则的结构目标性能水平被引量:14
2005年
投资-效益准则作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反映了现代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即从以往只注重结构安全,向全面注重结构的性能、安全及经济等诸多方面发展.讨论了结构目标性能水平的合理描述;根据投资-效益准则,提出了基于结构层间变形失效模式的目标可靠度优化决策模型,并介绍了最优结构设计强度和最优设防烈度;最后讨论了上述3种目标性能水平的特点,得出结构寿命周期总费用评估是3种目标性能水平优化决策中均需解决的问题,而且最优可靠度强调结构个性,最优设防烈度是强调结构共性的结论.
李刚程耿东
关键词:投资-效益准则性能水平最优设防烈度优化决策模型目标可靠度层间变形
爆炸压实/扩散烧结法制备钨铜梯度材料被引量:5
2019年
采用爆炸压实/扩散烧结方法成功制备出高致密度的钨铜梯度材料。首先,使用机械合金化法分别制备50%W-50%Cu,75%W-25%Cu的钨铜合金粉末,并将两种合金粉末依次铺在铜板表面进行预压、通氢烧结,然后进行爆炸压实,最后对爆炸压实后的试件进行扩散烧结,得到高致密度且层间结合紧密的钨铜梯度材料。对样品分析表明,铜在钨铜颗粒间的交界面处富集,其中50%W-50%Cu层中的钨颗粒未发生长大,75%W-25%Cu层中钨与铜出现了在局部区域富集的情况,钨铜层中钨铜的含量与起始加入的钨铜粉末配比保持一致。对各钨铜层进行孔隙度检测可见,50%W-50%Cu层的孔隙度为0.04%,75%W-25%Cu层的孔隙度为0.11%。钨铜层的硬度也呈现出梯度变化,维氏硬度值在125~341之间,远大于铜基体的50。
陈翔李晓杰缪玉松闫鸿浩王小红
关键词:涂层钨铜合金维氏硬度
基于局部表面纳米化薄板的抗屈曲优化设计
2019年
提出一种新的局部表面纳米化薄板抗屈曲设计思路。利用局部表面纳米化技术改变板结构关键部位的力学性能,建立圆板的径向扇形间隔纳米化模型,环向条带环状间隔纳米化模型和片状布局纳米化模型。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对圆板抗屈曲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经局部表面纳米化的薄板可显著提高屈曲临界载荷。这种方法为薄板结构的抗屈曲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王伟倪一文赵祯廉增博徐新生林志华
关键词:薄板表面纳米技术临界载荷屈曲模态
共6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