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作品数:563 被引量:928H指数:11
相关作者:刘君吴锤结孙得川邬树楠周文雅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8篇期刊文章
  • 25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84篇理学
  • 41篇一般工业技术
  • 3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电气工程
  • 13篇电子电信
  • 13篇建筑科学
  • 12篇机械工程
  • 12篇文化科学
  • 9篇化学工程
  • 8篇兵器科学与技...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生物学
  • 3篇水利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4篇数值模拟
  • 44篇值模拟
  • 29篇火箭
  • 28篇超声速
  • 27篇飞行
  • 27篇复合材料
  • 27篇边界元
  • 27篇复合材
  • 23篇边界元法
  • 22篇航天
  • 21篇空间结构
  • 20篇电站
  • 20篇太阳能
  • 20篇太阳能电站
  • 20篇空间太阳能
  • 20篇空间太阳能电...
  • 19篇航天器
  • 19篇非结构
  • 17篇气动
  • 15篇有限元

机构

  • 559篇大连理工大学
  • 25篇大连海事大学
  • 16篇东南大学
  • 16篇解放军理工大...
  • 16篇西北工业大学
  • 11篇北京宇航系统...
  • 10篇哈尔滨工业大...
  • 10篇中山大学
  • 9篇沈阳飞机设计...
  • 8篇中国空间技术...
  • 8篇北京空天技术...
  • 6篇北京航空航天...
  • 6篇国防科技大学
  • 5篇河海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中国商用飞机...
  • 4篇北京应用物理...
  • 4篇北京控制工程...
  • 4篇浙江大学
  • 4篇沈阳航空航天...

作者

  • 76篇吴志刚
  • 73篇高效伟
  • 48篇谭述君
  • 42篇吴锤结
  • 41篇周文雅
  • 35篇刘君
  • 31篇武湛君
  • 25篇邬树楠
  • 25篇夏广庆
  • 21篇孙得川
  • 20篇高南
  • 17篇郭爽
  • 15篇杨恺
  • 13篇陆华伟
  • 13篇崔苗
  • 13篇彭海军
  • 12篇董海波
  • 12篇吴国强
  • 10篇王奕首
  • 9篇陈茂林

传媒

  • 22篇宇航学报
  • 22篇航空学报
  • 19篇力学学报
  • 19篇应用数学和力...
  • 18篇推进技术
  • 10篇振动与冲击
  • 10篇中国力学学会...
  • 7篇大连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科学:物...
  • 7篇中国力学大会...
  • 6篇工程热物理学...
  • 6篇空气动力学学...
  • 6篇计算力学学报
  • 6篇兵工学报
  • 6篇科学技术与工...
  • 5篇系统工程与电...
  • 5篇航空制造技术
  • 5篇实验室科学
  • 5篇气体物理
  • 5篇第十届全国动...

年份

  • 3篇2024
  • 23篇2023
  • 21篇2022
  • 31篇2021
  • 26篇2020
  • 21篇2019
  • 45篇2018
  • 45篇2017
  • 66篇2016
  • 85篇2015
  • 41篇2014
  • 52篇2013
  • 23篇2012
  • 29篇2011
  • 19篇2010
  • 29篇2009
5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非结构网格大涡模拟离散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非结构网格下的大涡模拟是解决复杂几何体高Reynolds(雷诺)数流动的有效途径.首先,基于有限体积法,研究了对流项和扩散项非结构网格下的离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VD(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限制器的限制中心差分格式保证了对流项的二阶精度并抑制了非物理振荡,同时,线性迎风格式虽然稳定,但数值耗散过大,且不能保证有界,中心差分格式引起了周期性非物理振荡;扩散项的超松弛非正交修正减小了网格非正交带来的离散误差,但修正系数须根据网格非正交的程度进行合理选取.为验证所述离散方法对大涡模拟的适用性,数值计算了Re=1.14×10^6下的非定常三维小球绕流,计算方法包括:计算网格用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和Netgen前沿推进算法的四面体非结构网格;湍流模型用改进的延迟分离涡大涡模型;在离散格式的选取上,对流项用限制中心差分,扩散项加入非正交修正,插值格式用最小二乘法,时间项用二阶后向差分.计算结果表明,所用离散方法稳定收敛并且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
熊英关晖吴锤结
关键词:非结构网格中心差分大涡模拟
大气压Ar-N_2微波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诊断
<正>引言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由于不使用真空设备,能量耦合效率高以及能量耦合方式采用的是电磁波辐射耦合不使用电极而不会产生等离子体污染日益受到低温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广泛应用在材料合成,材料表面处理,以及工业...
李寿哲张新张家良王永兴夏广庆
文献传递
接近非合作目标的航天器相对轨道有限时间控制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快速接近非合作目标航天器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器的相对轨道有限时间控制算法.首先,基于非奇异的终端滑模技术,设计了一种有限时间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使追踪航天器与目标航天器的相对位置和速度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期望值.其次,考虑到非合作航天器的逃逸机动,在控制器中引入了一种有限时间观测器,该观测器可在有限时间内估计出目标的逃逸加速度,从而保证闭环系统的全局有限时间收敛.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邬树楠吴国强孙兆伟
关键词:终端滑模控制非合作目标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6年
通过在线监测结构响应,实时掌握结构的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损伤和故障进行预报,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复合材料结构的服役安全。综述了几种重要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应用场合与发展历程,包括:全局状态感知技术(光纤传感监测法)、全局损伤诊断技术(波传播损伤诊断法)、局部损伤诊断方法(机电阻抗监测法、真空比较监测法、智能涂层法等),讨论了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的安装方法。结合各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优缺点展望了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武湛君渠晓溪高东岳刘科海冯建民
关键词:航空航天结构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导波
壁面结构对三维可压缩气泡群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流体体积(VOF)法追踪自由液面,研究了壁面结构对三维可压缩气泡群流动的影响.通过在待测壁面上设置不同形状的壁面结构(长方体、椭球体和圆锥体)并改变它们各自的几何参数(位置和长度),来研究壁面结构对壁面附近的气泡群流动的影响,该影响表现为气泡群对壁面的空间平均压力.研究发现,壁面结构对气泡群的拓扑结构的影响会造成壁面压力的变化,其中长方体壁面结构降低壁面平均压力的效果最好,且通过适当调整该结构的位置和长度,能使壁面的压力脉动现象消失.
王金城关晖卫志军吴锤结
基于学习通原位翻转课堂的弹性力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被引量:4
2022年
针对非力学专业的弹性力学教学知识体系全而不深、逻辑性强、不易理解的特点,基于学习通在线教学平台,提出基于学习通原位翻转课堂的弹性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以一周为一个完整教学单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和实践。主要内容包括适合自主学习的弹性力学线上课程资源建设、线下翻转课堂设计以及基于学习通统计分析功能的学情监测和考核评价。该混合教学模式很好地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交流的优点,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谭述君杨雷高强周文雅
关键词:弹性力学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
自由单元配点法及其在CFD中的应用
工程中常用的数值方法是有限单元法(FEM)和有限体积法(FVM),它们分别在计算固体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建立有限元法计算格式需要变分原理或能量原理,对于不同的问题所用的表达形式不同,不便于建立多...
高效伟刘华雩
关键词:有限单元法有限体积法无网格法CFD
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层复杂热防护结构气-固耦合快速热分析方法
针对多层复杂结构的热防护系统,采用热网络法建立等效一维非稳态分析模型.在每层结构建立等效节点,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可对由涂层、辐射裂隙、平板、蜂窝夹芯板、波纹支架等多种热结构按任意方式组成的热防护系统进...
刘健原志超杨恺高效伟
陶瓷颗粒增强Cr_(0.5)MoNbWTi难熔高熵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被引量:5
2021年
难熔高熵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等,作为高温结构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本研究利用原位反应烧结制备了陶瓷颗粒增强难熔高熵合金复合材料,并探讨了陶瓷增强相的生成机理及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备了含有碳氮氧非金属元素的Cr_(0.5)MoNbWTi过饱和体心立方(Body Centered Cubic,BCC)固溶体粉末,经后续放电等离子烧结,在BCC基体内部原位反应生成了大量弥散分布的(Nb,Ti)(N,C)和Ti_(2)O_(3)陶瓷增强相。在陶瓷颗粒的增强作用下,该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室温强度(4033 MPa)和硬度(11.57 GPa)以及优越的高温强度,1400℃的屈服强度高达572 MPa。
吕莎莎祖宇飞陈国清赵伯俊付雪松周文龙
关键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碳泡沫/水凝胶柔性传感材料的制备
柔性传感器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一种柔性传感材料的制备,利用三聚氰胺泡沫碳化制备碳泡沫,然后与聚合物水凝胶复合形成碳泡沫/水凝胶复合材料.在这种材料中,在碳泡沫骨架和水凝胶的界面上会形成双电...
邓俊严佳武湛君
关键词:柔性传感器碳泡沫聚合物水凝胶双电层电容
共5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