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光学工程系

作品数:19 被引量:89H指数:4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333”工程基金项目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电子电信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机械工程
  • 8篇理学
  • 6篇电子电信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光学
  • 7篇偏振
  • 6篇散射
  • 5篇医用光学
  • 5篇相干
  • 4篇粒子场
  • 4篇光学相干
  • 4篇侧向散射
  • 4篇成像系统
  • 3篇圆偏振
  • 3篇圆偏振光
  • 3篇偏振度
  • 3篇偏振光
  • 3篇激光
  • 3篇光学相干层析
  • 2篇入射
  • 2篇入射光
  • 2篇物理光学
  • 2篇角分布
  • 1篇等离子体

机构

  • 19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微...

作者

  • 9篇高万荣
  • 7篇陈延如
  • 5篇赵琦
  • 4篇周木春
  • 4篇袁兴起
  • 2篇朱越
  • 2篇李鹏
  • 2篇辛煜
  • 1篇施伟斌
  • 1篇叶甜春
  • 1篇陈朝良
  • 1篇黄润
  • 1篇陈宝钦
  • 1篇温宏愿
  • 1篇朱效立
  • 1篇马杰
  • 1篇卞海溢
  • 1篇谢常青
  • 1篇赵珉
  • 1篇王家旺

传媒

  • 6篇中国激光
  • 3篇光学学报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光散射学报
  • 1篇微细加工技术
  • 1篇第七届全国信...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学相干层析术在人体皮肤成像方面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光学相干层析术(OCT)在人体皮肤病的临床诊断及科学研究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获得活体状态下人体皮肤形态结构图像及其散射特性参数,研制了一套OCT系统(16μm纵向分辨率,-90 dB的系统灵敏度),应用该系统对人体多个部位的皮肤进行了活体成像,基于扩展的Huygens-Fresnel原理推导了OCT外差信号的表达式,利用该表达式对不同区域的OCT纵向信号曲线段进行线性拟合,提取人体皮肤的散射系数。从获得的结构图像可以清晰地分辨出角质层(掌趾部位)、表皮层、真皮上层等皮肤结构,分析得到了角质层和表皮层的厚度信息以及散射系数。从而验证了OCT用于表层皮肤研究的可行性。
李鹏黄润高万荣
关键词:医用光学光学相干层析散射系数
随机电磁光束通过像散光学系统后的偏振恒定性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高斯-谢尔模型光源模型及柯林斯衍射积分公式,通过近似求解得到了随机电磁光束通过像散光学系统传输后其偏振度保持恒定的充分条件。解析结果及数值模拟仿真结果均显示,当光学系统像散系数足够大且与光源参数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时,光束传输后参考平面处偏振度保持恒定并且与光源处初始偏振度相同。该充分条件的成立性不受光学系统元素及传输距离等其他因素的制约,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该充分条件对于光学系统偏振成像及光路偏振探测等实际应用工程具有潜在的理论参考价值。
李伽陈延如辛煜周木春徐实学
关键词:物理光学
基于补偿干涉仪的串联式全场光学相干层析系统被引量:3
2017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补偿干涉仪的串联式全场光学相干层析(FF-OCT)系统。该系统包含共光路式探测干涉仪和双臂式补偿干涉仪,前者用于探测样品的后向散射光,后者用于补偿探测干涉仪两臂的光程差。采用宽带卤素灯光源和大数值孔径显微物镜进行成像;利用单片机进行相位调制,以便从干涉图像中获得样品的正面层析图像。进行了洋葱细胞的光学层析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探测干涉仪基于共路式结构,体积小,对外界运动等的影响不敏感。使用光纤连接两个干涉仪,可实现手持式探测干涉仪,对实现内窥式探头具有重要意义。
郭英呈高万荣朱越
关键词:成像系统相干光学
非破坏性玻璃亚表面缺陷定量检测新方法被引量:4
2017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SDOCT)技术的非破坏性玻璃亚表面缺陷(SSDs)定量检测新方法,描述了所搭建SDOCT系统的成像原理和特性,给出了所重建的玻璃SSDs二维和三维图像。利用所获得的图像,可以定量获得玻璃SSDs的深度、尺寸和形状。该研究结果对光学零件的加工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伍秀玭高万荣张运旭何勇
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散射特性分析与比较被引量:10
1997年
本文对圆偏振态和线偏振态两种光束在激射粒子场散射中的散射特性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散射粒子直径分别为:1.24μm、0.494μm、0.36μm、0.123μm、0.065μm。以粒子与水技不同比例混合液,作为散射粒子场.所得结果表明,散射光强度总是相对入射光束的偏振面呈对称分布;散射光强度对散射粒子大小敏感而与入射光偏振态无关;散射光中垂直偏振分量在两种光入射下存在完全不同的状态分布。
陈延如王家旺
关键词:偏振光粒子散射散射
随机分布粒子侧向散射光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两种不同直径 (0 .2 2 μm和 0 .4 94 μm)的粒子与过滤的蒸馏水制作不同体积分数的悬浮液作为散射介质。比较了微粒子群侧向散射光中垂直与水平两种偏振光的强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 ,直径大的粒子其侧向散射光中水平方向线偏振强度远远小于直径小的粒子 ,而垂直方向线偏振强度却完全相反 。
陈延如赵琦
关键词:物理光学光偏振激光偏振度
用于非球面测试的位相型计算全息图制作
2008年
本文对计算全息图元件的设计和制作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自行开发了计算全息图元件光刻图形计算机生成算法和软件,研究了采用高速电子束直写系统制作大面积、非周期性复杂光刻图形技术,在此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湿法腐蚀铬、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石英玻璃两步图形转移的方案,制作出了图形区直径为64 mm、最外环线条宽度为2.0μm、刻蚀深度为690 nm的位相型计算全息图元件,并对加工结果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本方案所制作的计算全息图元件具有良好的加工质量,符合应用的需求。
马杰朱效立谢常青叶甜春赵珉刘明陈宝钦朱日宏高志山马骏
关键词:计算全息图电子束光刻湿法腐蚀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
小型光谱编码显微成像系统的研制被引量:1
2017年
光谱编码显微镜使用一个衍射光栅和光谱分析装置来获得显微图像。样品上不同的位置被不同的波长照明,通过对反射光光谱进行解码来得到空间信息。研制了一个基于扫频光源和平衡探测器的小型光谱编码显微镜(CSEM)。在没有放大器的情况下,一个固定增益的平衡探测器被用来探测较弱的样品光。通过对一个1951USAF分辨率测试靶成像来测量系统的横向分辨率。对离体猪小肠组织和在体手指皮肤成像来验证生物组织成像性能。结果表明,CSEM具有对生物组织深度分辨成像的能力。
廖九零高万荣
关键词:生物光学成像系统显微成像
群粒子场粒子性质的侧向散射光分析
分别用直径0.22μm和0.494μm的粒子与过滤的蒸馏水制成不同浓度的悬浮液作为散射粒子场,来寻求用散射光分析未知群粒子场粒子性质的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群体散射场侧向散射光的退偏振情况与粒子的直径密切相关,直径大的...
袁兴起赵琦陈延如周木春
关键词:散射偏振度激光
文献传递
基于对数补偿和动态阈值的手持式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方法被引量:2
2018年
搭建了一套能够对人体皮下微血管进行快速成像的手持式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系统,分别使用了无对数补偿的强度差分(PID)算法、有对数补偿的强度差分(LCPID)算法以及结合对数补偿及动态阈值方法的强度差分(MTPID)算法重建了血流分布图像,并对比了三种成像算法得到的微血管正面图。结果表明:LCPID算法能呈现更深层的血流信息,而MTPID算法获得了更多的血流分布细节信息和更高的图像清晰度,其优越性对OCT系统在医用光学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张越高万荣张兰兰史伟松
关键词:医用光学手持式动态阈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