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文史学院中文系
- 作品数:123 被引量:346H指数:8
- 相关作者:郭艳华林涛郭艳黄燕尤王岩更多>>
- 相关机构: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客观求实 秉笔直书——司马迁及其《史记》对新闻工作者的启示被引量:4
- 2003年
- 新闻与历史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古代史家记录历史同今天新闻记者记录现实是相同的。新闻与历史,除了时间性有所不同以外,其他方面的规律几乎是相通的。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以其毕生的精力写作了不朽的《史记》,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记者"。学习探讨司马迁及其《史记》,会给当今的新闻从业者以诸多的启示。主要探讨了司马迁写作《史记》所表现出的实录精神,客观公正、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三个方面对当今的新闻从业者来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 张菊样
-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新闻责任感
- 论汉字造字法中的辞格式思维被引量:2
- 2005年
- 汉字是汉民族创造性思维的光辉结晶,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传统造字法创制的汉字运用了以比喻为主体的辞格式思维,或者说,汉字是用辞格思维模式创制的。用这种思维模式构建的汉字世界充满了创造主体的情感、意志、精神和智慧,是人们认识、看待世界的一种艺术性全息图式。
- 聂焱
- 关键词:汉字造字法意象图式比喻
- 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及其语用功能被引量:7
- 2007年
-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为我们语言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隐喻语言也多见于新闻标题中。本文以10-12月《文汇报》为例,考察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现象及其语用功能。
- 刘晨红
- 关键词:新闻标题隐喻语用功能
- 从女性视角看《黄绣球》的人文价值被引量:1
- 2005年
- 《黄绣球》虽是男性文本 ,但已摆脱男权主义性别歧视 ,体现了作家可贵的人文关怀和进步的女性意识。本文从文本入手 ,以女性视角进行分析 ,指出它对晚清妇女生活的反映 ,对女性价值的重新思考与认同 ,对两性关系新境界的探索和描写 ,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先进男性渴望女性自强自立、走向社会 ,与他们一起挽救民族危亡、改变社会面貌的心理企盼和审美理想 。
- 王引萍
- 关键词:女性视角《黄绣球》人文价值
- 中亚东干族考察纪行被引量:4
- 2002年
- 林涛丁原
- 关键词:东干族
- 关系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思考——读毛泽东《七律·有所思》
- 2002年
- 《七律·有所思》是毛泽东写于“文革”初期的惟一一首表现和赞扬“文化大革命”的诗词。历史已经判明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因此 ,这首诗留给人们的也只能是深深的遗憾。
- 刘勋华
- 关键词:文化大革命遗憾
- 伟大诗人的中国乡情——纪念亚瑟儿·十娃子诞辰100周年
- 2006年
- 吉尔吉斯斯坦伟大诗人亚瑟尔.十娃子的诗歌创作,不仅全面反映了东干族人民的历史发展、风俗民情、生活变迁等社会画面,而且也浸透着浓郁的“中国乡情”。他用最美妙的语言歌唱中国、歌唱宁夏、歌唱银川。为中华文明的传播,为中国和中亚民族的友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林涛
- 关键词:伟大诗人
- 浅谈多种辞格结合运用的修辞效果和文学功用被引量:1
- 2003年
- 辞格的结合运用 ,是把两个以上的辞格结合在一起 ,来共同描述一件事物 ,表达一个思想 ,它与文学作品有着密切的联系。
- 刘启刚
- 关键词:修辞方式修辞效果文学功用
- 比喻的认知功能被引量:14
- 2006年
- 比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其认知功能有四:1.开辟认识世界的新途径;2.扩大人类的认识视野;3.加强认识深度,创造新的思想;4.是提供类推证明、揭示事理的手段。
- 聂焱
- 关键词:比喻思维
- 略论北宋词的畸形发展
- 2002年
- 对于北宋词 ,人们历来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诸如词风的革新、意境的开拓、艺术技巧的提高、题材的扩大等。但是 ,北宋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王朝 ,有着复杂的社会生活 ,有关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民生疾苦等内容 ,在北宋词中几乎难以找到 ,而这些内容却是北宋诗所经常反映的。北宋词人虽然在这些方面也进行了努力 ,但在艳情词强大势力的统治之下 ,词的题材范围局狭 ,主题取向狭窄 ,审美情趣内敛 ,这样 ,词的发展的畸形性就随之表现出来 ,而北宋党争则是其畸形发展的最深层的原因。
- 郭艳华
- 关键词:北宋词畸形发展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