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系

作品数:81 被引量:492H指数:14
相关作者:戴长虹褚松竹姚玉田马慧娟汪珂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材料工程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化学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冶金工程
  • 15篇化学工程
  • 14篇理学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电气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电解
  • 10篇陶瓷
  • 10篇稀土
  • 5篇电解质
  • 5篇铝电解
  • 5篇纳米
  • 5篇合金
  • 5篇
  • 4篇动力学
  • 4篇镀层
  • 4篇碳化硅
  • 4篇硼渣
  • 4篇微波合成
  • 4篇炉渣
  • 4篇富硼渣
  • 4篇高炉
  • 3篇电解槽
  • 3篇氧化铝
  • 3篇氧化物
  • 3篇树脂

机构

  • 80篇东北大学
  • 3篇长春光学精密...
  • 2篇清华大学
  • 2篇青岛化工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金...
  • 2篇沈阳冶炼厂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中国有色工程...
  • 1篇包头钢铁(集...
  • 1篇北京航空材料...
  • 1篇包头师范高等...

作者

  • 15篇邱竹贤
  • 9篇张显鹏
  • 8篇翟玉春
  • 8篇翟秀静
  • 8篇魏绪钧
  • 7篇戴长虹
  • 5篇刘素兰
  • 5篇徐秀光
  • 4篇夏非
  • 4篇孙虎元
  • 4篇李光强
  • 4篇曹丽华
  • 4篇张劲松
  • 4篇杨永进
  • 4篇田彦文
  • 3篇任存治
  • 3篇徐秀芝
  • 3篇涂赣峰
  • 3篇冯法伦
  • 3篇王常珍

传媒

  • 14篇中国有色金属...
  • 10篇东北大学学报...
  • 9篇有色金属(冶...
  • 5篇有色金属
  • 4篇中国稀土学报
  • 3篇稀土
  • 3篇硅酸盐学报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金属学报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轻金属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低温与超导
  • 1篇Chines...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化学世界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0
  • 5篇1999
  • 10篇1998
  • 14篇1997
  • 22篇1996
  • 13篇1995
  • 12篇1994
  • 2篇1993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壳素渗析膜分离钪锡被引量:2
1996年
研究用自制的甲壳素膜电渗析法分离钪与锡,该甲壳素与交联剂形成的阴离子交换膜能选择性地通过SnO32-阴离子,使溶液中的Sc3+与SnO2+3分离。实验考查了电压、酸度和浓度等条件对SnO32-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压为20V,膜两侧pH差值ΔpH>7时,在210min内SnO2-3与Sc3+能完全分离。用甲壳素膜分离,允许SnO2-3浓度范围在300mg/L以下。
翟秀静高虹翟玉春
关键词:电渗析
NaF-AlF<,3>-CaF<,2>-LiF-Al<,2>O<,3>系电导率的研究
惠斯通电桥研究了NaF-AlF&lt;,3&gt;-CaF&lt;,2&gt;-LiF-Al&lt;,2&gt;O&lt;,3&gt;系变温等容电导率。发现该本系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和分子比的增加而升高。在高Al&lt;...
于亚鑫邱竹贤杨宝刚黄慧麟
关键词:氟化物铝电解电导率初晶温度
熔盐电镀Al-Mn合金镀层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7
1998年
运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电化学测试仪和显微硬度计等实验手段,着重研究了从酸性KClNaClAlCl3熔盐中电镀得到的含锰18%~34%的光亮性AlMn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相结构等微观结构以及镀层的耐蚀性、硬度、结合力等性能,同时还考察了热处理对镀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锰含量达31%时可获单相非晶态镀层,单相非晶态镀层的耐蚀性、硬度以及装饰性等性能均优于双相镀层;与纯铝相比,AlMn合金镀层的点蚀电位高350~450mV,硬度高4700~5000MPa;采用热处理可提高镀层的硬度,但使其耐蚀性降低。热处理对镀层性能的影响与镀层本身的相结构变化有关。
褚松竹邱竹贤杨振海何鸣鸿李庆峰
关键词:AL-MN合金镀层熔盐电镀
拜耳法铝酸钠溶液分解动力学被引量:30
1998年
讨论了温度和晶种粒度对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中晶体生长的影响,认为添加的晶种粒度对分解速率有很大的影响;晶种的粒度大时其比表面积小,分解速度慢;晶种粒度小时其比表面积大,分解速度快。根据Misra提出的动力学方程求出了该分解条件下的活化能,并将晶种瞬时质量因子引入动力学方程,求得的不同温度下分解速率常数能较好地符合阿仑尼乌斯公式。在分解过程中晶种的瞬时比表面积变化很小,可以忽略瞬时比表面积变化的影响。
毕诗文薛红杨毅宏陈万坤王锡慧刘铸战姜小凯
关键词:铝酸钠溶液晶种活化能拜耳法氧化铝
多室电解槽模拟试验
1994年
本研究是为研制多室铝电解槽作理论准备。在试验中采用6室槽,用铜电极和硫酸铜电解液,在不同电解温度和电流密度下,分别测定阳极和阴极电流效率并计算全槽电流效率。讨论了由于存在“旁路”而引起的电流效率降低。在本试验中,该值达到50%左右。指出,减少“旁路”电流是提高多室槽金属产量的关键,对于任何种类的多室电解都是这样。
邱竹贤张中林
关键词:电流效率
氯碱工业用镍硫合金镀膜的耐蚀性研究
1997年
研究了Ni-S合金镀膜在NaOH、NaCl、H_2SO_4、HCl溶液中的耐蚀性。分别以镀膜的腐蚀速率、孔隙率以及自腐蚀电位、阳极极化曲线来描述Ni-S合金镀膜耐化学和电化学腐蚀的能力,并结合镀膜结构给予解释。
杜敏魏绪钧王国斌
关键词:镀膜耐蚀性氯碱生产
湿化学法制备CaZr_(1-x)In_xO_(3-α)及其烧结体的阻抗谱研究被引量:6
1996年
以碳酸钙、氧氯化锆、氧化铟为原料,用pH=8.5~9.5的草酸-氨水溶液作沉淀剂,并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制得了成分准确、颗粒均匀、分散性好的CaZr_(1-x)In_xO_(3-α)的前驱物。该沉淀物经1000℃,3h煅烧即可生成CaZr_(1-x)In_xO_(3-α)相;此产物经1600℃,8h时烧结,得到相对密度大于95%的致密烧结体。测量了烧结体在湿空气中的阻抗谱并提出了合理的等效电路,得到CaZr_(1-x)In_xO_(3-α)的本体电导率与温度和组成的关系。
李光强郭振中吴大山隋智通
关键词:湿化学法质子导体阻抗谱钙钛矿型氧化物
铝电解质初晶温度的拟合及须报被引量:14
1995年
本文是对冰晶石为基的二元系及多元系初晶温度的研究。收集并选取了最近2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年来发表的有关冰晶石体系的初晶温度测量值。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初晶温度与电解质组成关系的回归方程。对所得的回归方程做了统计检验,并利用此回归方程对用电解中常见电解质组成的初晶温度做了预报。计算结果表明此回归方程。可以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较好地预报铝电解质的初晶温度。
许茜邱竹贤于亚鑫
关键词:铝电解质初晶温度
用CuCl-MgCl_2水溶液从气体中回收CO的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测定了常压下,0~30℃范围内CuCl-MgCl_2水溶液对CO的显大吸收量与温度的关系。由实验知,CuCl-MgCl_2水溶液可以有选择地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O,一次吸收率大于92%,解吸产物中CO的纯度超过98%。此外,还测定了CuCl-MgCl_2水溶液吸收剂的密度、表面张力和粘度。
苏春辉车荫昌
关键词:水溶液吸收剂回收
低温Al_2O_3悬浮电解新工艺的研究
1999年
研究了利用低熔点氟氯化物体系作电解质的低温Al2O3悬浮电解制铝新工艺,从20~80A电解槽上进行的电解结果,推导了电流效率的计算表达式.结果表明,影响电流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槽电流和产物铝的表面积,增大槽电流和减小产物铝的表面积都能使电流效率增大.在100A电解槽上实验,当电解温度为750℃,γ-Al2O3平均粒度为1.22μm,电解质中F-和Cl-的摩尔比为1时,电流效率达到86.3%,制取1kgAl的电耗为11.73kW·h.
卢惠民邱竹贤方克明洪彦若
关键词:悬浮电解三氧化二铝电解槽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